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策略

2016-06-21王雪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计算小学生方法

王雪伟

【摘要】小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进行引导和培养,更需要对小学生进行认真、严格的训练,通过情景式教学、口算能力训练、习题练习以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在学习当中贯彻落实,从而更好的进行数学教学,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能力,由此,也可以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牢固的基础,初步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和数学思维的能力以及对事情的逻辑性和统筹能力,树立认真、耐心、细致的品质。

【关键词】小学生 计算 能力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37-01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包括口算、心算、笔算等能力,要求计算的准确率和正确性,是一项基础能力要求,同时也是学好数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础,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重视小学生基本的计算能力训练,要求学生通过日常练习,逐步提高计算能力,做到准确、灵活、合理地计算。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当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总结和教学实践,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以便更好的指导教学实践,以期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

一、目前小学生计算和小学生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一方面,小学生天生好动,爱玩,对数学计算的专注度不高,尤其是低年级同学。另一方面,教学课程的设置不够完备,主要表现在:计算数学内容的分散、计算教学例题简化、计算教学课时数量不足、计算教学问题化等。

2.小学生基础能力较差,马虎,容易出现错误,正确率不高。小学教材由于教学的内容较多,教学的教材通常都是讲完算理简单举例子就结束了,因此,如果不针对小学生学习数学进行一定的督促练习,大部分小学生会比较马虎,容易出现计算准确率不高的现象。

3.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计算的过程较为复杂,计算的过程不合理。例如,有的同学在计算的时候习惯搬着指头数数,手指头不够用数脚趾头,脚趾头不够用,数同学的指头。

4.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高,教师容易忽视数学教学对小学生思维的重要性,教师在频繁的教学过程中,容易“按照套路出牌”按部就班的依照教材讲课。

二、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1.情景教学,创新模式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由于天生活泼好玩,在听课的时候注意力容易不集中或者专注的时间比较短,因此,课堂上的效率往往不高,教师针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引导,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情境模式的创造,能够引起小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小学生对计算的注意力,无形当中就接受了教师提供的计算能力提升的方法。教师在讲授新课程相关学习时候,可以先给大家提个小问题或者关于数学的脑筋急转弯,或者创设有效的情景。例如,教师可以问大家,一个同学唱一首歌需要1分钟,50个同学合唱需要多少分钟?有的同学会回答50分钟,有的同学回答1分钟。在展开讨论之后,同学们的兴趣点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高昂的情绪和智力的提振可以触发小学生智力的敏感点,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针对性的情景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可以提高小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情景模式的创立,可以有效弥补教材生硬或者比较套路化等不足。

2.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应变能力

通过口算的训练,口算能力的提高,可以培养小学生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口算能力是进行笔算的坚实基础,小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可以巩固笔算的基础能力。例如,乘法口诀的熟练背诵、掌握和运用,可以让小学生的笔算的准确率更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关系到小学生数学的综合能力提升,使得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基本体系得以完善。口算能力同样对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到口算,就会体会到口算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积极地配合教师,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中,课堂的教学效果会明显好转,效率得到提高。

3.培养式教学,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师应该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在日常练习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自己的学习态度,在日常练习中认真审慎的对待,提高准确率防止计算失误,在准确率提高的同时加强速度训练,力争训练达到考试级别。教师多鼓励学生,提高计算的自信心,让学生坚信有能力算得又快又好。在课堂训练中,引导学生审题的好习惯,如果同时有几个题目,先易后难,冷静思考,积极应对,在遇到难题时候,提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细心认真的完成习题。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书写规范的习惯,计算步骤明确,答题顺序一目了然,养成做完习题,认真检查的习惯。良好的习惯的养成,可以让小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更快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热情,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成绩也会相应提高。

4.提高教学能力,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的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学的同时也是在学习,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在教学当中,为学生树立好榜样,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本身的素质过硬,学生对教师由衷的崇拜,榜样的力量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力量。教师自身素质的过硬,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营造课堂气氛,呼吁学生进行反馈,通过互动和交流,更好地将自己的教学观点融入到日常学习中,从而自身榜样作用得到最大发挥,提高和改善教学质量。

总之,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应该在抓好基础的同时,利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我们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目的不是培养计算的机器,而是培养具有灵活的数学思维和具有解决问题方法的孩子。所以,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我们任重而道远。教师只有通过认真思考、积极自我学习、仔细研读教材,通过有效的策略和方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通过和学生共同努力,因材施教,认真严格,从娃娃抓起,激发小学生的潜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小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快速计算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习惯,培养小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小学教学当中以及其他学科的日后学习当中,对小学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深远,需要着重强调。

参考文献:

[1]严琼.促进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提升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2]吴晓炜.小学生数学运算技能形成过程的研究[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1,04:196-204.

猜你喜欢

计算小学生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