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语文复习的有效性探究

2016-06-21王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形式内容

【摘要】如何搞好中考语文复习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初中语文教师,中考复习的弊端抑制了中考复习的有效性,如何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去适应即将到来的中考。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议。首先要目标明确,其次教会学生必要的应试技巧,再次复习的内容要有所突破,最后复习的形式要有所突破。

【关键词】答题技巧与规范 内容 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04-02

中考语文复习过程中,存在许多弊端,从而抑制了中考复习的有效性。具体表现为:一是侧重知识复习,忽视考纲及中考说明的研究。 在中考语文复习教学中,只有老师确立了正确的复习教学理念,才能高效地进行复习教学工作。《语文课程标准》、《中考学科说明》是中考复习的纲领性文件,建议各位老师必须认真学习、仔细研究,逐项对照、务求落实,使复习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从中考命题发展情况看,经历了注重知识考查到注重能力考查,再到语文素养考查的过程。因此指导复习时不仅重视信息反馈、方法调整和评价过程,而且使学生达到巩固知识、开拓智力、发展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可是有的教师复习训练中只关注训练结果,往往忽视看解题的评价过程。多数教师采取与平时教学一样的应付方式,每周布置,学生写写;每篇都评讲,随便说说。甚至有的教师将作文训练放弃,作文复习成了部分教师难以解决的问题。当然,中考复习语文的弊端还很多。针对以上弊端,笔者就如何做好中考语文复习课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首先,要制定明确的复习计划与学习目标。复习计划的制定是以“课标”和“考纲”为依据,立足教材,结合我校毕业班学生的实际,讨论制定复习计划,这项计划针对我校毕业班全体师生。整个过程分三轮:第一轮:全面复习。以本为本。着重于从课本入手,依纲扣本,在字、词、句、篇中夯实基础,特别是古诗文的背诵默写与阅读赏析,辅之以作文规范写作;重点是古诗文的复习。第二轮:专题复习。根据遵义市中考《考试说明》和中考命题规律,打破学科原有顺序,将知识结构分门分类地进行整理并强化训练。重点进行现代文和作文的训练指导,辅之以基础知识的检测。第三轮:总结检测、查漏补缺。全面总结复习情况,检查复习效果,模拟测试。重点进行考前作文指导,辅之以基础知识的检测。

其次,应教会学生必要的答题技巧。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强化目标意识,潜心钻研中考命题,探讨预测命题方向的基础上,我们着重提高复习的有效性。1.积累与运用。按照中考说明的出题模式,语言基础包括:语音文字、词语运用、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古诗文默写等。语文实践包括文学名著、语言的表达、联想仿写、筛选概括、图表分析、解说评价、综合性学习等。复习以课本为主,按考标要求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归纳、总结,辅之以精当的练习。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复习,采用学生互背与默写相结合的方法,不但要求能背诵指定篇目,字字落实,还要“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尤其是在平时默写中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全“盘”皆输。名著知识复习,针对考点要求先整理好十几部名著的相关知识要点,然后打印出来阅读。以上三块知识的积累,重在于积累与识记。对于词语使用、语病、标点、图文解读、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复习,一方面采用专题形式,先精选中考试题练习实践,后发现规律,归结理论与做题方法技巧,最后再针对考点要求编写好巩固练习;另一方面,在平时阅读与写作复习中深化这些考点。2.要教会学生学会答题规范。比如,阅读中遇到“赏析”类题目,就应从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以及句式等几个方面思考。如果用了比喻的修辞,那么可以套用“此句用了比 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的句式。这样的一些公式还有很多,养成良好习惯,注重平时训练。还有,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明显收效的事,必须在平时的写作训练、课后练笔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写作训练必须从审题、选材、立意、构思、拟题、行文、修改等方面多下苦功夫。老师应该在中考前,倾囊相授,必要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背诵,班委干部监督。3.老师还要让学生具有得分意识。一道试题,阅卷老师在最后评分时,总会有一个标准。老师在中考复习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来具体感受这一评分过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方式。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答案,然后让学生根据中考的标准答案评分并说明理由,最后由老师来分析此题的得分点并说明该学生的得分和理由。当然,得满分还需要规范答题的语言。通过这样反复的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答题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再次,复习的内容要有所突破。提倡“课中设比”,他认为这种阅读方法“能够带动学生反复研读,增加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初中语文教材多是以一个个专题变成一个个教学单元。组成每一个单元的几篇文章都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文学方式对“这个专题”进行表达。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中规”理论,打破课与课的界限,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界限,甚至是册与册之间的界限,把一些相关的内容组织在一起进行复习。 最后,复习的形式要有所突破。如:复习生字: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记,难写,应重点复习哪些字;可以反复练,可以合作听写,也可以出一份自测题。复习阅读部分:自己从课外读物中找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该怎样回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重过程和方法,学生的活动不可或缺。这样的开放式复习,学生自身受益,全班其他同学受益,教师也了解到更多的学生信息,使指导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

总之,要想上好中考语文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就应该从整体把握教材,采取合适的复习形式,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达到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把握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建议大家使用《 考点大观——初中语文》一书,该书对中考重点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梳理和详尽的解读。贵州遵义的中考语文近几年的成绩稳中有升,笔者还需要加强业务学习,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与《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刘强主编《考点大观——初中语文》北京教育出版社2013年4月第1版

作者简介:

王芳,女,1983年9月出生,学历:本科,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教龄:15年,2001年9月至今在贵州省桐梓县小水中学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形式内容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主要内容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