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6-06-22王奇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5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王奇

【摘要】在当前的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中,除了知识的授受外,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同样是重点环节,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诸多教学模式中,笔者认为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的效果,其能满足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本文主要围绕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 高职护理专业教学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51-02

一、前言

在过去,高职护理专业教学往往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学”或案例教学等传统教学模式,然而,在如今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背景下,护理服务更加强调以人为中心。因此,必须从“源头上”对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在以教学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创设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一定的态度体验,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1]。

二、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常用方法及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1.情境模拟法

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往往是决定教学成效的关键因素,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投入感和参与感,才能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可见,教学情境的创设十分有必要。

以《心脏复苏》为例,教师根据心脏复苏实际应用情况,设计出针对多种需要紧急进行心脏复苏的不同对象,如触电、溺水和住院患者等,并设计出多种不同的情境,包括护士独立值班、与科室同事合作和野外救护等。学生根据老师所给出的心脏复苏对象和情境,进行实践模拟演示,完成后每名学生应对自身会他们的模拟演示情况说说自己的看法,由其他学生评价哪些操作是正确的、有待改进和错误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进一步强调实践操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本次情境模拟教学中,强调了实践应用,不仅能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更重要是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这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动手能力至关重要[2]。

2.分组讨论法

考虑到部分基础较弱学生的积极性较差,但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活动、表现欲望和合作精神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这些特点,教师可在教学中采用分组讨论法,将这些学生的表现欲激发出来,在学生互动中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

以《心理护理》为例,教师在课前设计好内容,选择“性格”、“记忆”、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等章节。课时,依照教学需要,引导性提出几个讨论题,如“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你觉得这个观点对吗,你认为一个人的健康状态是怎样的?”、“人的情绪会对自身的健康产生怎样的影响?”、社会环境中对健康有影响的是哪些因素?”等。提出问题后,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注意分组前应对全班学生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根据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等差异来分组,由性格开朗的学生来带动性格内向的学生,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带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以促进学生间的共同进步。完成分组后,由每组成员推选1名组长,并选择自己组感兴趣的问题。之后,教师设定讨论时间,以每次25~30分钟为宜,由组长主持。随即,每组可开始进行讨论,要求每名成员发表自己的观点,组长除此之外还应妥善控制好每名成员的观点发表时间。教师在分组讨论过程中要积极参与到每组的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站在其他成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意识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善于思考、善于判断、善于选择、善于恰当补充其他成员意见的技能。讨论结束后,随机抽取若干个小组上讲台汇报讨论结果,每组5分钟,由组长或其他成员做中心发言。通过本次课的分组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增强团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能实现高职护理专业教学的新跨越[3]。

3.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能使学生置身于自身扮演的角色中,与情感融为一体,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避免日后操作练习中出现拖、磨、散等现象。教师在应用这一方法时,可从大纲各个系统中分别选出一种疾病作为教学内容,并在演示护理操作具体步骤后,指导学生来扮演各种角色,如住院患者、患者家属和病区护士等,在扮演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如患者是多愁善感的类型或观念传统型、患者家属是脾气火爆型或是过分焦急、过分健谈型、护士是态度生硬或和蔼可亲型。在扮演过程中,学生可充分运用自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语言技巧和应变能力来处理各种事项,教师则在旁做巡回指导。完成后,排出学生代表来讲述自身的感受,其他学生来点评优点和不足,最终由教师提出改进方法。在本次角色扮演教学中,不仅能锻炼学生操作技能和沟通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爱护病人的观念,有效减少护患纠纷[4]。

三、结束语

总之,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中采用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一项值得肯定的举措,教师应最大程度挖掘其优势来为教学工作服务,以促进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魏娜,马冬梅,张宏,梁红.探讨多种教学方法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03):681.

[2]张宏亮.基于临床应用的高职护理专业正常人体学课程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4(09):133-134.

[3]黄丽.角色扮演法在高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5(22):147+149.

[4]高石磊,刘庆旺,张艳,等.高职护理教学当中的翻转课堂教学[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01):209.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