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OD模式下地铁车站选址研究

2016-06-21李银

中华建设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客流车站商业

李银

TOD模式下地铁车站选址研究

李银

在社会主义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交通压力随之加大,基于此,为了进一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满足人们出行之需并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城市地铁建设项目随之兴起。而TOD理论的诞生则为城市实现公交系统的合理设计并实现对周边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了新出路。在国内,TOD模式已实现了初步的践行,本文就如何将该模式科学的运用到地铁车站选址中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一、TOD模式概述

基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城市中心区域的功能逐渐被弱化,进而致使城市整体的运转效率随之下滑,为了实现对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则需要在当前新建地铁交通的背景下,实现对地下空间网络的优化整合。而将TOD模式引入到其中,则能够将地下与地上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的形态进行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对地铁站点选址进行科学化设计,以合理商业形态的导入来提升地下空间土地的综合利用价值,为实现全新商业节点的打造以完善城市的功能奠定基础。

美国建筑设计师哈里森提出了TOD概念,该概念的核心观点是实现以公共交通为导向这一全新发展模式的搭建,而这一概念的提出则是基于在二战过后,美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下,使得一系列问题随之发生,而实现步行化城区模式的打造,则能够借助公共交通中枢干线的打造来解决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问题。基于TOD模式下,其所呈现出的特点为:将公交站点为中心来定位相应的半径,一般为400~800米,然后搭建相应的中心广场,而基于这一中心广场下,融合商业、住宅以及文化教育等多种功能。也就是实现对周边土地资源的混合性开发与集约利用,以综合化交通系统的打造以及步行化设计理念来实现对城市交通条件的优化,并提升土地的利用价值。

二、基于TOD模式下地铁车站选址需求分析

第一,大客流集散之需。基于TOD模式下,会使得地铁站点客流集散的压力随之加大,尤其是在相对较为成熟的地下商业街,交通与商业人流各占一半,因此,也就给相应地铁站点的集散功能提出了较大的难题与挑战,在实际进行地铁选址与设计的过程中,要基于提升站点集散功能下来进行优化设计,促使该站点能够与周边商业实现连通。

第二,人行与商业衔接之需。在人行衔接方面,则是将地铁两侧地下的商业功能进行衔接,进而融入一体来实现人行交通的有效连接;而在商业衔接方面,则针对车站周边商业环境,在具备连带效应的车站附近来实现商业开发,进而提升土地的商业价值,而针对单独开发的项目则适当缩减在各方面的投入费用比例。

第三,停车库体系之需。在进行地铁车站选址规划的过程中,还可将其与周边地下停车库进行衔接,进而以地下交通的直接互通来降低地面交通的压力。

第四,对外衔接之需。基于BOT模式下,在进行地铁车站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与公交以及出租车等交通体系进行衔接,进而也就实现了对客流的有效分散,促使客流从中心去分散到相邻街区,以此来实现区域对外衔接,并带动整个区域周边商业的发展,且还能够实现对交通压力的有效缓解。

三、在地铁车站选址中TOD模式的具体运用

1.实现对选址的优化调整

基于TOD模式下,如果单纯从项目局部来分析并落实这一模式的搭建,则就使得项目边界受到限制,无法延伸到项目用地范围之外,进而在实际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因外部因素的影响而致使实际开发范围也因此而发生改变,此种情况下,将严重阻碍地铁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因此,在实际进行选址的过程中,需要从整体区域规划角度着手,进而为实现对地铁项目范围的合理定位奠定基础,并以分期实施的方案来保证地铁项目能够得到顺利实施。

而在对地铁车站进行选型的过程中,需要对区间线路、客流、换乘方式以及客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相应地铁站点需要尽量实现对如上四个要素的全面覆盖,以最大程度的满足地铁建设与后期使用之需。而当地铁项目周边存在BOT项目时,在地铁车站的选址上,则可尽量贴近这一区域进行设计,以通道等设计来实现对人流的吸引,进而为促使地铁项目所在地充分实现商用价值。

2.实现对公共区交通组织的优化并优化竖向设计

在公共区交通组织上,要基于周边实际客流来实现对地铁车站选址的优化设计,比如当周围存在大型的酒店、商业中心等,则就需要基于较大客流压力下来实现对通道的扩展,并将地铁客流与过街交通客流进行分开处理,针对地铁自动售票机需要靠至墙边进行布局,并要对地铁站厅区柱网进行优化设计。而基于TOD模式下,对地铁车站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主要分为地铁、商业以及车库这三部分的设计,并要按照相应的设计规范来落实。在竖向设计上,对地铁车站站厅的设计,需要将站厅的净高尽量抬高,一般而言,则可借助提高站厅层层高、局部抬高通道的顶板高度亦或是实现管线的综合设计,其中第一种方法会使得地铁车站总体造价提升,所以一般适用于地铁车站建设范围较大的区域使用,而第二种方式则适用于通道式物业开发车站中,第三种方式则能够有效提高通道的净高。

3.接口协议下加强控制的要点

第一,在地铁的使用上,则需要确保出口设置的数量与方向能够满足相应客流集散之需,而周围的建筑,属于地铁附属建筑,则需要由地铁运营部门自己管理,相应物业则需要交付给隶属于地铁部门的资源部来进行经营管理,以此来确保实现地铁的安全运营与管理。

第二,在消防与机电设备上。在消防上,需要实现防火分区的设置,确保相应分离措施的完善落实,并保证相应疏散口的数量与宽度设计满足实际要求,并实现消防疏散标志的科学设计;在机电设备上,需要针对各部分电路实现提前的规划选址。

第三,在土建接口方面,需要针对平面坐标与高程进行明确,并对变形缝进行合理设置,同时,确保设备尺寸、设备运输路径以及装修范围的合理设置,并保证设备预埋件的科学落实。此外,还需要针对土建净空下的通道、风道净高等进行科学布局,并要实现对排水组织的规范设计与审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下,城市用地紧张且交通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在实际进行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实现科学化规划设计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而在地铁项目中引入TOD模式,则能够为实现对地铁的科学选址并实现对周边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奠定基础。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将TOD模式应用于地铁车站的选址中,则需要在明确基础需求的同时,对选址与设计进行调整与优化后,实现对公共交通组织与竖向的科学设计,并抓住接口协议下的控制要点,以此来实现地铁车站的科学选址,并为充分实现地铁车站周边土地的商用价值以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目标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客流车站商业
客流增多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商业经济》征稿通知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车站一角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在北京,一个车站的治理有多难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基于自学习补偿的室内定位及在客流分析中的应用
人工免疫算法在电梯客流时段划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