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市青西新区产业引导基金的风险控制研究

2016-06-22薛传星巩秀梅

中国市场 2016年17期
关键词:风险控制

薛传星,杨 振,巩秀梅,阎 勇

(1.城发集团,山东 青岛 255580;2.青岛市黄岛区财政局,山东 青岛 266580)

青岛市青西新区产业引导基金的风险控制研究

薛传星1,杨振2,巩秀梅2,阎勇1

(1.城发集团,山东青岛255580;2.青岛市黄岛区财政局,山东青岛266580)

[摘要]青岛市青西新区产业引导基金战略重在实施,而实施过程中必然离不开控制。通过风险识别和风险预测,提前或及时发现产业引导基金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将风险消灭在源头或过程中,最终达到损失和偏差尽量减低到最小的效果。青西新区产业引导基金的风险控制,应结合产业引导基金实施过程中各产业发展的情况和政府的实际操作能力来考虑。文章对青西新区产业引导基金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讨论在风险发生时政府或企业应该采取的控制措施,为青西新区产业引导基金的实施提出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风险控制;产业引导基金;青西新区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7.018

青西新区产业引导基金的风险控制和一般项目的风险控制过程一样,要通过风险识别和风险预测过程,对产业引导基金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制定出符合青西新区产业引导基金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措施。产业引导基金实施过程中,控制的主要对象就是基金的分配和产业的发展情况,因此,产业引导基金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主要是由产业本身发展的情况造成的,除产业本身之外,对产业发展有影响的外部环境,如社会、环境、政治和经济风险也同样存在。切合青西新区的独特情况和条件,制定符合青西新区的风险控制措施,才能保证产业引导基金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1产业引导基金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风险识别和风险预测是风险控制过程的必要环节。通过风险识别和风险预测过程可以发现青西新区政府在产业引导基金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偏差,从而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保证产业引导基金能够顺利实施。

1.1产业本身发展情况产生的风险

产业发展本身造成的风险,是产业引导基金实施过程中主要控制的内容。它直接影响到产业发展是否顺利,引导基金实施是否合理,对产业引导基金实施的主要目标带来巨大的影响。

1.1.1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分配不协调带来的风险

产业引导基金政策或战略的制定,是通过对青西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后制定出来的,然而后期的发展情况是不可预料和不确定。通常只能在发展战略制定前期根据现有情况作出分析和预测,从而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产业引导基金的分配,但不同产业的发展潜力不同,可能由于基金分配的不合理,导致本能积极发展的企业发展受限,而发展潜力不大的企业消耗了大量资金。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由于制定分配政策不合理所带来的风险,也即产业引导基金制定的不合理所带来的风险,由于分配未与产业实际发展情况相适应而造成的风险。这种风险的发生会造成较大规模的产业发展受损,其发生的可能性较低,但风险一旦发生,会造成地方产业发展止步不前,甚至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1.1.2产业发展情况与预期发展不一致造成的风险

主要强调产业发展带来的风险。产业的发展情况是由产业自身和环境(这里指宏观环境)决定的,而环境在短期内是稳定的,因此产业自身发展的情况成为产业自身发展带来风险的又一缘由。在制定产业引导基金时,希望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能够达到想要的程度,但由于内部组织结构不合理或者企业管理者制定战略不合理等各种企业内部原因,导致产业发展情况与青西新区政府在制定产业引导基金时的期望不一致(主要指不符合预期),从而给产业引导基金实施造成困扰。这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一些新兴产业或竞争形势较激烈的产业中,更为常见,它们的发生直接影响到产业引导基金实施的效果,给地方企业造成重创。

1.1.3产业结构不合理带来的风险

产业结构是政府根据地区实际,同时结合产业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整而形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会偏向着形势发展好的产业,而一些新兴或发展能力不足的产业会被逐渐削弱。政府的调控能力是有限的,不能完全控制产业的发展走向,同时,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与地区发展密切相关,如何制定符合地区实际的产业结构至关重要,而制定的产业结构模型是否真的符合地方实际又是值得检验的,在检验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偏差。这种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带来的风险,会造成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实际不相协调,甚至使某些必要或者后期发展较好的产业由于前期的能力不足而发展受限或消失,这种结果又会导致地方就业的困难等。

1.2产业外部环境所带来的风险

宏观环境(政治、经济、环境、社会等)带来的风险,属于产业发展外部环境的风险。宏观环境带来的风险是必然存在的,并且影响是巨大的,只不过宏观环境影响的发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宏观环境带来的风险依然是值得考虑和分析的内容。

1.2.1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带来的风险

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带来的风险,对产业引导基金的影响最大,它决定产业能否继续良性发展及其存在是否必要。政府通过制定各种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来保障产业引导基金的实施,而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实施也会造成产业引导基金实施的阻碍。合理有效的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有利于产业发展,而有些情况下为符合其他相关政策和法规,产业引导基金相关政策会对产业发展产生阻碍。由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带来的风险影响程度较大,并且是很难改变和灭失的风险,是产业引导基金实施过程中不得不注意的风险。

1.2.2经济形势带来的风险

经济形势的变化,导致产业发展基础环境的变化。当整体经济形势良好时,产业的发展环境较好,各类产业规模都会逐渐扩大,产业会走向良性发展的方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加地方就业机会,进而促进整体经济形势变得更好:整体经济形势较差时,产业发展受限,就业率降低,创造创新都受到限制,各产业企业只求自保,采取缩小规模、裁员等手段,进一步加剧经济形势的恶劣程度,对地方经济和就业产生巨大压力。因此,产业引导基金实施过程中,经济形势发展所带来的风险会造成两个极端的结果,更加注重的是经济形势下滑时所带来的风险。

1.2.3环境影响带来的风险

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种是直接影响产业资源获得和生存环境,比如资源利用过度导致资源总量减少、恶劣自然环境对产业生产的影响等;另一种是产业发展产生的环境污染影响到社会群众日常生活,引起社会群体的不满而带来的风险。产业生产发展离不开资源,而资源量的减少,抑制了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恶劣天气的突然发生,也会使已有的产业受到破坏等,进而影响到产业引导基金的作用效果。这种风险造成的影响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是值得关注的重点。

1.2.4社会风险

社会带来的风险是企业不可避免的,尤其是随着环境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给社会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今天,社会风险成为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也是产业引导基金能否发挥效益的关键性问题。青西新区政府在实施产业引导基金发展地方基金的同时,要重点考虑环境污染所带来的问题,避免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社会风险的产生。除此之外,职工对企业的不满而造成的罢工、社会福利制度不完善导致职工工作能力低效等社会风险也是值得政府在产业引导基金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除上述产业引导基金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外,还有委托—代理风险(即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实施由政府委托相关单位执行时出现的风险)。通过讨论分析产业引导基金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才能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及时有效地将风险处理,为产业引导基金实施提供保障。

2青西新区产业引导基金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的四种基本方式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在产业引导基金实施过程中依然适用,可以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风险控制措施,以求达到最有效合理的控制,保证产业引导基金顺利实施并使其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2.1风险回避

对于产业引导基金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这种控制措施可以处理大多数的风险,但却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手段。针对这种风险控制方式和产业引导基金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风险,不难发现在产业引导基金制定前期,可以通过风险回避的方式,选取风险更小或者更合理的战略规划,用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除此之外,政策制定过程中对产业引导基金产生的风险也可以通过这种措施,尽量避免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约束造成的产业引导基金的实施风险。

2.2损失控制

这是风险控制中目的最明确、结果最有效也是最难掌握的控制方式。在产业引导基金整个实施过程中都可以采用这种控制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结果都能起到促进或保证产业引导基金实施的最终目的,因此面对怎样的风险采用损失控制较合适,是产业引导基金风险控制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2.3风险转移

根据风险转移的特点,产业引导基金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大多数风险是无法转移的,因为青西新区政府在制定产业引导基金时,考虑的是结合本区的特点,以本区域为独立单位执行的,除非与邻近区域或地区联系,才能在面临一些风险时采用这种措施。但这种情况的发生概率较低,因为青西新区政府无法承担的风险在转移后,其他地区也可能无法承担。但在各产业之间是可以采用这种措施的,比如不同产业面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不同时,可通过转移,达到整体效益损失最低的效果等。

2.4风险保留

风险保留是最消极的控制措施,但在某些情况下却是最有效的措施。风险保留措施在一定情况下对产业引导基金风险控制具有很大的效果,比如环境污染等引起的社会风险和环境风险,青西新区政府不能为了保证损失最小而采取类似减产等措施,而应该主动承担污染带来的影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变环境,在保证产业规模的同时降低污染,同时优化产业模型,使其符合产业引导基金目的。此时的风险保留不再是只承担风险带来的损失,而是另辟蹊径,寻找有效的措施等见下表。

风险类型与控制措施表

由上述内容可知,针对不同的风险,可采用不同的风险控制措施,所讨论出的针对性措施并不一定是最优的措施,因为环境情况不同,同一种风险的发生采用不同的措施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所以在面对风险和制定风险政策时应随机而变,以保证产业引导基金的有效实施。

3青西新区政府产业引导基金风险过程控制

产业引导基金的风险控制是一个伴随产业引导基金实施过程的过程控制,不同的时期,风险控制重点不同,面临的风险内容不同,因此要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也不同。

产业引导基金制定时期的控制重点在风险分析和风险预测。在制定产业引导基金战略时,要根据青西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控制基金的投入和分配,做好预算和产业发展预测,为产业引导基金的实施做好基础准备,提供足够的物质、资金和人员配备。

产业引导基金实施过程中的控制,重点在于引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和产业优化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产业引导基金的效益。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及时进行发现偏差和问题,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纠偏,保证产业发展向着预期方向发展,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产业引导基金的分配方向和投入量。

产业引导基金终止时期的控制是产业引导基金实现其基本作用之后,根据青西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发现出现重大偏差和问题的产业。对不符合预期的产业进行再投资和引导,使其能及时得到转型和发展。完成产业预期效益的产业,注入适量资金,使其持续发展和优化,从而带动青西新区的产业发展和优化转型。

4结论

产业引导基金的风险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青西新区政府投入足够的资金和能力。在风险控制过程中,青西新区政府要采取积极的态度来应对,无论风险带来的影响多大,造成的损失多严重,也不要改变产业引导基金的投入初衷,尽最大的努力来协调产业发展。针对不同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使损失减到最低,以期能保证整体产业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万寿.关于建立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05(2):47-49.

[2]阚景阳.经济新常态下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5,28(6):54-58.

[3]李莉.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J].企业经济,2012(3):52-55.

[4]龚强,张一林,林毅夫.产业结构、风险特性与最优金融结构[J].经济研究,2014(4):4-16.

[5]苏向坤.地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及控制[J].长白学刊,2012(5):99-101.

[作者简介]薛传星(1974—),男,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以及相关应用。

猜你喜欢

风险控制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