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中的新应用

2016-06-21袁月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直观创设多媒体

袁月平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52-02

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法和工具,营造了新的数学学习环境。《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数学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出发,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的整合,呈现给学生直观、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探究欲望与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场景

自从学校有了多媒体后,学生心情非常愉快,兴致也很高,他们被周围的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所吸引。教师要将这种兴趣及时引到教学内容上来,而通过信息技术就能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景。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垂直》时,这是一个比较抽象问题。我向学生演示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画面,让学生非常直观地看见现实生活中相互垂直情景画面。学生的学习兴趣顿时高涨,充分体现到垂直的真实感,从而轻松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借助信息技术搜索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因此为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索知识的愿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

教师还要及时和学生交流信息,因为网络中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庞大了,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信息都挖掘出来,所以和学生一起探讨,互相交流已经成为了我现在的一种习惯。我们在一种平等、交融的氛围下来共同了解新的信息动向,研究问题解决的方法,不仅可以使我们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多信息,更能使师生间的感情得以更好的得到发展。比如 “探究性活动:镶嵌”,通过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引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

三、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但又是具体的;是静止的,但又是动态的。教师呈现的空间是有限的,但知识反映的内涵是无限的。而体会知识的具体与抽象,静态与动态,有限与无限往往是数学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借助多媒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很重要。

借助几何画板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如对“轴对称的性质”讲授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两只会飞的鸽子,这两只鸽子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让同学们根据两只鸽子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轴对称的性质”。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和隐藏功能,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一点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会始终兴趣盎然地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对称点与对称轴之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就很自然地发现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相应的定理,从而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四、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同时,计算机多媒体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提供丰富而动感的图像、图形,生动、直观、形象,展现出一个精彩纷呈的数学世界。

五、创设悬念,引导学生探究

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问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因此,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呈现给学生直观、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探究欲望与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提供一个便于学生探讨的环境,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如:“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得到的截面是几边形?”,对这个问题可以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随着平面的位置变化,截面的形状也不断发生变化,并在变化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截面的形状根据什么性质确定,这样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能够解决新问题,并能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的问题。

六、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

信息技术教学的本质与根本目的,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为中心,努力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质。要避免将信息技术装“门面”、盲目追求“高”、“精”、“尖”而滥用。从而丢掉粉笔、黑板,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及时交流,教师组织起来的探讨问题的活跃氛围等传统教学的优势。实际上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而且重点内容还可以始终保留。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进入初中数学教育教学领域是必需面对的一个现实,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应以新的姿态去迎接这场挑战,把教师与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信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与传统媒体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我们的课堂更活泼、更生动、更有效。

猜你喜欢

直观创设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简单直观≠正确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