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交车司机的现状及其心理健康状况

2016-06-25李雪缘周嘉丽廖美蓉文玉烛谭奇良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行车安全心理健康

李雪缘 周嘉丽 廖美蓉 文玉烛 谭奇良

摘 要 公交车司机承担行车和人身安全的重大责任,并且长期受到噪声、振动的影响。工作时长时间保持强制性坐位,并要求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这些因素均易导致公交车司机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加强对司机、市民的安全教育和交通管理,可以有效控制交通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公交车司机 心理健康 行车安全

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A

公交车是展现城市风貌的重要窗口。公交车司机的一言一行往往就代表了一个城市市民的素质和一个城市的良好形象。身为公交车司机的他们每日奔波在车来车往的大街上,没有正常的上下班时间,没有节假日和休息日,他们每天的工作压力和身心承受的负荷非常人所及。对广大乘客们来说,快捷、方便、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更是大家出行时的最大愿望,而公交车司机他们的身体健康又维系着每一个乘客的安全。他们长时间驾驶,高风险作业,又不能过于疲劳,他们的酸甜苦辣,需要社会、市民的理解和支持!他们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状态的好坏,更是关乎乘客大众的生命和安全,所以尤值得相关职级部门和全体社会关注。

据有关资料统计,2014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一份交通事故死亡报告中有两组数据值得国人深思。数据一:中国汽车总量占全球汽车总量的1.9%;数据二,中国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世界的15%。在导致交通事故的众多因素中。由驾驶员造成的占70%左右。据另一份资料统计显示:超过50%驾驶员因劳累、压力而产生心理问题,司机心理障碍的发生率达59.8%,而公交车司机的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80%。

培养和保持健康的心理行为状态有助于预防心理疾病和躯体疾病的发生。但公交车司机这一群体,因其职业的特殊性,不仅要承担行车和人身安全的重大责任,并且长期受到噪声、振动的影响,工作时长时间保持强制性坐位。并要求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这些因素均易导致公交车司机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在一些研究显示:公交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敌对、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精神病性,且SCL-90中躯体化、精神病性两因子均分。以及阳性项目数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说明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这与刘惠厚等的调查结论接近。这可能与公交车司机的工作环境嘈杂、车厢的整洁程度差、空气不清新、生活作息无规律、高度的精神紧张、肌肉活力不足、驾驶室环境微小有密切关系。Eysenck认为:内外倾、情绪稳定性和心理变态倾向是决定人格的3个基本因素。人们在3个维度的不同倾向和表现程度构成了彼此各异的人格特征。EPQ的N量表测定的是艾森克人格结构3个维度中的情绪性维度,在研究中证实,公交车司机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维度中的情绪性维度呈正相关,情绪愈稳定,症状越不明显,心理健康水平越高。EPQ的P量表测定的是受试者的精神质,如果一个人的个性中这种特性十分突出,此人便具有产生精神疾患的易病倾向。在研究中公交车司机的P量表与SCL-90中的敌对、精神病性、偏执呈正相关。说明公交车司机这方面的心理健康因素受人格中的“精神病质”的影响。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情绪稳定性、内外倾向是影响公交车司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说明公交车司机的情绪越不稳定、越内向倾向,心理问题越多。

据另一份研究显示:在广州的公交车事故中,事故责任主要在于人(包括公交车司机,对方车辆司机,行人),比例高达 8 1.7 %,这可能与广州特殊的交通条件(路窄,车多人多)有关,另外市民交通意识差,司机的安全意识淡薄,交通管理不善亦有较大关系。部分道路人、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在对司机驾驶习惯方面进行研究,经常心不在焉、有不良的驾车习惯、经常超车、不小心驾驶和经常高速行驶等因素,交通事故发生组司机与未发生交通事故的司机组的差异有显著性。调查发现,不安全的驾驶习惯风格主要有两个来源:(1)来源于驾驶员的不良驾驶态度和对事故可能性缺乏足够的重视。25.7% 的司机认为驾驶公交车对他来说是很简单的事而经常心不在焉,有48.4 % 的司机有不良的习惯(与人交谈、吸烟、打手机等),这些粗心大意的心态、习惯都可能增加他们驾驶的危险性。(2)来源于驾驶员对自己技能和安全水平不正确的估价。73 %的事故组驾驶员认为自己的技术高于一般水平,更有大部分的司机在进行公交车这份特殊工作时选择高速行驶、超车,驾驶员的过分自信,可能增加事故危险性。

参考文献

[1] 陈爽,冀国峰.职业驾驶员心理应激及其相关变量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2):824.

[2] 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31-35.

[3] 耀先.修订艾森克人格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医学院出版社,1993(2):31.

[4] 李梦倩,王星,周娟,等.南昌市公交车司机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J].现代预防医学,2008(08):1515-1516.

[5] 惠厚,宋岳,丁健人.不同人群的心理卫生评估——论文摘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I):62-63.

[6] senck H.Thestructure of hun and personality[J].LondonRoufleedge,1982(3):8.

[7] 王德全,陈思东,周卫平,等.公交车行车安全因素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4(06):519-521.

猜你喜欢

行车安全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试论机车乘务员心理素质与行车安全的关系
浅析GYK对轨道车行车安全保障功能
跌宕起伏的心理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