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生命的力量注入建筑的灵魂中

2016-06-27李忠东

世界文化 2016年6期
关键词:利兹建筑师建筑

李忠东

贡献社会 改善住房

今年1月13日,2016年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国际上公认的建筑界最高荣誉,有建筑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授予了智利建筑师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Alejandro Aravena)。阿拉维纳同时还成为2016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策展人。兼获两项殊荣使阿拉维纳成为南美建筑师中的第一人。

阿拉维纳对自己的得奖感到非常惊讶,尤其是他曾在2009年—2015年担任过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非常了解评审过程有多复杂。“回顾过去,我们深深感到庆幸。没有任何成就是归属个人的,建筑设计是一项集体协作的学科。因此,我们对所有为这些千差万别的力量赋予形式而做出贡献的人表示感谢。展望未来,我们预见到的是自由。” 阿拉维纳得知获奖后在电子邮件中写道,“这一奖项是如此庄严和崇高,我们希望以它为动力,探索新的领域、面对新的挑战、展开新的行动。登上这座高峰之后的路径尚待开拓,所以我们的想法不是制定具体计划,而应该直面其中的不确定性,敞开心胸接受所有不期而至的东西。最后,着眼当下,我们感到喜不自胜,幸福满怀。这是欢庆的时刻,我们希望与尽可能多的人分享我们的喜悦。”

作为2016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策展人,阿拉维纳阐述本次主题——“前线报告”(Reporting from the Front)意在关注建筑与普通人民生活的联系,让建筑设计回到服务于大众的重要轨道上。他希望突出这个主题中“前线”的内涵,因为居民住房的供需冲突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呈现出紧张的态势,所以期望双年展能够揭示这一紧迫感并展示出成功的解决方案。

挑战传统 勇于创新

无论在他的祖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地区,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为私人、公众和教育部门设计的建筑作品都达到了杰出水平。他承担过不同规模的项目——从单户住宅到大型机构建筑,不仅谙熟材料和施工,而且深知诗意和建筑力量对于多层面交流的重要性。

——2016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评审词

阿拉维纳生于1967年,毕业于圣地亚哥久负盛名的智利天主教大学。自1994年执业至今,他在国内外承担过许多卓越的建筑项目,为业界津津乐道。在母校的系列设计项目(包括数学学院、医学院、建筑学院和计算机中心连体塔楼等)中,每一栋高楼都展示了这位建筑师对如何使用建筑的深刻理解、怎样细致而精心地选用材料,以及为了服务更大社区而营造公共活动空间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他为这些节能建筑采用创新型高效的外墙和楼层设计来应对当地气候条件,并为使用者提供自然光照明和欢快的聚会场所。例如,在设计一座玻璃连体塔楼时,阿拉维纳考虑到玻璃尽管是一种很好的材料,能够抵御雨水、污染和老化,但极不适合圣地亚哥的气候,因为它会产生温室效应。于是他想到了在外层利用玻璃的优点,然后在里层设计一座高效节能的楼宇,让空气在两者之间自由流动。热空气对流形成了一股垂直的风,并由文丘里效应(指在高速流动的气体附近会形成低压从而产生吸附作用)在建筑物“腰部”加速,不良热增益在到达里面的内层建筑物之前就被清除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阿拉维那2014年完成的智利天主教大学阿纳克莱托—安西里尼UC创新中心项目,足见其设计水平的日臻完善。这座建筑从远处看是一座非常具有力量的建筑,但实际上颇为人性化。阿拉维那认为,创新和创造需要增加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所以开放是其架构所需的属性之一;与此同时发展和发明必须得到保护,因此安全性以及封闭与区隔的能力也是十分可取的架构条件。阿拉维纳通过研究发现,传统的办公建筑以中间为核心,外部采用玻璃幕墙,并不能达到节能和互动两方面的要求。于是他在UC创新中心的设计中反其道而行之,外观上为不透明的混凝土结构,以有效应对圣地亚哥的天气,内部则有一个滤光玻璃构成的中庭。“与传统建筑迥然不同,UC创新中心的外围体量巨大,但能源消耗却被降至最低,由普通办公建筑每年每平方米120千瓦的能耗降低到每平方米40千瓦。同时建筑物内部有很多相遇交流的空间,具有可以纵观所有活动的透明性,营造出生动、有趣而温馨的空间环境。”阿拉维纳强调,“所有这些都不依靠高新的技术,也不用复杂的规划,只是古老、原始的常识。只要设计得当,可持续性不过是对常识的严格运用而已。”2015年,该设计项目荣获伦敦设计博物馆颁发的建筑领域“年度设计奖”。“他秉持现代主义设计风格,试图将建筑物的功能性发挥到极致,并且达到自然的融合。”评委法希德·穆萨维高度评价道,“UC 创新中心是一个绝佳案例:从外立面上开出的巨大入口不仅充当了空中走廊、采光通道和小型集体空间,而且赋予此类建筑以新意,它从视觉、公众性及适应气候方面都与周边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在美国,阿拉维纳曾为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圣爱德华大学设计了学生宿舍和餐厅项目。校方要求在一个狭窄地段内设计出容纳整个校区所需的300个铺位,以及一些社交活动区域和服务设施。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带有更多公共设施的基座,以活跃一楼的氛围。然后用社交活动区域来勾勒出整个建筑的核心部分,最后尽可能详尽地安排楼宇的周边,强化立面的线条感,以确保景观和各个房间的自然照明。为了能够抵抗严酷的环境,阿拉维纳选用了一个系列化的外壳,最外面一层坚硬耐久,越靠近建筑物的核心就变得越柔性细腻。

阿拉维那的作品还包括目前正在中国上海兴建的诺华制药公司办公楼。办公室的空间设计别具一格,不但能容纳不同的工作模式——个体与集体、正式与非正式,而且可以促进用户之间的互动。一楼被水杉林环绕,设有健身和保健中心,这里是园区内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来自不同楼宇的用户在这里相遇。为了应对气候,建筑物外部的东、西、南三面采用再生砖构成的坚实立面,而建筑的北立面是开放的,可以让自然光间接到达开放式办公空间。

除了建筑设计,阿拉维纳还曾在2010 年为 Vitra 设计过一个经典的“座椅”。他完全剔除了椅子的形象,仅用一根弹力带,便实现了“随地就坐”的理念。使用时,只需要把它围在背部和膝盖处,便能使身体自然放松,形成坐姿。如此简易的设计不仅方便携带和使用,更是重新开创了一扇审视我们周边世界的窗户。

扶贫济困 雪中送炭

评审团选出了一位令我们深刻理解什么是真正伟大的设计的建筑师。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首倡的协作方式设计创造了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建筑作品,同时也回应了21世纪的重要挑战。他的建造工程让弱势阶层获得了经济机会,缓和了自然灾害的恶劣影响,降低了能源消耗,并提供了令人舒适的公共空间。富于创新和感召力的他为我们示范了最好的建筑能够怎样改善人们的生活。

——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

真正使阿拉维纳脱颖而出的并非华丽炫目的单体建筑,而是他在过去十年中对社会保障性住房的一系列探索和邀请居住者自己设计房屋的尝试。从2000年创立ELEMENTAL建筑事务所开始,他和合作者就将其称为“行动库”(Do Tank),而不是“思想库”(Think Tank),一起朝着清晰的社会目标来开展工作。在阿拉维纳的所有作品中,他切入的方法总有一种新鲜感,并且能够在不预先设定任何想法或形式的情况下开始新任务。

ELEMENTAL建筑事务所专注于涉及公共利益和具有社会影响的项目,涵盖住房、公共空间、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等领域。为了给居民和社会谋求利益,阿拉维纳的团队参与到住宅项目每一阶段的设计中,与决策者、律师、研究人员、居民、当地政府和工人进行合作,以此来获得直接的、具有想象力和灵活性的住宅建筑方案。他们将居民的期望、自身的积极参与和项目的投资放在很重要的地位,希望以此进行最佳的设计,给社会底层民众创造机会。这种创新的方式扩展了建筑师传统的能力范围,赋予建筑师职业一个应对建筑学领域当前要求和未来挑战所必须的全新维度和复合型身份。ELEMENTAL建筑事务所采用建筑师与公众及最终用户密切配合的参与式设计流程,先后开发出2500多套价格低廉的社会保障住房。

在拉丁美洲,由于没有能力建设好的社会保障住房,社会出现了很大的不平等,造成了社会紧张和城市的不安全感。对于建筑师来说,设计社会保障住房是个困难重重的巨大挑战,一是难在资源匮乏,二是成型后很难纠正,会影响好几代人的生活质量。但是阿拉维纳深信,只要每一栋建筑改变一点点,总数加起来也很可观,所以值得尝试。

2004年,阿拉维纳接到了智利北部城市伊基克的一个名叫金塔蒙罗伊(Quinta Monroy)的项目,要求重新安置市中心约5000平方米土地上的100户非法定居的家庭。智利的住房政策是政府发给低收入民众一笔钱,让民众解决住房问题。市中心地价昂贵,政府给每户的住房补贴仅7500美元(约合人民币48843元)——对于既要购买土地又要建新房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杯水车薪,当时这笔钱只能修建30 平方米大的居住空间。通常的做法是将居民安置到城郊,这样却远离了原有的家庭、朋友与工作。

“如果我们没有钱为每个人都建造一栋好房子,那为什么不为他们建半栋呢?”善于动脑的阿拉维纳突发奇想,“剩下的半栋就让他们自己完成,这不是很好吗?”他的“半成品好房子”的理念是:像框架、厨房、浴室、屋顶等正常住宅中比较“复杂的一半”由ELEMENTAL建筑事务所设计建造;同时为居住者留出另一半空间,让他们可以在未来进行自我扩建。就是这样一个听起来颇不靠谱的设想,竟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成功地将违法占用 30 年之久的贫民窟变成了一个环境良好的生活小区,阿拉维纳因此而一举成名。“半成品好房子”又被称为“增量住房”,建筑成本被压低,允许在较为昂贵的土地上建造更加接近就业机会的社会保障住房,并培养居住者的成就感和个人投资意识。

“如果想缩小贫富差距,提升生活质量,那么依靠的必须是专业能力,而不是专业慈善机构。‘半成品好房子工程可以说是政府供应砖块,我们提供头脑。这种为低收入民众设计的房子只提供基本的居住空间,让住户自行动手完善,通过努力过上体面的生活。这样或许一开始比较困难,但我们的做法是比较健康的:不需额外的支持,按照法规进行。”阿拉维纳高兴地说,“金塔蒙罗伊住宅的第一批‘半成品好房子是2003年建好的,到现在已经快13年了,但是没有一个住户因为房子涨价卖掉它。这些房子位于市区,有许多花钱买不到的好处,比如工作、教育机会更多。”

墨西哥后来引进“半成品好房子”,建成一组新的住宅。美国新奥尔良市2005年8月遭到五级飓风卡特里娜袭击后,也采用这种做法盖了应急房屋。从经济角度来看,尽管成本似乎高于一般的紧急庇护所,但相当于预支了一栋永久住宅。对于所谓的灾后临时性建筑,阿拉维纳十分反感。他2015年10月在英国东伦敦大学演讲时就指出,帐篷这种最为常见的灾后应急庇护措施不过是在“烧钱”,因为它们用后即被扔掉。他认为政府应该减少临时性的减灾庇护所,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解决全球住宅危机。

为穷人盖房子的建筑师阿拉维纳

应对危机 转换角色

斯托特·科尔特斯鸟瞰着太平洋,而普利兹克评委会则感觉自己好像从空中观看一颗新生行星游入自己同类的行列:虽然峰顶并不安静,但他们面面相觑,充满疑惑,迷住了,惊呆了,被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的作品和金色的未来前景倾倒了。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彼得· 帕伦博引用英国著名诗人约翰·济慈《初读查普曼译荷马有感》的诗句高度评价阿拉维纳

对于全球住宅危机的担忧和思考一直是阿拉维纳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他在2014年的一场TED (即Technology——技术 、 Entertainment——娱乐、Design——设计)大会演讲时指出,目前全球的城市化面临着3S(即scale,规模;speed,速度;scarcity,资源匮乏)。现在全世界有30亿的城市人口,其中10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未来15年内人类不得不面临每周建造一座能够容纳100万人的城市的艰巨任务,而每个家庭只能投入1万美元。“如果不利用人们的建造能力,我们就无法完成这个每周100人的巨型城市计划。”阿拉维纳强调说,“要解决这类问题,唯一的方法是通过设计。ELEMENTAL建筑事务所提供的是专业的质量,而非专业的慈善。这些项目都源于对眼前事实冷酷却又实际的解读。” 他表示,建筑师的最大问题在于他们总是试图解决一些只有其他同行才感兴趣的问题,其实最大的挑战应该是应对贫穷、污染、拥堵、隔离等非建筑性的问题,并且努力贡献自身的专业知识。自我建造的力量、尝试的力量和自然的力量需要被转化为一种形式,而这种形式最终打造的并非水泥、砖块或木材,而是生活本身。设计的整合力是努力尝试,把生命的力量注入建筑的灵魂中。

阿拉维纳代表了社会参与型建筑师的复兴,特别是从他应对全球住房危机的长期计划和为人类争取更好城市环境的实践中可以看出这种特征。他对于建筑和城市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表现在自己的设计上。建筑师的角色现在需要应对服务更广大社会和人类需求的挑战,而阿拉维纳全身心地应对了这种挑战。《卫报》评论说:“阿拉维纳关心的远不止房屋和天际线,还有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他设计房屋,同时也在设计房屋所在的城市以及居住其中的人们的生活。”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认为,正在寻找机会影响变革的年轻一代建筑师和设计师都可以从阿拉维纳身上学到宝贵的东西:承担多重角色,而不仅是一名营造住房项目的设计师。普利兹克建筑奖近年来似乎呈现出一种趋势,即关注那些超越了建筑学传统束缚的建筑师们,那些有能力为社会最紧迫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建筑师们。除了设计与建造的技艺,作为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正被评委会越来越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这与担任普利兹克建筑奖多年评委的阿拉维纳自己的推动也应该不无关系。

猜你喜欢

利兹建筑师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Language in The Handmaid's Tale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用倒置征服世界的艺术家——乔治·巴塞利兹
战后世界的设计师矶崎新获普利兹克建筑奖
THE CONCEPT OF BOKEH LIGHT EFFECTS IN PHOTOGRAPHY
当建筑师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