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医生的三次流泪

2016-06-22阿宝

党员文摘 2016年6期
关键词:危重家属医生

阿宝

第一次流泪

几年前,我曾经救治过一个中年患者,他是救火英雄,在火场被烧伤。患者先是被送到当地医院就诊,但治疗效果不理想,病情迅速恶化。领导点名让我负责救治。

这个患者情况非常糟糕,早期植的皮基本都没活,全身到处都是没有皮肤保护的裸露感染创面。患者入院时已经心脏衰竭、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

自从接手这个病人,我就基本住在了科里,只是偶尔回家换换衣服。我就这样守在患者床边,严防死守地抢救了整整31天。

你知道什么叫危重吗?危重的意思就是,你翻遍所有的文献和教材,最后发现大家只有一个共识:这种情况很严重。

你知道怎么治疗危重病人吗?就是人盯人地严防死守,就是全副武装不眨眼地守在患者身边,用你全部的知识和智慧,不停地挡住死神不断伸出的镰刀。就是把你的心放在油锅里不断地煎熬,熬到你无悲无喜,熬到你终于看到那根架在两座悬崖中间的细若发丝的钢丝,然后想办法搀扶着患者在狂风暴雨中走过去而不失去平衡。

但这次抢救,最终失败了。31天时间,我使出了自己全部的力气,用尽我全部智慧,然而,我失败了。

患者去世后,家属没有任何意见,患者的孩子跪在地上给我磕了三个响头对我表示感谢。

当他们把遗体接走后,我一个人呆呆地坐在监护室,望着那张空空荡荡的床,筋疲力尽,心力交瘁。31天,患者一直在昏迷中没有醒来,然而在冥冥中,我总觉得我们是亲密无间的战友,是同生共死的兄弟。

导师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不要难过,你做得很好。”

我低下头,双手掩面,泪如雨下。

第二次流泪

某年,我接诊了一个从外地转来的危重患者。患者从小由母亲抚养长大,他长大后自己开了一家小工厂,不想工厂爆炸,他全身大面积烧伤。

患者情况非常严重,不做手术,必死无疑。而患者在这种身体条件下做手术,手术过程会极为凶险,极有可能出现医生最怕碰到的局面:患者死在手术台上。就算患者勉强从手术台上活着下来,手术本身对患者会是一个极大的打击,手术后患者的病情会在已经极其危重的情况下进一步恶化。当然,最幸运的结果,是患者能顽强地扛过手术的打击,在滑向死亡的深渊之前,达到那个病情的转折点,并最终得以存活。

我问患者的母亲:“赌不赌?”

她说:“我赌,我相信你。”

我说:“那我陪你赌。”

手术结束了,患者从手术室活着回到了病房。但是,和预料的一样,此后患者的病情快速恶化,完全靠机器和药物在生死线上挣扎。

那一段时间,我像红了眼的赌徒一样,24小时守在患者身边,操纵着最尖端的各种抢救仪器,和死神进行疯狂的搏斗,一次次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但是,患者的情况依然无法阻挡地不断恶化。某一天凌晨2点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缓慢却难以阻止地降到了85%以下。85%是一个重要的关口,再降下去,患者的脏器就无法维持最低限度的氧供应,而此时,患者的呼吸机已经被我用到了极限,无论如何调整都没有办法改善了。

我坐在监护室的椅子上,一遍遍反复检讨我的治疗方案,最后我确信:我已经没有办法了。

我默默地拿出一张死亡证明书,将患者信息填写完毕,只留下死亡时间一项空白。

当我放下这张死亡证明书的时候,突然听到护士喊:“医生,患者的血氧开始回升了!”

我抬起头,看到监护仪上的数字缓慢却趋势明显地在上升,87、90、92……

我苦苦等待的转折点,到来了。在距离死亡无限近的地方,死神的镰刀已经碰到了患者的咽喉,但最终擦着咽喉而过。

我们赌赢了。

患者脱离危险,转到了普通病房。母子相聚,抱头痛哭。

我悄悄地到一个无人的角落,擦掉了眼中的泪水。

第三次流泪

这个故事中的患者,是一个私企的员工。这个员工跟着老板打拼二十几年,深得老板信任。在一次工伤事故中,他烧伤面积超过体表总面积的90%。

患者被送到医院后,老板和家属流着泪求我一定全力抢救,不惜一切代价。

在我们全力抢救的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花费的不断增加,患者老板和家属的态度却开始发生变化。

从经济的角度看,其实患者活下来对老板是一个最糟糕的结果。患者活下来,不仅意味着老板要支付巨额的抢救费用,还意味着老板要负担患者后期整形以及生活的费用。对老板来说,最经济的结果其实是患者早点死掉,把省下来的钱补偿给家属,了结这件事情。

老板的这种心态完全可以理解,但只要家属强烈要求积极救治,老板一般也不敢不配合。但是,如果家属也有了同样的心思,就很麻烦了。对某些家属来说,用后半生时间照顾一个残疾的亲人,还不如放弃治疗获得巨额赔偿。

当老板不想继续花钱,而家属也态度暧昧的时候,医患双方的沟通就会变得异常艰难。

曾有几位蹲在办公室里为“医改”献计献策的专家坚定地认为:公立医院出现纠纷完全是因为服务意识差,和家属沟通不够充分。

很多时候,不是沟通不够充分,而是人性经不起考验。

患者欠费数额不断增加,在被迫进行的一次约谈中,老板和家属终于撕破脸皮。患者的老板对我大声斥责和辱骂,而家属则坐在一边沉默不语。

“钱钱钱,你们就知道要钱,花了这么多钱,病人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你们是一帮什么医生,我看你们就是一群兽医!”

“我们做生意的,花了钱你就得给我货,我把钱给你们,你们能保证把人交给我们吗?不能保证,那人死了,钱你们给退吗?不给退?你们凭什么不给退?”

旁边的护工实在听不下去了:“你们这帮人讲点良心,宁医生都快一个星期没回家了,天天在这里守着你们的这个病人!”

“守着怎么啦?他是医生,他守着是应该的!再说,他舍不得让病人死不就是为了挣钱吗?”

我实在听不下去了。回到监护病房,我望着躺在床上尚在昏迷中的患者,两眼含泪。

患者就那么静静地躺在床上。当你抢救一个患者很长时间,你就会和他有感情,你会不由自主地把他当成与你并肩作战的战友和兄弟。

兄弟,我知道,你现在很艰难。你鞍前马后追随了几十年的老板,现在要放弃你;你相濡以沫几十年的妻子,现在要放弃你。现在最想让你活下去的,却是与你素昧平生的医生。

我知道,他们这么做,其实是在等我的一句话,等我告诉他们:患者生存希望渺茫,建议放弃治疗。然后,他们就可以结束这一切。

但是,这话我偏偏不能说。因为,你的老板可以放弃你,你的家人可以放弃你,但我不能放弃你。因为,我是医生,你是患者;因为,在我迈进医学院的第一天,我就举起右手,许下了自己一生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自从我穿上这身白衣,我就为今天发生的一切写下了答案。

后面发生的事情,我不想再记叙了,因为我实在不想回忆。不想回忆一次次的屈辱和伤心,不想回忆人性的丑陋和阴暗。

好在,一切终于结束了。当患者终于被宣布脱离危险后,老板,又变成了有情有义的老板;妻子,又变成了结发情深的妻子。

患者被接走那天,他的老板和妻子来到我的办公室,给我带来些土特产,向我表示歉意和谢意。我礼貌而坚决地拒绝了:“救死扶伤是我的本职工作,支付费用是你们的义务。我救活了病人,你们结清了费用,咱们两不相欠。”

在战场上,你最痛恨的是什么人?不是敌人,而是叛徒。我无权惩罚你们,但我有权不原谅。

病人走后,我脱下白衣,走到医院后门外的西海边,坐在岸上,万般滋味涌上心头,泪如雨下。

(高良槐荐自《情感读本》2016年3月上)

猜你喜欢

危重家属医生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最美医生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