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策略初探

2016-06-22殷立夫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5期
关键词:分配律学习态度乘法

殷立夫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03-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传统的计算教学常与繁琐、单调、枯燥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望而生畏,望而生厌。新课程标准赋予了计算教学新的内涵:对计算教学在目标上提出了新定位,更注重让学生体验计算在生活中的意义,并能运用数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在计算教学中,只有构建明理、巧练、养性的教学形式,才能真正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一、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在数学的计算教学中,有许多算理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来帮助理解,从而提高计算技能。

1.在操作中理解算理

“听过了会忘记,看过了能记得,做过了就理解”。所以在计算教学中,应该适当的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折一折,看一看,想一想,算一算等操作活动让学生从中揭示算理,理解算理。如在教学“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时,如果只用书上的示意图,学生很难理解,于是在教学中我们可采取让学生动手折一折这个操作活动来理解:用一张纸表示一公顷,怎么说明1/2公顷的1/4是多少公顷呢? 让学生结合问题(两个分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用“?”表示出所求部分。列式后观察图上的结果是多少公顷?)动手操作。在活动中一边动手,一边思考,不但知道了两个分数相乘后的结果,而且清楚了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把1/2公顷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也就是把一公顷平均分成(2×4)份,一份是1/8公顷。当一份会求后,2份、3份、4份……的数自然也会求了。

2.在具体情境中明确算理

在简便的计算中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许多学生容易出错,究其根源是因为许多老师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只是空洞的说教,学生根本没有掌握乘法分纪律的算理。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们可以创设了一个买商品的情境:组织学生们分成两组,一组15人,一组20人,每人去买一本2元一本的练习本,让他们去求一共会花多少钱?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都能想到可以用“l5×2+20×2”这个方法计算,也可以用“(15+20)×2”这个方法计算,15个2加上20个2就是35个2,所以可以写成“15×2+20×2=(15+20)×2,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从而总结出乘法分配律。

二、加强练习,形式多样

加强练习是学生加深理解计算法则,形成正确熟练计算技能的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精心设计计算练习。

1.快和慢有机的结合

在刚刚教完一个新的计算内容时,我要求学生重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掌握教材知识。并且设计练习题时,尽量计算量少一些,而且不计时间,先以准确算对为主,过一段时间逐步提高计算要求,再要求算对算快。

2.经常出错的计算题反复练习

在学生们的计算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对于有些地方总是反复的出现错误。比如:学生们在计算分数除以分数的题型时,经常把除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或者将除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后,该用乘号了还是写除号。针对这些容易出错的地方,我都及时纠正学生,并且让学生反复的练习,直到掌握熟练为止。

3.重点的部分重点练习

在教学前先认真的分析教材,把握重点、关键和难点,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商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学生们很容易丢掉0,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可以安排如下的练习:先说说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计算。832÷4、525÷5、900÷6、980÷7。由于学生在做题之前,先判断了商是几位数,如832÷4商应是三位数,如果计算过程中不够商1,学生就会意识到商是0占位。

4.注重练习形式的灵活多样

计算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有厌倦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是最重要的。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愿学”、“我想学”。针对小学生好动,持久性、稳定性比较弱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采用许多活泼生动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练了计算的技巧。比如:每堂课一上课,教师可以安排3至5分钟的口算练习,学生们每人准备一个口算本,这样练习,会调动学生的速算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长期进行,持之以恒,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也可以多种形式变换着练习。比如;听算训练、口算抢答、视算练习、口算游戏、接力赛等等。

三、养好习惯,静心计算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本保证。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大纲的要求,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产生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先从源头上抓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灵活计算的习惯、书写工整的习惯、检查验算的习惯。

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在人的一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推进和发展,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渐地转变。我们呼唤新型的计算教学,远离空洞呆板的说教,挖掘数学知识的人文性,力求在春风细雨般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学生学得快乐、算得准确,品尝到思维的快乐、计算的快乐,从而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使我们的计算教学从枯燥走向生动,从平庸走向精彩!

猜你喜欢

分配律学习态度乘法
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学习态度及教育对策探析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除法也有分配律吗
活用乘法分配律
关于线性变换乘法与矩阵乘法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乘法猪
巧用运算律
巧用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