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设计课前导入 演绎生物教学精彩

2016-06-22蔡晓静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5期
关键词:导入艺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蔡晓静

【摘要】导入作为一节课的伊始,其设计是否合理、精彩,直接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结合自身优势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紧扣教学内容,巧妙设计课前导入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生物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导入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77-02

著名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著名教师魏书生也曾说:“好的导入就像磁铁,能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入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够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可见,导入作为一节课的伊始,其设计是否恰当精彩,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效果。如果一节课导入的方式合理、富有趣味性,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且紧贴教学内容的导入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从而大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果。那么,作为初中生物教师,我们要如何巧妙设计导入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生物教学实践经验,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实验导入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学科,其实验性较强。通过实验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析、探究和创新的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生物知识。同时,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生具有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因此,作为生物教师,我们要结合教材实际,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实验来导入新课,从而更好的激起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其全神贯注的参与进生物课堂学习中来。

例如,在教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学会观察》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时,一般生物教师通常会边讲解边动手演示或者先讲解再动手演示,采取这样的方式固然是必要的,但是却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设计这个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如,拿一片树叶,告诉学生树叶上有许多气孔,让学生观察,思考如何看到这些气孔。教师切忌直接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找出解决方法,使其真正了解和掌握显微镜的知识。

二、生活情景导入法

生物学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然而,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常常将生物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相脱节,让学生无法认识到生物知识的重要性。同时,由于应试教育的制约,在初中阶段生物学科一直被认为是“副科”,可学可不学。这些都无疑严重伤害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热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为初中生物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转变观念,正确客观的看待生物学科,积极的学习、探究生物知识。而将生物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无疑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导入新课,能够拉近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枯燥抽象的生物知识变得具体生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教学冀教版八年级上《动物行为的类型》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景:当你吃米饭的时候,不小心把米粒掉到了地上,正好有一只蚂蚁发现了地上的米粒,接着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呢?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回答:“会出现一大群蚂蚁来搬米粒。”通过设置这样一个既简单又充满生活化的问题,不仅能够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其余的蚂蚁是怎么知道这里有米粒呢?”从而让学生带着疑惑和探究欲望进入到本课内容。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生活的好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三、故事导入法

各个阶段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初中生也不例外。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巧用生动的故事导入新课,不仅能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拉近师生之间距离,而且能够让枯燥抽象的生物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中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学冀教版八年级下《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一课时,笔者讲述了“达尔文的婚姻故事”。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是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1839年,达尔文与表姐埃玛结婚。埃玛是他舅舅的女儿。两个人从小青梅竹马,感情深厚,婚姻幸福。然而,他们谁也没有料到后代却似乎被诅咒了,他们先后有10个孩子,却都体弱多病,患有精神方便的疾病,甚至有3个早夭,3个终生不育。这让达尔文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和妻子都身体健康,没有任何生理缺陷,精神也很正常,为什么生的孩子却如此体弱多病呢?

通过有悬念的故事,能够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而导入新课。学生的热情非常高涨,教育教学效果很好。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前奏,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恰当、有趣、富有启发意义的导入方式,不仅能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生物课堂中来,而且紧贴主题,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此,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切忌千篇一律,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巧妙设计课前导入,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生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演绎生物教学精彩。

参考文献:

[1]吴雅勤.例谈初中生物导入情境的别样设计[J].成才之路,2014年17期.

[2]陆正连.初中生物导入艺术浅谈[J].文理导航旬刊,2012年06期.

[3]朱晓健.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文理导航旬刊,2015年32期.

[4]潘仕龙.例谈初中生物课堂探究性教学的有效设计[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5年22期.

猜你喜欢

导入艺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探析初中英语的兴趣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的导入艺术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艺术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