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探讨

2016-06-21郑小林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小学数学

郑小林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影响学生心理因素和学习动机的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意志等。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的内容难度比较小,非智力因素发挥的作用非常大。非智力因素可以调节智力活动的动力和效能,是智力活动的动力来源。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 数学 非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78-02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影响学生心理因素和学习动机的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情感、性格以及学习意志等。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效果好坏的最直接的影响因素,要想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强烈正确的学习动机是非常重要的。与智力因素相比,非智力因素是一种心理因素,是通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慢慢形成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让学生融入到智力活动中,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小学数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高低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还没有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因此决定其是否完全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的重要因素便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1]。如果学生对于学习的对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那么学生就会集中精力去完成教学活动。相反,如果学生没有对学习的内容表现出兴趣,那么学生的求知欲望就会被扼杀,学生更加不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非常重要的,最常见的手段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创建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课程导入的时候,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位同学啊?”,学生回答45,“谁知道2班有多少位同学?”教师给出答案之后,接着问“如果我们两个班的学生一起去郊游,给每位学生准备一顶太阳帽,那么一共要买多少顶太阳帽呢?”通过创建这样一个有趣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就被激发起来,每位学生都陷入思考,在想一共要买多少顶太阳帽。此时,教师便可以引入教学“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让我们来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吧”。通过创造这样一个带有疑问式的有趣教学情境,学生的学习动力被激发出来,从而全心全意的陷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在非智力因素中,学生的学习信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磨炼学生的意志,让学生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自觉的组织自己的学习行为,当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应该要直面困难,以积极的心态去克服,而并不是一味的逃避。教师只有不断磨练学生的意志,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2]。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如果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学生不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就会出现上课不专心、学习不认真的情况,从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当学生在课堂中出现走神的状况时,教师应该及时指出并纠正,通过启发式提问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发现学生的优点,每当学生取得一定的进步时,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评定每周之星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在评定每周之星的活动中,不能以成绩为唯一的标准进行评定,同时也将上课表现和学习态度上的转变等作为评定的标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机会成为每周之星。这样,对于一些学习成绩暂时不理想的学生,也能够很好的激发其学习的信心。

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并非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而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又受到学习习惯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按照有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最终将问题圆满的解决[3]。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经过多次的重复慢慢形成的一种自动化程度的状态,学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在被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少思考,而是直接接受现成的知识。因此,当遇到具体的问题时,学生往往更不知道如何正确的将这些问题解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启发式提问、小组合作学习等都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结语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阶段,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创建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能够积极面对学习,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参考文献:

[1]丁爱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策略探究[J]. 新课程研究旬刊, 2015,35(12):117-118.

[2]汪气君.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新教育:海南, 2015,32(8):82-83.

[3]曹文刚.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J].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3,15(12):85-86.

猜你喜欢

非智力因素小学数学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影响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