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对欠发达地区体育教学带来的影响及思考

2016-06-22王宏林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5期
关键词:调研体育教师体育课

王宏林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21-02

新体育课程标准实施十多年来,我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调研同行的体育教学,对新体育课程标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有了一些了解。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用继承与发展的基本观点,谈谈自己几点粗浅的看法,以进一步推进新体育课程的深入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以促进新体育课改积极而又稳妥地向纵深发展。

一、可喜的变化

1.新课标和新课改的一些现代教育理念,逐渐为大多数的体育教师所接受,不少教师,尤其是城市的一些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能积极加以贯彻和探索。

2.“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达成共识,体育教师在教学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在体育课上的主观能动作用相结合也被广大体育教师所认可;师生的传统地位、角色的转变已朝着共同学习、互相交流的民主关系方向发展,一种既有集中指导又有生动活泼、主动的教与学的氛围正在逐渐形成。

3.大部分体育教师已开始重视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小群体的合作学习,快乐学习和师生、生生之间互动学习在体育课上的运用已见成效;学习方式灵活多样,体育课上已呈现一片活力,学生对体育课的喜欢率提高了。据调查,实施新课改以来,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有所减少,体育教师上课的积极性提高了。

4.为贯彻新体育课改的精神,体育教研、培训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多层次多形式的教研培训得到广泛的发展,形成了重研讨、重实践、重互动的教研风气,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5.体育教材的质量大有提高,课本图文并茂,联系实际,通俗易懂,受到师生的欢迎和好评。

6.信息技术渗透到体育教学。调研中发现,许多教师能够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并指导学生从网络中获取信息,搜集各种体育知识。调研中还发现,课件因其直观、动感、鲜明等诸多优点而深受学生欢迎。课件的运用将教材中的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存在的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由于长期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和束缚,不少体育教师又整天忙于教学、训练工作,没有很好地领会新体育课标的精神,因而难以与体育教学实践相融合,因而在体育教学中产生一些困惑,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忽视技能和体能的教学

体育课上只求学生动,不求掌握技能;只求走过场,不求技能的提高;只求欢快,不求锻炼的负荷强度。新的课程理念不能落实到掌握技能、提高体能水平上,有的老师甚至认为新体育课改注重主体教学、快乐教学等,就不讲求技能提高了,这是对新课标认知上的严重误区。

2.“放羊式”教学死灰复燃

新课改强调学生自主性学习,但不等于让学生随意性练习;体育教学中提倡“三自”,不等于教师不引导、不指导。那种爱怎么练就怎么练的“自流式”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它实质上是“放羊式”教学的“翻版”。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理解不透彻。有个别教师私下说:“新课程改革太好了,我们真正解放了。”课堂上,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老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活动,没有指导、没有提示和具体要求;有的提出活动内容,由学生自己选,如喜欢打篮球的就打篮球,喜欢踢足球的就踢足球……看似分组教学,实质上还是一种自流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学到真正的东西。

3.把师生“互动”当作是简单的“问答”

师生在体育课上的互动,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教师在课上提的问题应启示、诱导,打开学生的思维,而不是简单以提问的方式向学生“灌输”,更不是形式上的毫无意义的问答。在调研中我们常听到“知不知道”、“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怎么样”等这一类老生常谈的问题充斥课堂,这事实上是庸俗化的互动,真正的互动是学生在练中想,想中练,想练中问答。

4.合作教学有形无实,体育课上采用的合作教学方式颇多,但有些课上教师对合作教学的目的、时机及过程,课前没有认真设计。如分钟小议,表面上议论,实际上学生叽叽喳喳吵闹,根本没有讨论与上课有关的内容,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在合作教学中不会引导,很少启示,学生仍处于受命被动的学习地位,即使是真正的小组合作,时间也没有保证,学生刚要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了。

5.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口号化、标签化

体育课教案设计都有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要求,但在调研中发现了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教学环节中无落实措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理念没有渗透到体育知识和掌握体育技能中,出现了口号化、标签化的教学。二是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地教育。

三、思考与看法

1.体育课改出现的形式化倾向是只重形式而不重实效。许多教师在上课时对新课改的理念理解不深,只追求表面上的欢快、不启发学生思维,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只是为欢快而欢快。

2.新体育课改出现的绝对化倾向是片面的思维方式所致。其表现不是以继承和发展的观点,而是提倡现代的观点却不加分析地一概否定传统的观点,不根据对象的实际,不管教材的特点,一律照搬,导致体育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可见,体育课改一定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创新要以继承为基础,继承应以创新为方向。

猜你喜欢

调研体育教师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体育课上的“意外”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讨厌的理由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05.24—06.07)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