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讨论式教学法

2016-06-22张宇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5期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实践运用高中历史

张宇

【摘要】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研究历史的目的更重要是在于揭示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预见未来,为人类设计发展社会的理想方案。因此,高中生学好历史,对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本人是本人根据教学实际,结合相关理论著作和最新教学研究,对历史教学的“讨论式”教学法进行了初探,侧重于这种教学法实践的课堂应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 讨论式教学 实践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59-02

提到高中历史的教学,大概从事教育一线的教师很多人会颇有感触。虽然大家普遍认为历史的学习非常重要,但是很多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系统学习方法,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不仅学生们叫苦不迭,最直观的结果就是在成绩单上答非所问、一塌糊涂。当然,学生也有学生的苦衷。他们每天面临很多重要学科的学习任务,每天都要做很多习题和卷子。这些现状给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改革教育方法的严峻命题: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满乐趣徜徉在历史学习的海洋中?因此,必须尝试着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代替刻板守旧的教学模式,我的感受是,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互动,针对一些容易混淆的节点,在课堂上与老师进行互动的讨论式教学。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讨论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1.课前准备。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这也是讨论式教学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设立疑问,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读教材和知识点分布情况,同时了解学生水平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设置富有层次性的问题,达到学生“跳一跳,摘得到”的效果。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搜集相关的资料,能提高课堂讨论的深度、效果,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否则,讨论就像在演戏,流于肤浅的形式,失去了讨论的意义。问题设计要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这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基础。如果话题与教学内容关联不大或者脱离学生实际,会失去讨论的意义,因为讨论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

2.课堂实施。课堂讨论过程中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这与传统教学完全由教师掌控课堂不同,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可以安排分层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先明确教学任务与目的,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各小组再进行简要的概述,接着进行组间辩论。当讨论出现沉默时,教师别急于打破这种沉默,因为学生可能在积极思考,教师应等待合适机会再进行具体指引,如提问、补充材料等引导讨论有序进行。当学生讨论脱离话题时,教师应巧妙地引导学生回归正题,免得浪费时间。

3.小结评价。总结评价是讨论式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一阶段主要由教师完成,一般来说,评价多以鼓励、肯定为主。好的总结评价能强化学生记忆与理解,让学生冷静思考讨论中存在的问题,了解自身不足,激发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形成学习能力。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如参与是否积极,表达是否流利、观点是否清晰等,并且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不一定每次都要形成统一的认识,有的开放性的问题并不是只有唯一结果。另外评价学生的观点及思维方法优劣,并引导学生总结一定的历史思维方法。还可以结合讨论让学生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当然不要要求太高。

二、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1.创设情境,做好铺垫。历史知识都是过去式的,与现代相隔太远,学生难以理解,仅靠教师单纯的讲述,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与历史事件相符合的情境。如教学“王安石变法”事件时,在学生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北宋时的“三冗”与“两积”问题,某一次教学活动中,我让一名学生扮演王安石当时的身份,成为历史事件中的角色,并就此展开讨论:如果你是王安石,会采用哪些措施化解北宋危机呢?王安石变法中哪些措施能稳固北宋统治?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能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学生们也在不断的思索中强化学习效果,同时又激发他们探究更深层次问题的强烈兴趣。

2.变换形式,激发热情。讨论式教学法运用于课堂多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展开的,讨论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小组合作方式,又有集体交流方式。高中历史教学要提高讨论效果,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讨论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小组竞争方式、分组辩论方式等。小组竞争是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再汇报交流等。分组辩论式是把学生分为两组,结合问题进行课堂辩论,引导学生越辩越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教学“辛亥革命”时,涉及到后人对辛亥革命成败的争论,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正方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反方认为是失败的。在正方与反方激烈的讨论中,整个课堂活跃起来了,学生们会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国际环境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学好这个一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联系实际,提高能力。高中历史讨论法教学应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求知欲,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学“马关条约”时,教师可以联系“钓鱼岛”事件,让学生对当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进行讨论。再如教学“美国制度创新”时,可以从英国首相卡梅伦成为英国第53任首相切入,播放相关视频,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引入美国内阁责任制。通过这些联系,同学们对过去的历史事件所产生的深刻政治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对当今政治环境有了深层次的了解,也大大提高学习的兴趣。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随着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发生的改变,高中历史教学方式和方法也会有新的变化。但是,能够充分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能够加强理解和记忆的有效方法就是好方法。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敢于创新,大胆尝试,为历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猜你喜欢

讨论式教学实践运用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谈小学英语乐学课堂模式的组织与实践
试论小学语文“递进循环式”教学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讨论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讨论式教学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
高三历史教学中讨论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