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微课在中职学校的作用

2016-06-22欧少英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5期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微课

欧少英

【摘要】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微课的出现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冲击。微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便利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另外微课程是一种提供教师学习的“课程”,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这个教学工具,发挥其独特的效果。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学到的都是“死知识”的教学模式,还有整合课堂教学的作用,就是将微课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一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 微课 短小精悍 整合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42-02

当今已进入信息化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手机、网络成为每一个人的必需品,马路、地铁、公交车上大部分都是低头族,人们认知来源很大程度都来自手机、网络的各种信息或视频,微博普及与流行之后,一股 “微”潮流悄然兴起,从微信到微访谈,我们的校园里也早已悄悄出现了微课这个新生事物。

微课,即微缩型的课程 ,就是一节短小、精悍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在5-8分钟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

一、中职学校学生现状

中职学校学生是初中毕业不准备读高中,不考大学的学生,基本上大部分都是现为称之为“待进生”的差生,这些学生素质很差,有部分智力IQ较低或者说在高中生中IQ普通偏下的人群,有部分学生智力IQ高但心思不在学习上,而且耐心不足,自我约束能力差,更有厌学情绪严重的学生,这样的生源状况,这样的学习基础,导致中职教育的难度越来越大,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厌学贪玩,自由散漫,我行我素,缺乏自我约束,学习上钻劲不足、惰性有余、不勤于思考等等。面对知识点繁多的课堂,有部分学生很快就失去了刚入校门时的新鲜感,对课堂教学出现倦怠情绪,造成了中职学校教学组织管理难度加大,所以在中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

二、利用微课的特点,整合中职课堂教学

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微课的出现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冲击。微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便利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另外微课程是一种提供教师学习的“课程”,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这个教学工具,发挥其独特的效果。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学到的都是“死知识”的教学模式,还有整合课堂教学的作用,就是将微课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一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中职学校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靠老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是很难让学生理解工作过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各专业教学软件展示的工作过程,让学生通过声音、图像视频、动画进行理解学习,可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其中微课就可以很好的整合到课堂之中:一是它能以多种方式被使用;二是它足够小,能够被用到几乎任何教学环节。比如 ,它能够放置于课程网站上作为预告片,让学生在课程开始前提前观看。课前,它能介绍主题,提高意识或者激发好奇心。课后,它可以提供覆盖课程的所有知识点讲解,甚至延伸到拓展部分。活动或者后续下达的任务能够方便地嵌入到一节微课中,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呈现的内容。简洁的形式能够让教师快速地作出修订,调整或根据需要更新课程内容。某些情况中,这些微课就是可重复利用的资源,特别是那些讲解基本概念的微课,可以被多个课程和多个教师使用。可以说,微课是对过去课堂实录式的视频教学资源建设的反思和修正,整合渗入课堂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微课属于 “新生事物”,其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反思。微课以短为特色,它在广度、深度和复杂度方面存在不足 ;同时因为它是提前录好的,很难支持临时性的问题 。当前 ,微课被更多地作为 “机组部件”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其作为 “补充资源”的角色更易于被受众利用。也就是说,微课因其量小、知识点切入细微,尚不能替代传统课堂教学,但可以整合参透到中职课堂教学中,作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微课制作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当前,微课的提供者是一线教师本身,每个学习微课的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培训而转变为微课程的开发者,让自己的作品为学习者提供借鉴和启发。微课的制作对现代教师而言是难点,也是突破点。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在这里,每个人既是学习者,也是开发者、创造者,从而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微课形式新颖,制作简单,教师在微课学习培训中开始使用微课及有关软件,并学习制作,既可实现培训中教育教学资源的积累、共享和交流,又可以让教师在继续教育中掌握新知识,提升教师的现代教学技术水平,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还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另外教师进行微课制作可以变教师被动接受培训内容为主动创作培训内容,让教师直观地了解教育思想与教学技能,便于教师借鉴和模仿。

微课主要是解决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的重点、难点等,或者反映课堂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的活动。教师制作微课这个过程,要求教师应具备两方面的知识能力:一是系统的理论知识;二是熟练的教学能力。微课没有固定的模式,通常教师针对一个典型的小问题进行展开,没有强制的操作流程,教学过程是从教师的兴趣出发,具有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力。通常,微课中的小问题是嵌入在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并不强调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在微课中只讲求解决实践问题的效果。通过制作微课,教师既能改进教育教学能力,又能提高专业水平。

微课一方面可以记录教师成长的轨迹,教师可通过观看自己录制的微课找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也可以把微课上传到互联网上,让其他教师或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指出该教师在教学中的缺陷,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教学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另一方面优秀教师的优秀微课,对年青教师来说,能起到骨干、示范、引领的作用,激励和指导年青教师朝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微课资源有利于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优秀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通过微课固化,便于传播,便于交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公平。我们为什么不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越性,让教育网络化,让教育信息化呢?微课这个集网络、信息于一身的“新生事物”为什么不可以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每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呢?我们中职学生这个群体自由散慢,自律性差,耐心不足,更趋向于选择那些易于吸收、便于选择、短小精悍的文化形式来丰富生活,满足学习与生活的需求。

优秀的微课既可供师生流畅地在线观摩,并随意选取作为教学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 (如笔记本 电脑、手机等)上实现“移动学习”。

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值得大力提倡。如果我们中职学校各学科都能把知识点做成微课或微课系列放到“班班通”、“家家通”上,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选择自己想学的内容通过微课自主学习,就像到超市选购商品一样,就像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一样。

不管哪种课改模式都是为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了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所以微课整合、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期待微课能翻转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为中职教育带来春天。

参考文献:

陈心忠.关于微课设计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3,(11).

刘静波.构建微学习生态系统——基于微课程的教师培训新模式[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夏仲文.利用微课程促进学科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反思[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猜你喜欢

信息化时代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HTML5助力微课教学
信息化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
信息化时代的财务管理变革分析
高职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微课:支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