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一种有审美的生活

2016-06-22张玉清

党员文摘 2016年6期
关键词:豆腐乳铁盒房子

张玉清

有人在网上晒自己家的一日三餐,都是家常吃食,土豆、豆角、茄子,看起来还是挺诱人的。只是盛菜的器皿太寒酸了,有塑料盆、搪瓷缸、小铝锅、不锈钢碗,大大小小,参差不齐,抵消了一部分食欲。

网友吐槽说餐具过分混乱和粗糙,“超市几元钱的盘子也不至于买不起吧?”女主人也有点不好意思,说不是钱的问题,是她不讲究这些,随手能用的就拿来用了,没有考虑美观的问题。

她觉得菜就是用来吃的,盘子的作用是装菜,不漏不洒就行。过度追求实用化的人都这样,直奔目标而去,一切过程中的修饰和审美对他们都没有意义。

我家有个亲戚,看存款是有钱人,看居住环境是穷人。上世纪80年代的简装房,油漆斑驳的旧家具,大脑袋的电视机,比我们单位的扶贫对象过得还清贫。问他怎么不装装房子,他说能住就行呗,又不是皇家贵族,住得那么好干什么。

我还认识一个人,给女儿穿得破破烂烂,全身都是别人送的旧衣服。理由是小孩不懂美丑,而且长得快,买新衣服也是浪费。

去饭店吃饭,隔壁桌一对小两口带着老两口。儿子每点一个菜,就遭到母亲的反对,“红烧肉48元,也太贵了,猪肉才多少钱一斤,这些钱在家里吃能吃好几顿”。最后儿子生气了,丢下菜单,“都不合算,那干脆回家吃得了”。

情人节,同学想起老婆总抱怨自己不浪漫,就偷偷买了一束玫瑰送给老婆。老婆扔到一边:“你有钱烧的啊?”她觉得玫瑰当不得吃当不得喝,浪费钱,还不如买点熟食更实惠。

我有个旧房子常年出租,发现很多租客都有一种“不是我的房子就往死里糟践”的心态,每次去收拾房子都发现房间又脏又乱。只有其中一个租户,他把瓷砖擦得雪亮,简单的几件家具全部罩着碎花的布巾,墙上贴了富有艺术气息的壁纸,整个房子马上就不一样了。我一激动,给他免了几个月房租。不仅仅是因为他改造了我的房子,还因为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令我钦佩。

记得小时候,父母常带我和姐姐去看电影。一家人穿上最好看的衣服,手拉手走到影院。妈妈还给我和姐姐戴上平时舍不得戴的玻璃发卡,小辫上扎着蝴蝶结。在温暖的黑暗中,我们屏住呼吸,强抑感动的泪水,进入一个神秘的光影世界。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当时所看电影的片名。这种经历,锻造了我一生最初的审美情趣。

现在,我偶尔也会买一些花插在花瓶中,即使它们明天就凋谢了,可这一刻的美丽仍然可以愉悦我的生命。我还会把礼物藏在家里,给老公和儿子一点惊喜。那是爸爸妈妈教会我的,即使再穷,再失败,也要学会偶尔脱离现实,享受一段精神世界,一段与美有关的时光。

经过爱,见过美,人就拥有一种强大和勇敢,能对抗世俗的粗糙。

章诒和曾在一本书中写到康有为的女儿康同璧母女的生活。她们家买豆腐乳,要去特定的商店,用六个很漂亮的外国巧克力铁盒装着。康同璧的女儿罗仪凤还给章诒和演示捧着盒子也要挺拔走路,“她捧起装着铁盒的布袋,昂首挺胸地沿着餐桌走了一圈。那神态、那姿势、那表情,活像是手托银盘穿梭于巴黎酒店菜馆的女侍,神采飞扬”。

章诒和按照罗仪凤所说“心里想着快乐的事”,一路上精神抖擞买回了豆腐乳,她突然明白了一件事,原来贵族的气质就是“‘坐销岁月于幽忧困菀之下而生趣未失,尽其可能地保留审美的人生态度和精致的生活艺术”。

一个人专注于审美的过程,就是悦纳自己、滋养身心的过程。别管有钱没钱,都要偶尔穿得漂漂亮亮的去公园,看一场电影,听一场音乐会。从鸡毛蒜皮的物质世界,暂时逃离到精神的天堂中。哪怕明天依然什么改变都没有,你赢了这一天,也是胜利者。

(夕梦若林荐自《党员文摘》微信公众号/《莫愁·智慧女性》2016年第4期)

猜你喜欢

豆腐乳铁盒房子
归金还玉
归金还玉
小豆丁漫游体积王国之设计最大正方体铁盒
教你巧吃豆腐乳
厌氧填料池+SBR工艺处理豆腐乳生产废水工程实践
孤独的房子
宜宾豆腐乳毛霉分离及应用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
一百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