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专业学生多元文化护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16-06-21姜美玉王珊珊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师资护士教学方法

姜美玉+王珊珊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我国多元文化护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提高护理专业多元文化护理教育的水平。方法:阐明多元文化护理的内涵及我国当今在多元文化护理教育中的不足,并提出加强多元文化护理教育教学的对策。结果: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缺少多元文化护理的教育课程,师资匮乏,教学方法传统、单一。结论:通过加强师资建设;创新课程设置,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护理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多元化教学方法;从而构建系统的、有效的多元文化护理教学模式。

【关键词】多元文化护理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89-02

多元文化护理是由护理专家Leininger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多元文化护理是研究护理对象在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从而为护理对象提供与其文化背景和健康需求一致的护理服务[1]。多元文化护理的内涵是指护士根据服务对象的宗教信仰、价值观、生活方式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方式,以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的健康需要[2]。

1.我国多元文化护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愈发深入,护理工作者会越来越多地接触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病人,这就要求护士要具备多元文化护理的能力,才能为病人提供适合其文化需求的人性化护理。而目前,我国护理教育课程中多元文化方面的课程较少,教学效果不太明显,制约我国多元文化护理教育发展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1缺少多元文化护理的教育课程

我国的医护院校多注重护理技能的练习及基础医学教育,不注重多元文化的传授,很多院校并没有开设多元文化护理的相关课程[3]。仅有16.6%的护生通过学校教育了解过多元文化护理 [4]。而开设多元文化护理的院校,有关多元文化护理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陈旧。仅是增加了人文课程如《护理礼仪》、《人际沟通》、《护理伦理与道德法规》,并且更偏重理论学习,实践内容很少。

1.2缺乏多元文化护理的师资

护理专业教师的双语授课能力欠缺,不熟悉哲学、社会学、宗教信仰等人文学科知识,因此多元文化护理的理论知识及技能相对不足。教学方法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2.提高多元文化护理教育水平的对策

为提高多元文化护理的教育质量,培养能够提供多元文化护理服务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提出以下几个对策:

2.1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2.1.1在校护生 开设有关多元化的护士语言沟通、各国家及各民族的文化风俗(社交习俗及禁忌、饮食习惯等)的课程;注重外语能力的培养,要求学习多元文化护理的护生能用英语进行护患沟通,并储备一定的护理英语知识。

2.1.2临床护士 可通过面授、VCR电化教学、案例讨论、座谈及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融合的在职培训对临床护理工作者进行多元文化护理知识的培养,通过培训,医生和病人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均有提高。也可以通过阅读文献、参加学术会议等途径进行学习。

2.2师资建设

采用到国外的护理院校培训、远程教育等方式培养多元文化护理师资,以培养能熟练地运用英语授课、熟悉各国风俗文化、有丰富的人文知识、临床业务能力强的“专家型”护理师资。

2.3多元文化护理的课程设置

增设多元文化护理的课程是培养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学、文化交流、宗教民俗等人文课程,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护理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笔者建议:可同时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多元文化概述》、《社会心理学》、《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可作为必修课;《中西方文化概论》、《宗教民俗学》可作为选修课。此外,还应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注意加强双语教学。

2.4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我国多元文化护理的课堂多以老师理论讲授为主,教学方法单一,忽视了学生跨文化交流实践能力的培养。美国的多元文化护理发展较成熟,教学中非常注重师生互动,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对于在校学生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电影欣赏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建立多元文化护理知识的资源库:案例、课件、VCR、护理英语学习资料等。对于临床护士采取专题讲座、参加学术会议、参观考察等活动来更新教学方法以深化多元文化护理理念及知识。

2.5强化以英语为载体的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加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自主学习各国、各民族的风俗文化的习惯与能力。例如:将学生分成小组,老师在课前布置自主学习的内容: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进行深入研究,课前网上查阅中、英文资料,课上用英文向大家展示该国家的宗教信仰、饮食习惯、社交习俗、对疼痛及死亡的反应、葬礼风俗等。也可以请外教定时组织英语角,提前确定交流主题,跟学生一起讨论、探讨国外的文化元素。

多元文化护理是满足患者多元化的健康需要、促进优质护理顺利发展的有效途径。多元文化教育的教育对象既应包括全体的在校护生,也包括在职的临床护士;通过创新课程设置,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来构建系统的、有效的多元文化护理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多元文化护理的发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多元文化实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Madeleine Leininger,Marilyn R. McFarland. Transcultural Nursing:concepts, theories,research and practice.3ed.New York:McGraw-Hill Medical Publishing Division, 2002,28(5):517.

[2]彭幼清.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1-129.

[3]李娜,杨淑芳.护理本科教育多元护理课程设置的必要性探讨[J].吉林医学,2012.33 (2) :444-446.

[4]仆玉粉,吴金燕,工志稳等.护士多元文化认知度及培训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1):25-28.

作者简介:

姜美玉(1981-),女,山东省昌邑人,讲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护理实训。

猜你喜欢

师资护士教学方法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