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习惯培养

2016-06-22刘玉平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5期
关键词:行为秩序细节

刘玉平

【摘要】小学生具有可塑性,是形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本文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从心理学和教育学出发,倡导从小抓起和细节做起两个方面来谈小学生习惯培养。

【关键词】细节 行为 生活 秩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90-02

“教育归根结底,是养成好习惯!”习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众多的理论和鲜明的案例也让一线教师的我们对此深信不疑。于是,我们努力着,尽一切可能的为孩子们在有限的时光里,养成尽可能多的好习惯。我们坚信好的习惯可以装点孩子的人生,更是助力孩子走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而事实是,通过学习理论与一些名师的经验,我们带着孩子去做,经过一段时间,似乎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孩子们的一些行为得到改变,但仍然存在困难和问题。如家庭与学校的步调不统一;教师坚信21天可以养成一个好习惯,只管带着孩子去做而忽略了孩子心理发展,好多习惯看似形成,却并未扎根于孩子的生命。

几年来,我们在习惯教育这方土壤耕耘,播种,看着他们发了芽,生了根,开了花,也结了果;也看见一些夭折的花朵和果子。在这个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收获颇丰,我最大的体会便是:好的习惯,要从“小”做。

心理学家发现,儿童3岁前掌握的东西,成人需要60年的努力才能完成!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在不停地吸收、模仿、学习,这一阶段成人为他提供什么,他就吸收什么;成长环境中有什么,他就学习什么。这一阶段,帮助孩子养成的好习惯,孩子可以携带一生,受益一生。我国有句古话“三岁看老”说的也是这个理,所以好的习惯,越早培养越好,只要孩子有相应的意识,相应的能力,就可以开始了!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主张: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还很清新”,没有形成错误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就开始。所以我们全校的“习惯教育”对低年级孩子一点也不放松,实践也显示低年级孩子的习惯养成的卓越成绩。小学这一阶段,是孩子培养习惯的黄金期。老师和家长要紧密配合,抓住黄金期,事半功倍。

我们总是习惯于去比较。我的孩子和你的孩子比较,和他的孩子比较,我们班的孩子和你班的孩子比较,发现差异后总是带着各种各样的情绪。为什么不去比较,我、你、他一言一行的差异?任何大的差异,都来自微小的差异。从“小”处做起,就会发生改变。好习惯,要从细微处着眼,从“小处”下功夫。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这些细节养成好的习惯。

对于小孩子,不要过多的去讲授和告诉,要用行动去示范,去影响,还要坚持。所以,必然要求教师也要有好的习惯,也要有意识的去培养优良的习惯。为此,以船营区教育局师生好习惯标准为依托,我们制定了越北镇师生的好习惯细则。实践中越加深刻感受到“小”的力量。

下面从几个小的方面谈谈。

一、怎样倾听

学会倾听,当别人讲话是,眼睛望着对方,必要时以微笑回应,不打断他人的讲话。两个或两个以上人正在交流,不能打断或随意插话。要等别人说完再回应或发表意见。课堂上,教室里,操场上,活动室……只要是有环境,就要引导、提醒孩子学会倾听。要知道,现在有好多孩子不会倾听,甚至一些成人也不会听,导致生活中产生很多矛盾和笑话。

二、怎样说话

讲话要注意语速舒缓,吐字要清晰。不同的场合,要调整使用合适的音量。公共场合讲话音量要小,以不打扰他人为标准。课堂上回答问题声音要洪亮。利用说话练习,训练孩子用不同的语速,语调去表达。也可以以游戏方式让孩子感受说话过程中变化的乐趣和妙处。公共场合大声喧闹的孩子,不是不懂礼貌,是你没有交给他怎样去讲话。

三、怎样走路

走路要轻、快。遵守交通秩序,遇到拥挤处要学会等待,不推搡,不抢行。每天的上放学,课间进出教室,上体操等时间都是锻炼孩子的好机会。只要细心,处处是教育之场所。实时树立榜样,提示、鼓励孩子学会走路,养成好的走路习惯。

四、怎样遵守秩序

任何场合都要遵守秩序,遵守长幼秩序,物品归位秩序,午餐排队,游戏排队,遵守交通秩序,不乱穿马路要走斑马线,坐公车要排队等等。告诉孩子,遵守秩序的重要性,鼓励孩子养成遵守秩序的好习惯。

五、怎样生活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学会制定小计划,合理规划生活。早睡早起,讲卫生,注意健康饮食,定时运动。按时学习。在班级定期开展“我的小计划”展示,比较谁的计划更科学合理,定期汇报“计划执行效果”公示。在这样的活动开展中,孩子自然会一步步学会规划自己的生活。

六、怎样待人接物

待人接物有礼貌,语言文明,行为得当。班级的分组管理,可以以组为单位,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孩子学会待人接物,并且在班级日常交往中,以身示范,处处有礼“谢谢”“您先请”长此以往,孩子定会彬彬有礼。

七、怎样阅读

每学期帮助孩子制定读书目录。孩子可以自行按计划列好自己读书单,制定具体读书时间表,每天早晚有固定的读书时间。定期和伙伴、父母、老师交流读书心得,班级定期召开读书会。鼓励孩子把感受写到日记里或专门的小本子。定期展示。阅读兴趣一旦引起,阅读成为习惯就水到渠成。

八、怎样书写

每一个字都是一个生命,年长于我们几千年,要尊重它们。带着崇敬地心情书写。从书写规范到书写具有美感。“提笔既是练书时”每一次下笔都要认真。,教师以舒缓的语言提示孩子如何对待书写,表扬书写突出,进步明显,态度认真的孩子,班级开设书写角或书写墙,定期进行书写展示。

好习惯,从“小”做。尽早做,细小处做,时时提醒,处处关注,刻刻示范。

我们学校针对习惯教育,开展了“读书工程”“书法工程”“育花工程”等主题活动;少先队的各项系列活动,如每日的“阳光大课间”,既是师生成长的肥料,又是师生展示的舞台。

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养成好习惯。你能给孩子最大的财富,就是帮助他养成更多的好习惯。

《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需要家庭和学校步调统一,紧密配合,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扎根了。

猜你喜欢

行为秩序细节
秩序
心灵秩序
老师来审题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乱也是一种秩序
时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