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2016-06-22吴永富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设计教学

吴永富

【摘要】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层阶段,地理新课程教学标准提出,对于地理教学,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地理学习需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素养,并且要不断培养当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对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主要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深入关注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从而促进学生的个体价值实现。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视角对高中地理教学进行设计,能极大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高中地理 教学 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36-02

一、人本教育理论的概述

对于人本教育理论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是人本主义哲学和现象学,因此,对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其本质在于人本主义哲学和现象学。人本主义哲学认为,人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是人可以在各种物质存在的基础上创造出意义,从而体现出个体存在的价值;现象学注重的是通过对人的知觉进行客观描述,从而将意识的本质揭示出来,现象学对个体的内在感受研究比较深入,而人本主义心理学正是借助于现象学对个体内在感受的研究,来实现对个体内心世界进行研究。对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他认为人的需求是可以划分成几个层次的,当人在满足低层次的需求后,就会将需求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以此类推,直到个体的自我价值完全实现。

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1.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原则

在进行高中对教学设计时,教师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以学生为中心原则,对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其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要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认知基础、兴趣爱好等进行深入分许,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教学活动,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差异性、层次性的教学目标,以此保证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

(2)情感性原则,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人是具有需求的,这样才促使人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对于人的需求主要有生理需求、归属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等,其中情感需求是人的一种心理高层次需求,人只有满足了情感需求,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学习、生活,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对学生的情感需求进行分析,给学生更多的情感关怀,以此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

(3)可操作性原则,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教学设计是连接理论教育和教育实践的关键,是教学活动的指南针,只有保证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才能保证高中地理教师顺利的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设计时,应该明确教学目标、贴切学生实际,并保证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2.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应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面进行。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整个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会对地理教学方向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做好教学目标设计工作十分重要。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时,应该保证其科学性、规范性,同时还要保证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对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提倡要达到“知情统一”的教育目的,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还应该考虑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例如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的“锋与天气”这一节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做出如下定位。

“锋与天气”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陈述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可以简单的利用简易图,并将锋的形成、类型描述出来;

2)学生能阅读、分析天气图,能对锋面引起的天气变化进行解释;

3)学生能根据案例,将灾害性天气寒潮的形成以及寒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描述出来。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能在阅读、绘制锋面图的过程中,将天气变化解释出来;

2)学生能在观看南方地区雪灾视频,通过讨论分析出寒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学生能根据实际案例分析出某一气象灾害对人类造成危害,能深刻认识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2)学生能说明天气变化对人类带来的影响,并且学生的减灾意识会得到提高,同时还能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关键在于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提出,教育的对象是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因此,教育应该尊重个体的真实性,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结合教学目标,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所学知识的用途,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注重观察身边的生活情况,注意收集身边的地理现象,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这样才能增强地理教学的生动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注意所选的教学内容能培养学生的地理人文素养,对于地理是一门人文气息很强的学科,同时地理学科包含的内容也十分广泛,有天地日月、自然人文,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深入挖掘地理情感,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情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总结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将其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中,能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视角开展教学设计,以此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邵明莉.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D].曲阜师范大学,2013.

[2]殷建红.人本主义理论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J].当代教研论丛, 2015(03):11-12.

[3]王增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4(16):123-124.

[4]吴俊华.人本主义教学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 2015(25):133-134.

[5]侯丹.高中地理教学要凸显人本主义学习理念[J].考试周刊,2013(89):125-126.

[6]熊萌.浅析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01):16-18.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设计教学
BUBA台灯设计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有种设计叫而专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