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女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2016-06-21覃小珊邓博倡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女大学生党建

覃小珊+邓博倡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是培养实践型人才的摇篮,在培养专业知识的同时,党建工作不容忽视,特别对于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党建工作也具有特殊性。通过多渠道研究,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女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素质低、入党觉悟低,理论学习能力低、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女大学生易受外界因素干扰三点问题,探析主要由于高职高专学生生源层次多、整体素质偏低,高职高专院校在党建工作上重视不够,学生党员带头作用不强,高职高专学制较短、实践教学环节占用时间较多四点原因,并对此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女大学生 党建

【基金项目】2013年广西高校党建工作研究课题(13DJ028):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女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12-02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教育部2012年公布了教育统计数据,在各级各类学校女生人数统计中,全国女大学生人数,已连续4年超过男生;女硕士人数连续3年超过男生;女博士的比例也每年在递增。在新时期社会形势的影响下,高校学生的数量不断增长,给学生的党建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数据可见,女大学生比例逐年增加,要做好当代大学生党建工作,可以从高职高专院校中的女大学生着手,以多数人带动少数人的方法培训优秀的学生党员,促进大学生党建工作,为培育党的下一代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意义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的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党建工作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有针对性的研究高职高专女大学生的党建工作,对实现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维护校园稳定、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更具有现实意义。高职高专女大学生党建工作也填补了关于高校党建工作研究的理论空白,具有理论意义。

1.有利于探索高职高专院校女大学生党建工作思路。人们通常认为,女性的政治素质较差。女大学生特别是高职高专女大学生容易受到这种传统性别观念的制约,其主动入党意识不够强烈,入党动机较为模糊。探索高职高专女大学生党建工作思路,以提高其入党积极性,增强其政治参与意识有着深远的意义。

2.有利于建立高职高专院校女大学生党建培养教育机制。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员数量偏少,而女大学生党员则更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于培养教育迟缓,制度机制不健全,通过考察程序合格的女生较少。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学生党建培养教育机制,是做好高职高专女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前提。

3.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出现,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乃至思维方式都带来深刻影响,从而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要使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校风。近年来,一些文科系平均女生占学生半数以上,她们的政治素质、学习态度如何,女生积极性调动的如何,直接影响到学校校风和学风建设,直接影响院、系各项活动的开展,也影响学院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因此,加强对女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是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需要。

二、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女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院校女大学生素质偏低,入党觉悟相对较低

首先,在生源素质方面,高职高专院校不同于普通本科高等院校,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来源于高考第四、第五批分数线的学生,他们在学习能力、学习自主性、知识储备上明显处于劣势,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和自觉性,个人的勤奋努力也不够,没有积极进取的动力,因而对党认识模糊,入党积极性低。

其次,在访谈中发现,在入党动机方面,有的女学生是为了毕业后更好就业、有的是老师和家人要求入党、有的是因为别的同学交入党申请书自己也跟着等原因,只有不到20%的女学生入党是为了“为人民服务”。

另外,在访谈中还发现,大部分女学生对入党程序模糊,对党的发展历史模糊,对党的历史革命任务认识模糊,对时事政治关心程度低。并未充分认识到党员是需要在群众中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大多数学生认为党员和身边的普通同学没有区别,甚至有些同学存在这样的思想:时间久了会忘记自己是个党员。

(二)高职高专院校女大学生理论学习能力低,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高职高专院校主要是以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甚至更注重实践运用,这也是高职高专院校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培养方式。在高职高专院校中,特别是师范院校,女学生人数比例占90%以上,她们对于理论学习本来就不感兴趣,上课听不懂、迟到、缺课、考试不及格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高职高专的女大学生不能每月按时交入党思想汇报、参加党课培训和通过考试。

(三)高职高专院校女大学生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处于青春期的女大学生自控能力低,判断对错能力低下,易受外界社会浮华因素干扰。主要有一下两个方面:1.社会物质干扰。大部分高职高专女大学生没有收入,家庭经济条件水平低,只能保证基本的生活费。往往会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在外做兼职,或在一些不正当场所做兼职工作,思想上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入党意识更加薄弱。2.情感困扰。处于青春期的女大学生,思想单纯,常会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暗恋、谈恋爱方面。因此,不仅耽误自身学业,也耽误她们对党的深入认识、觉悟。

三、高职高专院校女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层次多,整体素质偏低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大众化普及,普通本科高校已逐年扩大招生,高职高专也随之扩大招生,招生规模扩大,意味着有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分数线也会逐年降低以扩大招生。近两年,部分中职学生已经是免试入学。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水平低,决定了女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要低许多,与本科院校就更没有可比性了。这部分学生在学习或者生活方面多数都是有过受挫经验的,本身在学习积极性、先锋模范作用方面都是比较欠缺的,不容易通过几次的谈话、党校培训就能有明显的改观。

(二)高职高专院校在党建工作上重视不够

在高校中,多数党建工作人员都是身兼数职,在高职高专中这种现在就更为突出,因此,无法具备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党建工作。高职高专中党建工作工作人员主要由刚留校的学生辅导员兼任,他们缺乏从事党务工作的经验,对党的理论和历史了解不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没有吃透,缺乏科学系统性的工作规划和目标,工作中满足于一般号召,习惯于以管理、使用代替教育,对学生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感到束手无策,这也严重制约了学校党建工作的推进。在学生党员的发展培养上往往是“保证数量”却“保证不了质量”,甚至是疲于应付。

(三)学生党员带头作用不强

高职高专受生源质量的影响,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都相对偏低,很多学生入党动机不明确也不单纯,对党缺乏认识,对作为党员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先进性和模范性,既缺乏认识,也缺乏能力。入党前后的教育脱节,思想上不能从一而终。从学生提交入党申请书到正式成为一名党员的严格考核过程中。有毅力的学生都能够在思想和行为上认真对待入党这件事,坚持不懈学习理论知识,认真思考,脚踏实地做事,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但是入党之后,就容易放松对自己思想和行为上作为党员的模范要求。同时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也容易在学生入党之后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和继续教育考核。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发挥自己作为党员的作用。另外,对于流动党员的管理不善。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必须经过至少一年的专业实习和顶岗实训,在此期间,对学生党员的教育、转正、考核、评价等都会产生困难,容易使学生脱离党的教育和培养,淡化甚至脱离同党组织的联系。

(四)高职高专学制较短,实践教学环节占用时间较多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制是三年,一般是两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一年在外实践学习。学生从提交入党申请书到正式入党,都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那么,就是说高职高专的学生只有在大一的时候提交入党申请书,并且通过系列严格学习,在理想情况下在大二的时候可以正式入党。若是大二未能正式入党,那在学生大三需要出去实践学习的时间中,受各种因素干扰,在思想上和行为上更加难以与党员标准靠拢。

四、高职高专院校女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

(一)树立女大学党员“三岗”,提高女大学生入党觉悟

1.教学课堂党员模范岗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按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要求党员学生在课堂上做到: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引导班级同学进入课堂气氛、配合教师教学等。另外,开设“学生党员一对一帮助”的活动,即一优秀学生党员帮助一组入党觉悟低、学习能力低的学生。

这样,一是可以在课堂上树立学生党员带头模范作用,让身边未入党学生看到党员的模范性,提高学生向党员要求靠拢的觉悟。二是时刻提醒学生党员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能为身边的同学做什么,保持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时提高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的光荣感,用他们的光荣感影响身边入党觉悟低的同学。三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特别对于高职高专而言,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学生专业知识基础,对学生理解党章,提高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有极其重要的帮助。

2.学生宿舍党员责任岗

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按照党员走到哪里,党员的先锋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的要求,在学生宿舍建立党员责任岗。使党员的作用从课堂扩大到宿舍,学生党员不仅可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还可以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

3.学生社团党员先锋岗

学生社团是学生学习、社交的另一个重要场所,在社团里,要求党员学生“亮身份、做奉献、尽义务、树形象”,以社交的形式影响社团学生。

(二)建立党建工作网络平台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开辟网上红色阵地是新时期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载体,是女大学生党建工作方式的创新和补充。积极运用校园网和微信公众平台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通过组建各种功能的网页模块,生动展示社会优秀党员和本校历届优秀女党员的事迹,宣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更可以结合女性特色,开展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网页模块,例如加入礼仪培训实例、家政教程、书法教程等内容,引导女大学生党员做新时代“真、善、美”的新时代党员。

(三)女学生党员加入党建工作队伍

辅导员是学生党建工作的主力军,也是党建工作的基层工作人员,他们与学生直接接触,是最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的群体,因此,党支部由辅导员为主要指挥官挑选优秀的、有责任感的学生党员担任党支部工作,协调辅导员老师检查督促各学生党支部培养和发展党员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指导学生党支部的学习活动并组织工作交流活动,关心和帮助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成长等。学生党员是立足基层的群体,在党支部内,可以向下及时传达上级动态,也可以及时向上传达学生思想动态,动态管理入党积极分子。既可以减轻辅导员党支部工作负担,也可以提升女学生党员在党支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树莲、何文华.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党员职业发展现状分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

[2]张铃娟. 民办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党员培养问题及对策分析[J]. 党建理论.2015(3)

[3]张林.重视在女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5)

[4]武琳琳、朱一飞.高职高专女大学生就业心态探析与应对策略[J].职业教育.2013(12)

[5]赵丹.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现状、功能与内容解析[J].企业导报.2015(14)

[6]蒋笃君.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路径探析[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3)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院校女大学生党建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