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活中走来,让学生爱上生物课堂

2016-06-27赵志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生活经验生物课堂教学分析

赵志军

摘 要 生物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作为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一门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抽象,枯燥。故生物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需要灵活地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课本枯燥的知识走进学生的生活,让生物从课本走出来,让学生每节课学习后,真正感觉自己学的知识是有用的,是可以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真正爱上生物课。

关键词 生物课堂 生活经验 教学分析

很多学生反映生物知识比较抽象:细胞、细胞器、分子等等知识都是平时看不到的,基因虽然经常听到,但是肉眼很难看到,所以学习生物的过程中感觉会很枯燥,甚至上课时候兴趣也不大,缺乏激情,所以在我看来,解决问题的根本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何将生物学的知识点与学生生活融会贯通则是使生物课堂有趣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而学完某个知识点又将该知识点内容应用到生活中,也是学生学习成就感的根本所在。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

1以学生生活导入新课很重要

生物学科的任何一个知识点学习都是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大量的事实根据的,所以在课前备课时,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一节新课开始是从导入开始的,导新课可以说是一节课展开的敲门砖。

那么该如何导入新课呢?导入技能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应用建立问题情景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的一类教学行为。

比如在七年级下册生物《输血与血型》一课简单的授课过程中,导入新课:

(1)播放电视剧《亮剑》中片段,思考问题为什么给主人公输血必须得血型一致?

(2)如果失血过多,会怎么样?应该怎么办?(多媒体展示几组地震以及输血图片导入本节课。而后学生讨论,交流,并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提出的问题。

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对血型的兴趣。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根据病人的血型进而确定需要输什么血型,学生就会产生“这是为什么”的求知欲。这样就可以顺利地导入新课。

此外,还可以挖掘学生家庭中出现的生物素材,如在“哺乳动物”一节的教学中,提前让学生拍自己家养的宠物狗、猫等很萌的小动物,这样在导入新课过程中播放学生拍好的照片,顺势可以提问:这些小宠物与前面我们所学的鸟类等相比,具有怎么样的特征呢?这样也就可以顺势展开哺乳动物的特征的教学。

2课中紧扣生活,让学生感受生物就在身边

在授课过程中,每一个知识点过渡都可以从生活出发,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知道教材所学的生物知识不是抽象的,其实就在他们身边。而且在生物知识点的讲授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举例说明一些生物知识点,有的时候学生自己举的例子甚至比老师课前准备得还要好,也更容易被学生们所接收。

如在在七年级下册生物《输血与血型》一课的授课过程中,导入新课后对于本节的三个知识点:血量和输血、血型和安全输血、倡导无偿献血。可以依次设计这样的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过度。

2.1血量和输血

教师:举例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了车祸(播放车祸现场的图片),伤者送往医院,医生会根据情况确定是否输血,并给出输血量是多少,那么一般失血多少就需要输血呢?

由此展开对输血血量和输血知识内容的学习。

2.2血型和安全输血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血型吗?在上课开始的视频中,为什么给主人公输血时候必须要血型一致呢?

由此展开对于血型和安全输血的学习。

2.3倡导无偿献血

教师:大家看这是什么?(教师课前准备好在校很多教师的献血证)大家分下去看看,让学生自己感受献血者就在自己身边,然后教师再播放无偿献血的公益宣传片,让大家谈谈自己对无偿献血的感受

由此展开对无偿献血的学习。

通过这样的知识过渡,可以持续保持学生对于知识求知的欲望。如在教学中,学生主动提出在输血过程中会出现罕见的熊猫血,并且这个学生的身边就有熊猫血的例子,由此讲述了他对熊猫血的了解。

3课后作业回归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

课后作业的完成对于生物教师也是需要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繁重的作业中,做自己的生物作业,因为他们是感兴趣的。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不会当成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如在八年级上册“细菌”一节的教学中,布置课下作业:家庭制作酸奶,参考以下步骤进行。

(1)对容器进行消毒灭菌;

(2)按250克鲜牛奶和两匙白糖的比例混合后,煮沸;

(3)冷却至42℃~43℃;

(4)加入一些酸奶后密封;

(5)放置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后即可食用或冷藏。

提示:原料要新鲜、无污染;若所制酸奶不凝结,说明制作失败勿饮用。

请思考:①制作酸奶时,对材料煮沸处理的目的是什么?②加入一些酸奶的目的是什么?发酵时要密封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这样的拓展学习,学生不仅仅可以把上课过程自己学到的细菌的相关知识进行回顾,还能体会到其实生物课所学的细菌虽然我们看不到,但是并不抽象,离我们也并不远,就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上课所学的生物知识是可以很好地应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

总而言之,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的常识是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的,而生物没有那么高大上,生物也不抽象,生物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它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所以作为生物教师就要从课本走进学生的生活,挖掘学生身边的生物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生活经验生物课堂教学分析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教学”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