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发展创业教育在高校改革中的重要性

2016-06-22李春雨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5期
关键词:就业压力创业教育创新意识

【摘要】创业型大学在我国的兴起促进了创业教育的发展。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于为学生灵活、持续、终身的学习打下基础”,这极其符合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创业教育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分析,提出加强创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希望对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创业教育 就业压力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44-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各项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教育观念,在国内很多高校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系统工程。许多高校开始建设创业型大学,落实素质教育提出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什么是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意义及高校创业教育的落脚点在于何处?这些是笔者在本文中致力于解答的问题。

一、什么是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兴起于发达国家,由“enterprise education”翻译而来,主要是指通过对学生开展专业、系统的创业知识、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利用所学知识,能够独立地解决问题,使自己的新设想、新方法、新方案和新成果主动转化为从事某一行业的兴趣、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

1.开展创业教育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有效方式

随着历年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大幅度增长,以及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使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开展创业教育,有利于使部分毕业学生通过创业的途径从事新的工作领域,这也成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有效方式。

2.开展创业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中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教育方针提出要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见,开展创业教育是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文件要求的重要举措,既符合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又满足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要通过创业教育来实现。创业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四项素质”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调研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决策能力这五种核心能力,使学生提高认知水平和掌握运用能力,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和未来适应社会生活和岗位要求打好基础。

3.开展创业教育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需求

劳动力的转移、职业岗位的转换、城乡产业结构调整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典型特点,这对未来的从业者来说,要有足够的创新能力来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这种创新能力就是对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手段的适应和掌握能力。

三、高校在创业教育中的发展方向

高校创业教育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创业教育目的性、功利性较强。许多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未来毕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就业率。二、创业教育课程没有与时俱进。目前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存在缺乏专业部门管理的问题,导致专业性、科学性不强,许多课程观念、内容陈旧,照本宣科,指导性、实践性不强。三、领导部门不重视,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创业课程的归口部门不同,导致很多高校创业课程都是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等非专职教师授课,这就使授课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证。

针对上述问题,除要更新创业教育理念、设置科学的创业课程和配备专业的师资队伍外,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对创业教育的重视,要树立“五业”的理念,即:创业教育是学业、就业、职业、创业、事业。要完成学业,实现就业,选择职业,开始创业,开创事业。在这一创业的实战中,检验学校所学知识,运用创新思维,提升创业能力。除此之外,还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力度。

1.加强社会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希望国家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都能够提高对创业教育的认识程度,从事创业教育要配好配齐。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懂教学,懂管理,懂创业的适应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2.加强教师培训,完善评价机制。为了满足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需要,高校要加强对创业教育课程教师的培训和实践锻炼。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除此之外,要引导教师重视创业课程,转变教育观念,使之认识到要想更好的搞好创业教育,必须“打铁先要自身硬”。

综上所述,创业教育作为培养当代青年创业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在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高校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龚春芬,李志峰.创业型大学教师发展:目标选择与实现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

[2]路瑞新,刘雪梅.如何培养优秀的高效创业教师[J].高教研究(文教资料),2006,(04).

[3]徐文霞.高效创业教育呼唤创造型教师[J].社会科学战线,2008,(09).

[4]孙庆珠.高职院校应重视创业教育[J].中华职教理论与实践.2004.1:1-3.

[5]周卫东.略论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当代教育论坛.2008.1.

作者简介:李春雨(1982— )女,辽宁丹东人,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外语系日语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大学日语教育。

猜你喜欢

就业压力创业教育创新意识
关于生物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的调查研究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论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功能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当代考研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