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2016-06-22王阳邱付北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5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

王阳+邱付北

【摘要】教无定法,特别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是多样且灵活的,只有结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选择与之相配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常规或是前沿的一些教学方法已有很多讨论过,但未必适合自己的学生,因此,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好课前预习与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阅读教学等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大家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04-02

一、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实践,并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因此,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学生综合素质开发中的作用。世界球王的贝利、创造“软件帝国”的比尔·盖茨等一些成功的巨人,无一不是在青少年时期就表现出对某一事物的浓厚兴趣。青少年时代往往是梦想的时代,在对周围事物的不断学习、接触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和感触,这个时候积极的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独特魅力和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最为重要的切入点和最佳时期。

二、鼓励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小学语文课程。课前预习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能力的形成。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无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理解的注意力。”积极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标准观点,才能激发学生在课堂形成互动的欲望,达到优化课堂整体结构以至优化课堂细节的作用。另外,课前预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小学是最不受思维局限的黄金时期,也是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时期,其思维在很多时候更为发散。当他们独自去接触一篇新的故事,一首新的诗歌时,会形成各种不同的认知和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这种快感和思索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语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授人以渔,供人终生受用。”要提高课前预习的效果,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效果,老师要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会预习、乐预习、善预习。

1.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在认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做好标记。比如:用下划线标出生字生词;引导学生使用工具书标注拼音或注释;鼓励学生通过使用工具书或网络查找、搜集有关资料;遇到自己喜欢的句子标出来;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等等。

2.创新预习形式的多样化。要注意创新预习形式,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合起来,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比如故事性强的课文,教师可要求学生熟读课文,搜集相关资料,举办故事会,尝试角色扮演等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常识性的课文,涉及到自然科学知识,不易理解,可以提前准备相关视屏资料或者实验演示,提高学生预习兴趣,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要多种形式督促检查预习效果。预习光有布置不行,教师必须加强检查,不然学生就会认为预习可有可无,缺乏动力。可以通过提问、抽查、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进行,时间可以安排在课前几分钟,并且整体预习情况的记录;此外,教师还要明确赏罚制度,多加表扬和奖励预习态度好的学生,适当的惩罚不自觉预习的学生,还可以定期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加以检查评定,阅读成果加以展示,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预习兴趣。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阅读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已经普及到了千家成户,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处理各种事情已成为人们一项基本技能,因此,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检索和处理信息的技能也成为语文课程的目标这一。虽然现代一些专家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存在不同的看法,但多媒体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必然的现象。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形象性、便捷性及超大的容量等优势带给语文教学的好处是显然的。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手段,更要传授给学生如何运用这种技术帮助自己处理各种信息,不仅限于语文教学。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快速发展,给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带来了很好的好处,教师要多下功夫,研究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合理、高效地运用这一资源。庞大的网络资源能够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各种可能性,但关键的一点就在于运用要合理,教师要使学生明白它只是阅读教学的辅助手段,过度依赖可能会失去阅读课的那种氛围和感觉,因此,教师要在实践中总结那些环节运用多媒体技术效果会更好。比如,在讲解和欣赏一些诗歌和散文作品时,传统教学方法比较空洞、枯燥,这时引入多媒体技术,通过播放朗读音频,配合播放一些诗歌里出现的物象和与场景相配的音乐,使学生步入诗歌的意境中去,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丰富多彩,同时也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四、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同样的课本及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方法肯定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选择并创新教学方法,如有的学生喜欢听到大量的“干货”,而有的学生喜欢在轻松幽默的课堂中汲取知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应讲究方法,但又没有固定的方法。但只要做到胸中有学生,多下功夫研究,多尝试不同在教学方法在学生中的反应,时间久了,自然会有灵活变的能力,从而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李显顺.浅谈语文课堂教学[J].文学教育(中),2010(02).

[2]吕焕英.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究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5(97).

[3]邹欢.探析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18).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