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育对中职学生的影响

2016-06-22陈阳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职学生审美音乐教育

陈阳

【摘要】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人脑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从而认识现实世界。音乐可以唤起学生产生对美的向往,热爱生活,不断挖掘其情感中的真善美,识别假恶丑,音乐可以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育 审美 中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20-01

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而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推进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中职学生毕业后分布在社会的各行各业,这就更需要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提高中职学生的审美、协调、想象力、创新等能力,还对他们品质的形成、人格的完善、情感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对中职学生审美认知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育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在音乐体验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知情感、节奏的变化和旋律的起伏变化,让学生在情感变化的过程中感知音乐带来的魅力。音乐的审美认知能力是以音乐的审美价值为基础,通过一定的音乐形式反映出音乐家对人生的理解和评价,在真实描绘生活细节时,还揭露出生活的本质规律,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反映出人的思想、情绪、情感、愿望等主观世界,使得音乐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同的特殊审美认知功能。音乐作品将真实的生活升华为音乐作品,通过偶然揭示必然,通过个别显示一般,通过客观显示主观,使得音乐的审美认知功能具有深刻的内涵。比如我国传统民歌《茉莉花》,这首歌是首家喻户晓的经典民间小调,在明末清初,它就已经流传于全国,在东北、华北等地都有好些不同的曲调变体而且各具特点,流传最广的就是江苏的一首。表面上是对茉莉花的赞美,实际上是含蓄地抒发了渴望自由恋爱,但又怕封建礼教禁锢的矛盾心情。通过这么一首歌曲,使中职学生既可以了解到江南音乐婉约的地方风格,还可以对历史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二、音乐教育对中职学生审美教育的作用

音乐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通过音乐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得到启迪,实践中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其思想、理想、感情、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音乐审美教育中,主要是“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这三个方面的特点。音乐教育它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而是通过与人思想的共鸣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音乐强烈的感染力陶冶人的心灵,净化并升华为高尚的情操和理想。1876年,当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为他的专场举办的音乐会上,听了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即《如歌的行板》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托尔斯泰说,在这音乐曲中,“我已经接触到忍受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因为《如歌的行板》作为柴科夫斯基前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产生于俄国社会经历重大的变革和动荡的时代,在沙皇政府的专制统治下,这是一个政治和文化统治最苦难的时期,柴可夫斯基在这部作品中,灌注了自己对于俄罗斯民族遭受苦难的深沉感情。所以,当托尔斯泰在倾听这首乐曲时,被深深打动,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从这支曲子的旋律中感受到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并为之而动情泪下。这个例子充分的表示,音乐具有巨大的感染力,这种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确实是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所不能达到的,音乐作品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作用下而形成的思想感情,常常具有更强的稳固性和延续性,音乐所传递给人的情感也更能打动人心,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音乐带来的魅力。

三、音乐教育对中职学生的审美想象力的作用

所谓的审美想象力的作用,主要是指通过音乐欣赏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想象,使人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获得一定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使得身心得到愉悦和休息。审美想象力的培养,即是形成审美意象能力的过程,通过审美想象力使得被接受者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感觉、知觉经验和理解力将作品的空白处加以填充,在反复的聆听当中领会音乐语言的美,在欣赏的过程中发挥艺术的想象力,当人有了一定的内在想象力和储备量,那么他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就会提高。有了一定的审美想象力才会有一定的理解力,音乐审美的理解力不是一种单纯对事物的科学分析和理性把握的能力,而是对音响的整体接受和情感把握的能力。这样的音乐理解力,不仅需要受教育对音乐作品大量的感性认识,还需要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对各民族文化风格以及各历史时期音乐风格的了解,这是一种全面宽泛的、深刻改造自己内在情感和思维方式的教育。就比如,贝多芬的著名钢琴奏鸣曲《黎明》,处处洋溢着朝气蓬勃的活力,明朗的曲调和清澈的音色,体现出音乐家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赞美,对光明和幸福的向往。其实,贝多芬这首钢琴奏鸣曲会使得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每个人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会发挥出不同的画面,所以,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文化程度不同的人通过审美想象塑造出来的画面也是因人而异,各不相同。

四、音乐教育对中职学生审美创造力培养的作用

音乐创作永远不能默守陈规。只有不断的创造才会有好的音乐,音乐学习的过程不仅是联想和想象力的过程,也是充满创造力的学习过程。在音乐艺术当中,作曲是一度创造,演奏演唱是二度创造,音乐欣赏是三度创造,这种无处不在的创造活动,对人的创造力的发挥起着很强的促进作用。中职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的同时,无论是亲身参与表演或者创造,还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当把这种熏陶内化以后,都可以潜移默化地开展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发挥创造力和个性,不能影响和压抑学生好奇心和内心特殊的体验,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尊重他们,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强大的自信心。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中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人脑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从而认识现实世界。音乐可以唤起学生产生对美的向往,热爱生活,不断地挖掘其情感中的真善美,识别假恶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2]张敏.《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影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35卷,2008.9

猜你喜欢

中职学生审美音乐教育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