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慢课堂节奏,让学生快乐学习

2016-06-21张积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进度节奏课堂教学

张积娟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52-01

最近我越来越发觉,放慢课堂节奏,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可能,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更强了。这引起了我对课堂教学的节奏与课堂教学有效性关系的思考:追求有效课堂,向课堂要质量,并非课堂教学越快越好。但是把课堂慢下来,似乎与我们整个教育“快速发展,追求高效”的氛围有一点不合,把课堂慢下来,似乎与我们以前“高密度、大容量、快反馈”的课堂教学要求背道而驰。正好我最近课余阅读了杨小微教授的《期待一种从容、舒缓、优雅的教育》,这篇文章让我深受启发,认真反思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经历,我坚定了“慢下来的课堂”也许是真正“有效的”课堂的认识。要实现教学的有效,必须把课堂慢下来。

一、我们为什么要把课堂慢下来

我们要把课堂慢下来,克服“片面追求教学进度”的倾向,是因为把课堂慢下来是回归教育原点的需要,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教师发展的需要。

1.把关注的视角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

在我们日常的讲课、听课、评课活动中,很少有人关注学生学得怎么样,我们更多地分析评价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而不是学生学习行为是否有效与学习结果的好坏。这样的课堂教学与评价,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偏离了教育的原点。在我们的教育进入到关注内涵发展、追求优质均衡的时候,把课堂慢下来,把关注的视角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关注学生的积极性有多高,究竟学到了多少,提高了多少,才是找到了教育真正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2.把课堂慢下来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每一学期刚开学时,哪个学生不是兴奋不已,学习的热情高涨?可过了两三周之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变得越来越差。每一节课刚开始上时,学生都乐于听讲,过了5—10分钟之后,还能够聚精会神听课的学生就变得越来越少。之所以发生这么大的转变,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事实上,当教师要求学生的学习去适应教师的教学进度时,大多数学生在经过短期的挣扎之后,最终都会因为教学进度超越了自身学习能力而放弃继续认真听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们通常很少反省自己的教学进度,而把导致学生放弃听课的原因归结在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或者学习能力不佳上。同时,也很少有教师认为学生厌学或者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与自己的教学进度太快有关。因为自己的教学进度是上级部门规定的,教材是事先就设计好了的,这是科学的、对的,即使不对也不是自己可以改变的。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中,能力是允许慢慢提高的,但态度不端正却是不可以容忍的。所以,在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保证教学进度的两难选择中,教师常常选择保证教学进度。

3.把课堂慢下来是教师发展的需要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接触、交流、沟通的一个过程。需要教师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感受他们的心灵世界。在教学过程中要放慢脚步,用心聆听学生的真实想法。面对他们的感悟发现,除了表扬,再多问一个为什么,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学会思维的方法。学生的心灵和想法是最单纯、美好的。可是过快的教学节奏让我们忽略了学生自己的想法,教师只能匆匆关注表面,对于真实的内在无暇顾及。

二、我们怎样才能把课堂慢下来

要把课堂真正地慢下来,让学生快乐地学、主动地学,除了教育部门认真调查研究,制订合理的教学进度以外,还需要教师调整教育心态,精选教学内容。

1.把课堂慢下来,需要教师调整教育心态

教师千万不要心急,不要担心教学任务完不成,教学环节要精,课堂节奏要慢。追赶教学进度,扩大课堂容量,要以学生能接受、有收获为前提。厚积才能薄发,大器必须晚成。课堂教学如果一味地追求“多、快、好”,欲速则不达,往往事与愿违。如果教师调整好心态,把课堂慢下来,力求在慢中求深,在深中求精,在每节课上学生都能学有所动,动有所思,思有所得,得有所用,这样的课堂就是“有效”的;长期坚持,不断积累,使学生在每个阶段,知识得到增长,能力得到训练,情感得到熏陶,境界得到提高,这样的教学就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是有“长久生命力”的。

2.把课堂慢下来,需要精选教学内容

我们所主张的把课堂慢下来,不是消极怠工,不是无所事事,也不是不要教学进度,更不是降低教学的要求,而是要根据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学情和教材来选择少而精的教学内容。

要把课堂慢下来,需要教师选择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需要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说要把课堂慢下来,并非课堂越慢越好。事实上,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智力因素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这就注定他们的学习是不可能同步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是我们在课前教学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即使我们讲解得再透彻,点拨得再到位,课堂上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消化(毕竟每一节的教学时间是一定的),肯定还会有学生跟不上。在教学中,一旦发现学生接受上有困难,就要相应地转变教学方式,变讲解为讨论,变独立思考为相互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来相互补缺补差,让已经掌握了的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让没有能够掌握的同学得到适当的帮助,让大家都能充分合理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我们追求的是速度与质量的统一,我们既不能为了追求进度而不顾学生的学习结果,也不能为了追求所有学生达到教学目标(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而影响进度,也许速度与质量二者常常难以兼顾,但这毕竟是我们所应追求的目标。每一次向目标的靠近都是一种进步,每一次进步都让我们惊喜,也正因为此,我们的课堂教学才充满了无穷的魅力,才让我们乐此不疲。

猜你喜欢

教学进度节奏课堂教学
花有自己的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浅议初中化学分层教学
YOUNG·节奏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