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献检索课网络平台设计与应用研究

2016-06-22吕丹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5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信息素养

吕丹

【摘要】文章以吉林体育学院文献检索课程网络平台为例,介绍平台设计的原理,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平台的应用进行研究,旨在通过平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从而提高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

【关键词】文献检索 网络平台 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35-02

一、前言

信息时代的学生,应当明晰信息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怎样获取,怎样编辑组织,怎样利用所需信息去创造新的知识。图书馆作为信息素质培养基地,需要认识学生信息素质的现状,针对学生的信息获取特点,构建适合文献检索课网络平台,该平台要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掌握信息资源利用技巧,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质。本文的设计与应用都以吉林体育学院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程网络平台为例。

二、网络平台设计

文献检索课网络平台是一种信息素养培养的网络课程,它是按照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策略组织起来而形成的,是以网络为主要交流平台的文献检索课程内容及教学活动的总和。网络课程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按照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综合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另一部分是网络教学的支撑环境。

网络课程需要一定的网络教学模式,这是一种适应于信息时代的新兴教学模式。完整的文献检索课网络平台应当包括知识层面、意识层面、技术层面三个方面的教育教学,教育的重点则是注重知识的创新。

1.设计原则

设计者从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的实践入手,针对网络环境下存在的学生信息素养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网络信息检索的开放性、交互性、无冲突性和无限共享性、自主性等优势及特点,探讨如何提升体育信息服务质量。由于文献检索课程知识的更新,是通过对文献信息的加工和转化来实现的,因此,如何把庞杂无序的信息转化成为有序的知识,是文献检索课网络平台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更是适应现代化信息社会发展需求的关键手段。

2.设计理论基础

20世纪,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提出了一个权威的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所谓认知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后,随年龄增长,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务的认知、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之发展变化。

设计者根据吉林体育学院文献检索课程的实际情况,依据有效教学的原理,在“认知发展论”的理论基础上,以学科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着该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形成“认知发展教学模式”,并应用于文献检索课网络平台,有助于学生的体育信息素质。

3. 研究方法

由于网络平台的设计是体育学、图书馆学、信息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设计,因此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不但要满足体育学科人才培养的要求,还要对图书馆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真实的数据结果。

(1) 文献资料法

在网络平台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搜集整理与本设计相关的文献信息资料,通过网络环境进行文献传递,从大量的文献资料中提取信息素养、网络课程的重要论述运用数学与统计学及比较、图解等形式来分析文献之间关系及其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

(2)问卷调查法

以网络为依托,对所设计的体育信息素质教育平台的应用效果做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2015至2016学年第一学期使用“文献检索课”网络课程的学生。吉林体育学院文献检索课网络平台调整后于2015年6月25日开始逐步投入使用,于8月份嵌套“网站使用结果调查问卷”,截止至2015年10月末,共收到调查反馈184条。问卷采用网页内嵌式答题方式进行,由服务器自动记录问卷结果。

三、应用结果研究

1.用户经常浏览文献检索课网络平台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大多通过教师介绍得知文献检索课网站(占反馈总数的91%);有过不同程度的使用网络课程经历,经常使用者为27%,偶尔使用者为47%;55%的反馈者经常访问文献检索课程网站。

2. 文献检索课网络平台符合学科特征

参与调查者表示,文献检索课网络平台的整体风格和版面设计符合学科特征(45%认为非常符合,53%认为基本符合),网站的模块设置能够指导学习(70%认为能够,27%认为基本能够),网站设计有明确、完整的教学目标(占95%)。

3. 平台建设不够完善

由于吉林体育学院文献检索课网络平台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不可避免出现很多问题,网站在线学习环节还很单一(占49%),网站本身比较简单(占20%),更新速度慢(占22%),还有一些栏目正在建设(占9%)。

4. 网络平台能够满足学习需求

反馈者表示,文献检索课网络平台能够满足学习需求(49%能够,48%基本能够);通过网站能够学好文献检索课程(67%能够,26%基本能够);在网站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同程度的困难,分别为:(1)对计算机操作不熟,影响学习(占45%);(2)对平台的操作不熟悉(占31%);(3)对教师的要求不熟悉(占14%);(4)其他原因(占10%)。66%的反馈者对网站的综合评价非常好,34%反馈较好。

四、结论

我国体育院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程的过程中,使用过一些较为完善的教学模式,探究过程中所总结构建的“认知发展教学模式”,能够符合体育院校课程设计取向,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文化考试等学习结果的单一范畴。

与传统的课堂传授教学相比,网络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网络平台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是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方向,展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整合信息,方便读者信息获取,提高图书馆利用率。

参考文献:

[1]丛枚琳.英国大学图书馆网络服务应用与启示[J].中国教育网络,2014(10):76-77.

[2]孙玉霞.体育院校学生信息素质培养模式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4): 117-118.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信息素养
网络平台犯罪及其治理对策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常规教学模式下有限开放型课堂的设计与实践
网络平台下家园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信息流的维度探讨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