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键盘侠”的崛起:被移动互联网改变的电竞舆论生态

2016-06-22邓飞

电子竞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战队赛事

邓飞

川普的胜利,折射出的是互联网社交媒体对社会生态本身的深远改变。这是个在移动互联网下人人都是信息源的大时代,每一个人的声音都可以被全世界听到,人与人、个人与组织之间的距离都在飞速拉近。没有了传统的喉舌和领袖,每个人的思想和意见通过最新的媒体光速传播,而互动和反馈就这样不停的在人与人之间发生,每一次共鸣都能让这个它变得更响更大,最终成为沛莫能御的一道洪流,代表无数的个人要求与曾经握有强权的组织进行对话。在美国大选这个社会思想与言论的前沿阵地上,新晋的候选人川普正是依靠这种新时代的力量,颠覆着全世界的固有成见。

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电竞圈,这种新世代的力量亦开始登上了舞台。

2016年春节刚过的上海,3月的黄浦江畔还泛着丝丝寒意,梅赛德斯奔驰中心就已经迎来了猴年的第一个世界级电竞赛事——DOTA2上海冬季特级锦标赛。本土作战的中国军团并没有给玩家们带来惊喜,历史最差的战绩让粉丝们心如死灰。而事情接下来的发展更是让所有人始料未及。

自称完美世界员工的网友在知乎“上海特锦赛”话题下的一篇匿名爆料,好似一块扔进深水里的炸弹,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推动下,掀起了轩然大波。短短半天之内,它就获得了数十万的点击,各大论坛和社交媒体更是疯狂转载。虽然很快原答案遭到了删除,但这并不能抹去它在互联网上的痕迹。一些热情的DOTA2爱好者们已经将这些爆料翻译成了英文,直接发到了V社的邮箱。

最终,这场风波以完美世界总裁张云帆的两封公开致歉信和DOTA2项目组高管的大换血落幕。也许是特锦赛后完美的既定安排,也许是受到V社压力后的临时之举.但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民意终归是展示了它的力量.

两次声讨,两种结果

其实这并不是玩家和观众们第一次声讨电竞赛事主办方。就在上海冬季赛两个月前,宁夏银川的WCA世界电竞大赛同样受到了玩家在网络上的声讨,且方式更加原始而野蛮。

DOTA2是WCA奖金最高的项目,然而主办方的各种不专业让这430万元的奖金失色了不少:由于赛场时间安排不周到,选手们一直鏖战到凌晨4点,但赛后并没有安排任何工作人员帮助选手返回十几公里外的酒店;在12月底的银川,场馆内供暖严重不足,连来自北欧国家瑞典的选手S4都出现了严重的身体不适;给予选手、解说还有现场观众的桌椅、隔音房、电脑硬件等设备都相当糟糕,国外选手Bulldog忍不住在社交媒体上评价WCA为“67万美元奖金池的比赛和价值1美元的凳子”。

DOTA2玩家和粉丝们的愤怒像雪崩一样冲刷而至:从WCA百度贴吧“爆吧”开始,各种“飙车党”开始竞相暴走,闹剧一直延伸到当时WCA比赛直播的弹幕上,满屏滚动的都是各种神秘的代码。

玩家们的意思直白而明确:主办方想用敷衍的工作态度来糊弄观众,那他们就要用更加粗暴的方式来恶心这项赛事。

这种带着几分稚气的网络暴力,最终没能产生任何效果。玩家们倒是出了气,体会到了“以牙还牙”的快感,但同时也让一件本来有理可讲的事情变成了自己理亏。赛后WCA官方发表声明,强调“某些组织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聘请的水军进行恶意攻击”使得事情焦点一下子转了方向。原本的焦点是“WCA是否专业”,变成了“网络暴力如何制止,是否有竞争者的水军在搅乱方向”,玩家的网络暴力最终砸了自己的脚。

这一批“秋名山车神”连同WCA,还有“一言不合就飙车”这些段子,成为了那几天街头巷尾的笑谈,但是几天之后它们就被新的更加博眼球更加逗乐的段子所替代。从头到尾没有人关心过网友背后严肃的目的是什么。像一群无头苍蝇一般,他们愤怒的声音,最终演变成了年轻人鲁莽的胡闹,从头到尾就没有被认真看待过。

以更聪明、更有针对性的方式要求对话

WCA的事情结束了,大家很快忘却了争论,开始期待下一次中外DOTA2战队的碰撞。上海特锦赛是V社改制赛事后,首个在中国本土举行的最高规格DOTA2赛事,国内DOTA2爱好者可谓是寄予厚望。

WCA属于大型综合性赛事,DOTA2仅仅是其中一个项目,组委会或许无法把精力照顾到所有项目。但这次上海特锦赛只有DOTA2一个项目,主办方还是DOTA2中国代理商,它们是“官方”办赛。然而对比此前V社办的官方赛事,如西雅图TI或者法兰克福秋季特锦赛,上海特锦赛并没有赢得参赛选手的口碑,而中国战队的糟糕战绩更让玩家的各种不满和质疑迅速滋生、弥漫、发酵、膨胀。

知乎上完美内部员工的匿名爆料,成为了第一声质疑的号角。无数DOTA2爱好者的猜疑和愤怒终于找到了证据与支点,完美DOTA2项目的高管们开始被一个个的人肉,在移动互联网如此盛行的当下,那些平时有头有脸的高管们成为了这些成千上万力量追逐的猎物,并且分分钟被扒到体无完肤。越来越多的“内幕”被一点点揭开,毫无疑问这其中有真也有假,但正是这一浪高过一浪、虚实相间的进攻,让完美世界疲于应付。

事情的高潮是一封英文版的电子邮件。一位(或者几位)神秘的玩家直接给V社写邮件反应了事件的来龙去脉。V社是一家有着浓重极客精神,重视选手和用户反馈的游戏公司。虽然我们已无从知晓V社收到的邮件详细内容,但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极有针对性的方式,玩家好好道出了自己想要表达的失望和不满,并且期待这些意见能够被认真看待。

即得其势,又得其时。于是连续两封公开信道歉,DOTA2项目组管理人员大换血,完美给所有DOTA2爱好者们做出了交代。

“民意胜利”?

虽然此次事件中,玩家算是得到了一个想要的结果,但整个过程中还是充满了各种偶然因素。相比WCA,完美的官方身份让他无所遁形;而相比服务器排队和卡顿这种小问题,冬季赛的故障频发又无疑让矛盾在全世界的聚光灯下暴露得更加集中。而最重要的,还是那位知乎上的匿名玩家的长文成为了个爆点。

试想一下,如果此次最早出来爆料的人还是像当初WCA或者更早DOTA2国服无法匹配和延迟卡顿问题时期一样,把关注点集中在高管们的私生活和战队经理的恋情、办公室的八卦,玩家们还是津津乐道地围绕男女关系讲着乱七八糟的段子,那此事最终将无法控制的转向“性与谎言”的闹剧,反而让当事者更加看轻所谓的网络“民意”。

而这一次的信息源是一个更加理性的声音,而在他所引往的大方向上,那些对行业更加了解,更加理性的声音获得了“先发优势”。互联网上泱泱众口的涓涓细流开始汇聚,再凭借那些不知名翻译者的推波助澜锦上添花,才有了这个可以称之为“民意胜利”的结局。

然而玩家们对DOTA2项目组团队没有私人恩怨,是这次上海特锦赛让玩家们(同时也是完美和V社的衣食父母)投出了反对票,那就必须有人为此承担责任,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含混而过。而团队换血也并不是玩家所要的最终的结果,他们要的终究还是“完美”的比赛。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这次在上海major中国战队如果获得了比赛的冠军,那篇知乎上的爆料长文能在玩家群体中能引起多少反响呢?

回顾此次事件,即使考虑到这中间诸多机缘巧合的不确定因素,厂商也应对网络舆论的威力惴惴不安:如果下一次再有类似的问题出现,这些众口难调的声音,最终又会演变成什么样子,这似乎仍然是一个大大的未知数。

不是结束只是开始

等一切平息以后再来回顾这场风波,与其他成熟的竞技体育行业相比,总觉得在喧闹之余,似乎少了另外一些声音。从始至终,我们都没有听到过,那些来自游戏媒体或者业内知名人士自己的声音。媒体平台上除了转载一条条的“爆料”,并没有一家站出来试图引领舆论的方向,而众多的解说或者电竞职业圈的从业人士,更是集体失声。在这个还能动不动就实行“封杀”的草莽小圈子里,解说们早就对行业潜规则有足够多得了解,况且万一真的把这款游戏搞砸了,这不是砸了自己的饭碗么?

然而,谁有那么大的能量搞砸一款游戏?玩家?DOTA2职业选手张志成LaNm在WCA结束后曾经发过这样一条微博:

“赛事的寿命取决于主办方的初衷以及工作人员的态度。TI1虽然场地只有游戏展一个展台那么大,但是每一个员工的态度让我对下一届TI充满了信心,TI2和TI3除了惊叹还感觉选手如此被重视,到了TI4已经可以说是享受比赛了。演变到如今的4大联赛是有轨迹可循的,同意有位水友的话,下届还是别有DOTA2了.”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V社可以把TI从2011年自己倒贴160万美金,发展到如今线上门票分成收益超过千万美元的全球第一大电竞赛事的原因。如果在不久的以后,玩家们变得越来越成熟和理性,而到了那个时候,如果完美世界仍然需要V社来给他翻译那些玩家打出的中文,那个声音定会掀起更大的风暴。

猜你喜欢

战队赛事
消防救援中的高科技战队
本月赛事
超能磁战队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超能磁战队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WE ARE伐木累 伐木累战队
中国蓝战队
区县电视台如何做好重大赛事报道
赛事赞助沟通对感知匹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