APP下载

微时代下的政治课堂教育在高职生中的影响

2016-06-27郑劲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郑劲梅

摘 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促使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微时代的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正确定位微时代背景下的"主人翁"角色,利用微时代网络功能来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水平。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创新对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关键词 微时代 高职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在社会剧烈变革、经济迅猛发展、信息裂变传播的今天,摇微信、发微博、看微电影等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面对接踵而至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冲击,如何开展好“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广大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关切的问题。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把重点放在如何塑造灵魂,如何排难解疑,如何激发、催动向上的行为和动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手段,达到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和目的。

1用尊重和信任打开心扉

存在决定意识。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互联网等现代传媒的影响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由于理论知识的贫乏,思想方法的激进,社会经验的不足,年轻人对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矛盾现象,往往迷惑不解,感到仿徨无助。也有极少数人,思想颓废,缺乏责任感,追求腐朽糜烂的生活方式。因此,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尊重他们的情感,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才能帮助青年员工解决这些思想问题。

1.1“爱”是教育青年员工的感情基础

真挚的爱是教育青年员工的感情基础。一个人从小首先得到的是父母的爱,父母的教育指导和自身行为是他们的第一影响源。进入学校后,孩了们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教师便是第二个影响源。进入单位以后,各级领导特别是青年员工的直接领导,就成为他们的第三个影响源。面对新环境,碰到挫折,他们就会寻求“依靠”。“依靠”就是种对“爱”的需求。因此,教师要给与他们充分的“爱”,主动去接近他们,就能使他们产生亲近感和仰慕心理,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我们的爱,从而受到“感染”、“感动”和“感化”,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发生积极的感情,同我们产生共鸣,这就是爱的“合流”与“交流”。

1.2“理”是打开青年员工心灵的胡匙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相济,才是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贵在真,理贵在实。青年员工的思想问题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产生于身受、目睹、耳闻的实际生活中。因此,要使青年员工澄清模糊认识,靠讲空话、大话是不行的,说一些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假话更不行。最有说服力的是事实,最能打动人的是真话。干巴巴的说教,硬邦邦的灌输,不可能成为鼓舞青年员工前进的动力。晓之以理还要合情,合情就是要合乎青年员工的心埋变化、情绪波动和思想的发展规律。

2用责任和激情发掘青年员工的思想“能源”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注意发挥青年员工的思想“能源”,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使他们内在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不仅对一般青年员工的进步和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促进后进员工的转变也有重大作用。

2.1引导青年员工培养正确的自尊心

自尊心人皆有之,青年员工更为强烈,具体表现在:期盼人格得到别人的尊重,争取社会的承认。这是一种要求向上,不甘示弱的积极因素,是青年员工追求进步,渴望成材的潜在动力,是青年员工思想“能源”中最基本的东西。因此,要发挥青年员工的思想“能源”,就要引导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地发展。一是要尊重青年员工的自尊心。能够对他们提出希望,敢于严格要求和大胆使用,在青年员工发生过失后,既严肃批评教育,又主动关心体贴,对他们的微小进步也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前进的信心;二是要教育青年员工注意克服虚荣心。他们一般都会有强烈的自尊心,但自尊心太强,遇到挫折就灰心,受到批评就泄气,听了表扬就骄傲,这就变成了虚荣心,是一种愚蠢的自欺欺人心理。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和引导,千方百计地帮助青年员工改变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加以升华,成为一种前进的动力。

2.2激发调节青年员工的兴趣与志向

古往今来,一切辉煌的成就都是靠勤勉奋发地努力得来的,这种勤奋,又往往与兴趣和爱好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成功人士之所以做出了成绩,兴趣也是他们不可缺少的力量。可见,健康的兴趣可以产生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诱发青年员工的兴趣,并积极加以引导,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强烈进取心和奋斗精神。而兴趣,并非先天就有,是可以后天影响和培养的,也是可以改变的。对我们的青年员工来说就更为重要。因此,我们要注意让每个青年员工的正当兴趣都得到充分发展,对他们的爱好和兴趣进行调节,教育他们划清界限,分清是非,培养和发展高尚、文明的兴趣,防止和纠正庸俗的嗜好。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大学问,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适应变化、适时变革、推动发展的实践要求,以诲人不倦的态度讲肺腑之言,以兄长身份讲人生感言,实现青年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由量到质的跨越,不断创新青年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方法,寻求破解青年员工“教育难,难教育”瓶颈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 韩文涛,朱怀朝.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刍议[J]. 现代经济信息,2015(22).

[2] 李良进.文化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5(17).

[3] 沈方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24).

[4] 李碧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 2013(08).

猜你喜欢

高职大学生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