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

2016-06-21王祥

中华建设 2016年10期
关键词:造景灌木园林植物

王祥

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

王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人们在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的基础上对城市的园林绿化有了更多的关注。在当前形势下,对于园林景观绿化如何体现出和谐性、人文性的特点就需要设计人员有全面性的思维,可以对不同的植物根据属性进行正确合理的摆放,不仅可以使各类植物能够正常生长,而且也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园林绿化。植物造景技术是现代园林绿化工程中重要的一种技术形式,本文就对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一、植物造景技术

所谓的植物造景技术就是指在满足植物健康生长的基础上,在借助草坪、灌木等园林植物下,并合理运用水、假山以及花卉等来作为装饰,经过一系列的设计、挑选、搭配以及修剪等工序,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模式,表现出植物所具有的线条美、色彩美以及形状美,进而彰显出自然的美感,而且在不同植物的错落有致搭配下,使园林景观的功能和特点进一步凸显。从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来看,它是当前园林绿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设美丽、和谐园林的关键,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和人类生存居住质量密切相关的,但是,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而实行园林绿化则是一种重要的环境保护手段,它可以通过造林、植树以及铺设草皮等的形式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二、植物造景技术的主要方法

1.主次分明

在园林绿化过程中,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要体现出主次分明的原则,把人为痕迹尽可能的降低,首先需要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布置,然后再对局部进行具体的设计,把远景和近景进行合理的融合和处理,尤其是在整体的规划布局上更要从大处着手,然后再进行局部设计,形成一种大处添景小处添趣的艺术效果。除此之外,还要在对园林植物进行设计时,保证景区中灌木、花卉以及装饰物的相协调,保证种植的合理性,从而实现艺术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2.把握植物生长的四季变化特征

按照园林中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整,特别是当季植物。在进行园林植物的景观创造时,还要有侧重的体现出当季景观,与此同时,还要对另外3个季节进行适当考量,例如在突出该季节时,就要以此季节的主要植物类型为主,实行多种和大量种植,而剩下的季节则可以进行搭配种植,并且还要少种和低调地种,这样可以衬托出当季植物的美观性,也就达到了一年四季都有景象的目的。

3.对围合空间的利用

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园林植物的围合空间类型比较多,有封闭式的、半开放式的、竖向式的以及开放式的等等。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就需要在实际方案形成之前,对园林所处地区的地形、水文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采用不同的绿地来对园林植物的围合空间机芯合理布置。

三、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1.对于品种类型的选择

首先,生态性的植物选择。在实际的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可以选择生态群落植物来进行设计,这样不仅可以满足现代化植物造景的效果,突出其生态作用,而且对于城市的生态环境也具有很好的改善效果,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其次,本地特色的植物选择。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很多地方会选择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植物类型,这样的设计手法可以体现出当地城市的特色,也是植物造景技术中常见的一种手段。

2.植物的具体配置

首先,模纹形式。可以利用矮生植物,依据特定的图案纹样,使其构成为相应的图案为植物进行模纹配置,这样不仅可以表现出植物的艺术形象,而且还可以突出特定的主题思想。

其次,雕塑形式。雕塑是一个城市的时代精神和文化状态的标志和表现,不同时代的人们总会运用雕塑来形成自己城市独有的人文景观,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特定时代和特定地域内的文化内容。

第三,排列形式。单单从立面角度来讲,它可以分为层次丰富的森林群落式排列、单层式排列等等,但是,从平面角度来讲,它又包含有各种形状差异的排列,例如常见的曲线波浪形排列、正方形排列以及矩阵形式的排列。

3.植物的大小

首先。对于小型乔木来说,它的高度一般是在4.5~6m之间,它的通透性可以在垂直面上暗示出空间的边界大小,可以体现出空间的深远性,同时它也可以作为焦点和构图的中心所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植物一般只适合在面积较为狭小的空间内。

其次,灌木。灌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会充当“围墙”的作用,在垂直面上形成一个闭合空间,它的最大高度是在3~4.5m之间,这类是高灌木,高度在0.3~1m之间的则是矮小灌木。高灌木以其自身高度可以形成强烈的长廊型空间,能够把参观者的视线和行动直接引向终端,例如常见的陵园设置;而那些矮小灌木则可以在不遮挡视线的情况下对空间起到一种限制和分隔作用,不仅不会对人们的视线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对人的参观方向起到引导作用。

第三,地被植物。地被植物的高度一般是在15~30cm之间,它的类型较多,且不同的地被植物形态、色彩以及质地又是各有差异的,在园林景观中会起到一种暗示空间边界以及衬托主要景观的作用,能够充当中间连接的作用,把各个独立的景观要素连接起来。

4.植物的表现形式

首先,烘托。按照园林空间大环境的主题内容,植物营造出与之相适应的氛围,表现出和所在环境主题相一致的意境美,这就是烘托表现手法的概念,简单来讲,就是通过植物造景来对环境主题起到强化作用,并且和其他造景要素共同形成一个意义深刻和主题明显的环境特征,给人一种新的感觉和享受。

其次,直接。直接形式就是进行表达,利用植物品种自身的自然性、生态属性来进行种植进而创造出植物所具有的自然生态美,实现植物造景意境的营造,这种方法没有较多繁琐的程序,是以植物自身直接表达的一种形式。

第三,模拟。所谓的模拟手法就是通过对所要表现对象的实体进行分析,采用植物组合成模纹、雕塑以及各种平面和里面造型图案等模拟实体的外观和基本形态,进而对所要表达的主体起到带动作用,使其表达更为强烈。

四、结语

在现代园林绿化工程中,采用现代化的设计手法是具有时代性特征的,植物造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形式,在对其进行合理利用时需要设计人员把握每一种植物独有的特点和习性,对其进行针对性组合,营造出最佳的景观效果,同时可以对各种表现手法进行合理运用,体现出城市的整体生机和活力。

(作者单位:恒大地产集团海南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造景灌木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灌木丛
内蒙古灌木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分析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特点、策略与发展趋势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
“植物造景”——自然的装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