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高职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的实践运用

2016-06-21张萍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建模高职思维

张萍

【摘要】把数学建模实践活动运用到高职数学是一门长期的活动。数学建模是把建模融入高职数学,是建立数学模型的简称,用数学模型把问题的答案解决,也就是把一个在实际生活中很难的问题用相应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解答出来。在当前新课改的改革目标下,我国的高职院校方向也有所改变,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数学素质和实践技能,为了学生的专业技术提供必需的支撑,这让数学建模的学习意义变得更加重大。同时高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数学也是高职类学生必学的基础课程,数学建模的引进能让数学更加生动,同时推进数学的发展。数学建模的创新会成为推动教育的有效途径,实际问题与实践之间需要一个桥梁,数学建模就是帮助我们把一个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关键词】高职数学 数学建模

【中图分类号】O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27-02

一、数学建模融入课堂

古往今来,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模式[1],教学活动一直沿袭着“定义——定理——推论——例题”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直被学生认为是枯燥无味的。所以,把数学建模的方式潜移默化的运用到课堂中,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通过课堂上老师的实践带动引导学生,把实际生活与数学建模学习相结合,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数学建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这就是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建模的过程。但是随着时间的历程,数学一直都是围绕着简单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和老师一直处于封闭的状态,让数学基础本来就不好的学生越来越觉得并没有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学习兴趣也越来越低到最后放弃这门学科,影响今后的升学。所以老师应该在教学上多下功夫,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加上数学建模的思维,来指导学生如何抓住问题的关键,更好的吸引学生参与其中的活动。

二、数学建模引进的作用

首先,在高职教学中引进建模是符合课改的要求和趋势[2],也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内在的必然需求。数学建模是一种新型的思维模式,也是理论和实际联系的重要纽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将生活和学习融会贯通。高职数学建模课程,在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上都会比从前生动更多。因为数学建模都是在实际案例的基础上运用起来的,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及丰富的视觉信息来改善枯燥的课堂学习,极大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数学思维和其他知识融合起来,并且引导学生讨论,让课堂变得活跃,让学生产生兴趣。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针对建模的思路的思维方法对学生进行点拨,激发学生的潜能,由于高职数学课程在培养学生 思维作用上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引入建模,将专业课程与建模相结合,把数学思维作为支撑,将数学思维运用于实际方法,成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方法新工具,无形中为专业知识进行了补充,同时也可以促使老师研究和学习数学建模,将老师的职业与数学特点相结合,设计建模案例,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这种以案例建模为目标的课程都是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的,能够使高职数学更加显示出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引入数学建模,培养学生从数据分析中找到解决事物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把计算机和数学在实际问题上加以计算,以及画图用数学思维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这些就顺应了工学结合、突出培养高职类人才的方向。

三、高职教学的弊端

很多学生存在偏科现象,部分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较差,这是众所周知的普遍现象,由于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没有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且在遇到问题时不好意思向老师和同学请教[3],在学习中总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同时对于已经学习好的知识内容也不会进行很好的归纳和总结。在教学上老师仍然是传统的教学理念,比如,教学模式的单一,教学方法的陈旧,虽然我国教育经过很多次改革,但是在高职专业的一个教育里面仍然存在着很多的误区、瓶颈阻碍着教学质量的进步。教师并没有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对专业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入了解,教学内容更是千篇一律的重理论轻应用。学校里的数学考试题目也是侧重于计算,忽视了把学习的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兴趣,老师也没有了深入研究的兴趣,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到数学建模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这也违背了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初衷。

四、建模运用前的准备

职高建模应该是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为培养目的,内容的选择应该是以实际为主,明确和制定可行性的教学目标,通过案列教学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效果,在选择案例时,抓住案例的特征[4],让学生去讨论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多多采用数学思维的运用,做到因材施教。教师结合改革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经过教学改革后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好的体现出教学的能动性和灵活性,整个教学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始终占主体地位。

五、总结

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认识到数学建模的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归纳用简单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让它成为一个数学问题,再加上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把这个问题用数学的方式来解决。数学建模思想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模式,也是知识构建的一种理论,如若数学建模的发展步入正轨,必定会激发师生对数学建模的热情,同时有效扩大建模的影响力,强化和重视建模在高职学校的影响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建模技能,突出实践教学路上的实践和探索,为学生今后的学习路程做下良好的铺垫。

参考文献:

[1]冯宁.基于数学建模实践活动的高职数学课程教学[J].2012, 17:127-129.

[2]张淑辉.数学建模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2013,33:28-30.

[3]胡桐春.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2014,06:230-231.

[4]谷志元.基于数学建模理念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2014,02:17-21.

猜你喜欢

建模高职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三元组辐射场的建模与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