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多元文化环境下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思考

2016-06-21郎学龙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文化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郎学龙

【摘要】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之一,担负着培养初中级技术人才的重责。由于中职生的年龄普遍较小、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因此思想、行为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在本文中分析了多元文化环境下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措施,供有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文化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45-02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手段之一。中职生年纪较轻、社会阅历不足,因此容易在文化多元的社会中迷失自我。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中职生伤人事件暴露了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为了提升中职学生的道德修养,帮助中职生树立健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必须要做好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国内中职思政教育存在着较多问题,所以必须要加大中职思政教育改革力度,从而确保政治思想教育的质量。

1.目前存在的不良文化

1.1拜金主义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事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不良文化,其中拜金主义是近年来饱受诟病的一类文化。拜金主义指的是人过分追求物质,凡事以物质利益至上而放弃精神层面的追求。现阶段,拜金主义愈来愈盛行,许多人只顾谋取经济利益,所作所为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中职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因此极有可能受到拜金主义的不良影响,从而改变自身的价值取向与人生追求。目前,中职学生群体中盲目攀比的现象较为严重,一些中职生向家长索要钱财来实现在同学面前炫耀财富的目的。中职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拜金主义在中职生头脑中扎根,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有可能让学生走向犯罪道路[1]。

1.2利己主义

利己主义指的是个人以自我为中心、为谋取自身利益而不顾全他人利益。在某些情况下,利己主义者甚至会通过损害他人利益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追求。利己主义者是典型的自私者,虽然利己主义者能够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利益,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由于利己主义者不注重为他人服务,因此难以获得他人的尊重,因此利己主义者的职业道路会走的比较艰难,由于无法享受到他人真诚的帮助,利己主义者的人生也容易留下缺憾。

钱理群先生曾指出,如今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往往只考虑自身利益,对他人的利益诉求置若罔闻。现阶段中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深层次原因是社会中存在着太多的利己主义者,而教育难辞其咎。就目前状况而言,利己主义文化不仅在大学生群体中盛行,许多中职生也成了利己主义的受害者。不少中职生甚至将“损人利己”作为人生信条,不惜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来满足自身的利益诉求,这部分学生性格一般比较执拗,难以听进教师的劝阻与建议,与同学关系较差、不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如此以往学生会变得愈来愈孤僻,性格不稳定因素陡然增加,从而容易与他人发生矛盾,既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影响了班级的团结稳定。

1.3享乐主义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过岁月的考验,历经各种磨难依旧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原因之一是中华民族拥有优良的文化传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应当成为吾辈之所求。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目前社会上享乐之风盛行,不少人在获得大量的物质财富后不注重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强化道德修养,反而过度热衷于吃喝玩乐,促使自身精神不断地萎靡,而内心的空虚又会让人们不断地追求物质享受。享乐主义者通过追求物质享受来弥补精神的空洞的做法是合理的,其只会加速财富的消耗并使加重人的内心空虚感。

受享乐主义风气的影响,不少中职生对学习的兴趣明显下降,将父母给的零花钱投入到吃喝玩乐上,不仅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还损害了身体健康。近段时间,国内发生了许多学生连续上网、K歌而猝死的新闻,花儿一般的生命以这样的形式逝去令人倍感心痛。因此,必须要加强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明确享乐主义的巨大危害,帮助其养成健康正确的学习、生活习惯。

2.加强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2.1有利于提升中职生的学习成绩

学习是中职生的头等大事,由于中职生的理解能力普遍较差、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因此学习各科知识比较吃力,如果再受不良文化的影响,则中职生势必无法静下心学习,从而会致使学习成绩下滑。事实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洗涤中职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并为学生指明正确的人生方向。通过对中职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提高学生的抗诱惑能力,帮助学生重新找到学习动力,如此能够有效地提升中职生的学习成家。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容易受社会不良文化侵蚀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成绩差的学生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所以成绩落后的学生对不良文化的免疫力较弱。

在学习成绩获得显著提升后,学生更容易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远大的人生目标。在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形成理性思考的习惯,这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成绩[2]。

2.2有利于提高中职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学生自杀事件见诸报端,引发了社会对学生安全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质量的担忧。总体上看,国内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有所欠缺,大部分学校只顾抓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使得学生在遇到挫折后容易自暴自弃、一蹶不振,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后续发展。

质量合格的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思政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们讲述伟大人物不惧困难,坚持努力而最终收获成功硕果的事例来激发中职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定自身信念,主动强化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某种意义上,心理承受能力决定了学生的前途命运,所以广大中职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要注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尽最大努力促使学生成为一个“信念坚定、精神顽强”的人,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现阶段国内中职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3.1思政教师综合素质不高

无论是何种工作,在其中发挥最关键作用的因素是“人才”,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例外。通过调查走访,发现部分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师综合素质不过关,表现为缺乏主动学习新教学理论的习惯、课堂交互能力较差以及不主动关心学生。笔者多次提到,中职生的心智不成熟,性格上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中职生可能难以明晰学习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3]。

对于爱好新鲜事物的中职学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内容枯燥无趣,所以不少中职生会在思政教学课堂上睡觉或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而部分思政教师对此现象不管不顾,采取“放养式”的教学方法,该种方法非但无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反而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课无足轻重的错觉,不利于教师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

部分教师缺乏主动更新专业知识与教学理论的习惯,一些年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是照本宣科、不注重与学生交流,一味地沿用师范院校的所教的教学方法,在发现相关教学方法不适用实际教学情况后不主动进行变革、不向老教师讨教经验,从而大幅降低了思政教学质量,甚至加重了学生的厌学心理。

3.2课程内容固化无趣

中职生大多活泼好动,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然而目前国内的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计单一死板、内容枯燥无趣,缺乏现代化特征,所引证的事例历史比较久远,难以有效激发中职生的阅读兴趣。

有些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一门纯理论的学科,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思想政治与其他其他科目一样需要有一定量的实践内容,然而就目前状况而言,我国的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课本上关于社会实践的内容极少,课本版面基本被理论知识内容所覆盖。经验表明,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必须要同时囊括实践与理论知识,如此方能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如果学生只一味地学习思政理论知识而不从事思政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则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将大打折扣。

3.3学校未树立主流思想意识形态

目前,中国社会处于急速变革的时期,各种文化不断地碰撞融合,在此过程中新文化不断地产生,而确保社会稳定的关键之一在于确立主流思想文化。中职院校也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也需要主流的思想意识形态来保障校园的稳定、促进学校的发展。然而,现阶段不少中职院校并不重视开展主流思想意识形态宣传工作,从而容易让不良文化入侵校园、侵蚀学生的思想。

4.如何开展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工作

4.1提升思政教师的综合素质

上文提及到,不少中职思政教师综合素质较差,从而无法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学质量,致使中职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抗诱惑能力,为此,学校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以帮助思政教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了最大程度地强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中职院校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

①积极引进高素质思政教学人才。就目前状况而言,国内中职院校的思政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许多中职学校存在一个思政教师教三四个班级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思政教师的工作量非常巨大、休息时间严重不足,不仅危害了教师的健康,由于备课与课余学习时间的匮乏,思政教师也难以有效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因此,中职院校应当积极引进高素质的思政教学人才,力求促成一名思政教师带一个班的局面,从而最大程度地分担思政教师的教学压力,实现间接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目的[4]。

②积极提升在岗教学人员的综合素质。中职院校应当积极提升在岗教学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通过定期举办行业专家讲座以及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活动等形式来切实有效地扩充教师的理论知识储备、强化其教学能力,从而使其更加适应新时期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类要求。与此同时,思政教师必须要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课堂上多与学生进行交流,采用轮流提问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被提问的机会均等。

教师应当多在课余时间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不能仅限于课堂时间。教师要以身作则,坚决对不良文化说“不”,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除此之外,教师必须要养成主动备课、主动学习的习惯,跟进新式教学理论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应用诸如生活情境教学法、游戏情境教学法与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先进的教学方式。在遇到教学难题后要及时向老教师讨教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语言的活泼型与准确性,如此方能最大程度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4.2改进思政教材内容

传统的中职思政课程内容设置存在着不少的缺陷,严重阻碍了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为此,教材编写部门必须要加大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课本内容重构改进工作。结合工作经验,认为合理的思政教材中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比例要高,当前不少中职生熟背思想政治教材内容,但是实际的心理承受能力与抗诱惑能力较弱,引发该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思政教材内容偏理论化、教材中的案例也较为陈旧。

鉴于以上情况,教材编写部门要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开展教材内容重构改进工作。一是应当大幅增加教材中思政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比例并优化理论知识体系,从而使得教师能够更加便利地开展教学工作,学生也能系统化地学习理论知识。二是需要往思政教材中添加近期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深度分析事件的成因与结果,向学生传导事件中隐藏的思政知识。学生通常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兴趣较大,所以将社会热点事件作为思政分析案例的做法是可取的[5]。

4.3树立主流思想意识形态

中职院校应当树立主流思想意识形态,进而促使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警示着各族人民要时刻规范自身行为、培养高尚品质,为此,建议中职院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思想意识形态,号召广大师生们学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如何学习、生活的系列讲话。另外,中职院校也可以积极宣传胡锦涛同志的“八荣八耻”理念,组织“知荣耻、学做人”系列演讲比赛,以求让学生们了解先进文化、摒弃不良文化[6]。

5.结语

新的发展形势下开展中职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更好地推进思政教学改革,要做好教材内容改进与主流思想观树立工作,思政教师应当积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善于总结借鉴优秀的教学经验,从而促进中职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郭艳.浅析文化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04)

[2]王杨.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 考试周刊 2014(96)

[3]王静.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5(03)

[4]高仪铎.浅析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和提高措施[J]. 时代教育 2015(18)

[5]罗明.试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对策[J]. 好家长 2015(25)

[6]诸玉富.探索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的接轨[J]. 教育与职业 2015(29)

猜你喜欢

文化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