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弹性合作小组 促进课堂合作学习

2016-06-22刘廷平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5期
关键词:课堂结构习惯养成教学策略

刘廷平

【摘要】根据认知发展的环境需要,建立弹性合作学习小组并赋予活动流程来辅助课堂教学,再注重教学策略的配合和相应习惯的培养,能改善合作学习中易出现的伪合作等现象。

【关键词】弹性合作小组 课堂结构 教学策略 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74-02

建立弹性合作学习小组实施课堂教学能提升合作学习的质量。

一、弹性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

1.固定式小组合作学习时易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

为保证小组成员参与研讨的机会,固定式学习小组一般由三至五人组成,又由于要求小组内学生要“异质”,往往造成成员水平间的梯度较大,低质成员的问题往往被高质学生稍加思索就解决掉了,合作学习易演变为“一人讲几人听”的场面,而高质学生又缺少发现新问题的机遇,偶尔发现一个问题又往往超出其他成员的辩论能力,易演变成“一人苦思几人发呆”的场景,长此以往难以培养合作的热情。固定式小组合作学习重视组间竞争,组与组之间缺乏交流渠道,小组成了一个封闭系统,不利于组内成员进化,小组为保持竞争优势又易对外趋于保守。

2.弹性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方法与各级职责

弹性合作学习小组实质是一个内部有层级结构、外部能广泛联系的规模适中的学习小组。为便于学生交往,一般可这样建立:同桌两人为一个互助小组,可轮流担任小组长或不设,前后两排为一个研讨中组,设一名中组长,前后或左右相邻的两个便于交往的中组组成一个管理大组,设一名大组长,这个大组就是一个弹性合作学习小组,简称弹性合作小组。各级组长按任务特点择机发起和适时调控本组内的交流,以及与同级别组长间的交流。互助小组重在补齐基础,研讨中组重在问题探讨,管理大组重在解决教学衍生问题。有必要时,大组长可随时调整本组成员的组合状况。

3.弹性合作小组的主要优势

一是除组内有“导师”和“弱者”可以完全发挥固定式小组的作用外,更几乎能为每位成员都配备一名“势均力敌”的伙伴作为榜样与对手,容易促成更深入的交流。二是次第发起的合作使系统的开放度逐渐增大,更易生成有价值的新问题,促成学生进化。

二、利用弹性合作小组教学的课堂结构

三、利用弹性合作小组教学的基本流程

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好带有大量问题的基础活动内容,并将它按一定的先后顺序出示给学生作为活动的线索,此线索应保证通过独立活动能让绝大部分学生顺利获得关于绝大部分内容自我感觉良好但实际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的答案,而其余部分也基本能给出哪怕是猜测性的答案,然后通过互助小组内的信息交流便可自然产生认知矛盾,自动生成极具个别性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查阅、实验、辩论等活动方式可消除一部分答案差异,不能获得答案以及不能获得共同认识的部分实际上已超出了成员的能力范围,此时转入研讨中组进行共同研究,这样一方面能发现原小组认识中的共同错误,产生新的认知冲突,同时又能提升成员集体的能力,解决一部分原来的难题,之后,再进入大组研讨,必要时还可通过大组长间的交流获得其它大组的适时帮助。通过这一过程可有效缩小学生认知的基础差异,并最大限度地将问题集中,然后教师根据集中性问题的性质选择进行讲解或针对性提示,但一般也只能让部分学生立即获得较准确的认识,最后由这部分学生对组员进行辅导与答疑,带动更多的学生进步。

四、利用弹性合作小组教学的实施策略

1.促成认知矛盾的产生是教师的中心工作

合作学习是靠任务驱动的,是以问题为线索的,问题能否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与热情决定着合作学习的质量,个体自我发现的问题对本人具有天然的无可比拟的吸引力,所以教师的中心工作就是要促成学生自我发现认知矛盾,教师事先设计的基础活动内容的功能应定位为促成学生发现认知矛盾的问题表,这些内容应具备层层递进的铺垫性和适度的方向控制性,活动的结论应具备相当的可辩论性,学生分组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重点也应定位于促使其发现自己与别人认识间存在的差异,针对性提示或讲解时的重点仍然应放在帮助学生厘清欲解问题所需知识与已有知识间存在的差异上,促使学生自己去提出解决问题的问题。

2.合作重于竞争

外部强加的过度的竞争压力易让人产生抵触情绪和集体性的惰性,同类同伴的活动能激起个体强烈的模仿欲望和竞争内驱力。通过合作过程,让学生看到同质的同伴身上的优点,既能直接提升自我的竞争技能,内心深处的羡慕又可产生出澎湃的竞争动力。教师的评价应更多地表现为对各个个体和集体在合作过程中展现的闪光点的宣扬上,适度弱化组间的竞争,因为过多过滥的外在竞争会让部分学生逐渐趋于保守而不是交流,甚至产生强烈的挫败感。

3.探究时间的冗余性结合附加内容的选择性

学生个体间无法避免的各种差异必然造成探究同一问题所需时间量存在巨大差异,选择任何一类学生作为时间的参照标准都会出现或虎头蛇尾仓促收场或轻松搞定无事可做的局面。为保证体现出探究合作的价值功效,就必须给出绝大部分人都足够的时间,即对大部分人而言时间要有冗余。要有效解决这时个体间的时间矛盾,就必须给出可由个体自主选择的附加内容,这些内容可设计为对基本要求的深入或扩展。而这样操作的结果又正好能妥善处理面向全体与发展个体的教学矛盾。

五、促进学生养成自觉合作学习习惯的激励措施

1.加压力

在习惯培养的初期,由教师给予适度的压力以促成学生加入体验的行列,这个“度”以既能促使学生加入又不产生消极情绪为宜。此间应结合学生合作的不同实例反复为学生指导合作的方法、指导行动步骤的分解与排序、指导思考的递进与转折、指导结论的逐步析出等,以获得合作学习的真切体验与实用技能。

2.施奖励

奖当然包括物质奖励,但应不局限于物质奖励,更多更经常的应是精神奖励。赞扬某个个体或集体的高明之处、明示其学习方法与结果的进步、回想自己解决自己所发现的问题时的愉悦的情绪体验、展示伟人的成果与过程方法间的必然关系、展望自己坚持不懈后的可能明天等都可以给学生强烈而持久的激励。

3.培兴趣

把加压力与施奖励看作是施加推力与拉力的话,培养浓烈的兴趣则好比是给其安上强劲的引擎。培养兴趣可从精心挖掘与保护学生来之不易的点滴成功感入手,主抓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的提升,辅之以正确的归因,最终实现行为的动力定型。

猜你喜欢

课堂结构习惯养成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重建小学低段数学情境教学课堂结构的分析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