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卫工”,值得全社会尊敬的群体写在“环卫工人节”到来之际

2016-06-21中华建设编辑部

中华建设 2016年10期
关键词:环卫工环卫工人制度

《中华建设》编辑部

环卫节特别报道

“环卫工”,值得全社会尊敬的群体写在“环卫工人节”到来之际

《中华建设》编辑部

清晨,当我们迎着清新惬意的阳光,行走在整洁美好的街头时,你是否知道,是他们在天还未亮时,用双手抚去了每一丝尘埃,用双脚唤醒了城市的每一寸土地。

他们在这个城市默默无闻,却是这个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天没亮就起床,酷暑寒冬,风里来雨里去,穿梭于建筑粉尘、汽车尾气、垃圾堆,消除脏乱差,把污浊留给自己,把清洁留给市民。我们能够生活在这样整洁美观的城市里,都源于环卫工人们任劳任怨,默默地奉献。

10月26日是全国“环卫工人节”。近年来,环卫工群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媒体和社会关注。一方面,他们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用汗水换来城市的洁净,每天承受着超强的体力劳动;另一方面,自身的权益保障问题一直是他们的一大隐忧。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1959年10月26日,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亲切接见全国劳动模范、掏粪工人时传祥时说:“我当国家主席,你当掏粪工人,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人民的公仆。”他的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环卫工人,对于提高环卫工人的社会地位,引起全社会对环卫工人和环卫事业的尊重、理解、关心和支持,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987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率先设立了“环卫工人节”。在建设部、中国建设建材工会和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的积极推动下,在各地人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广东、广西、海南、天津、山东等全国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设立了省级环卫工人节,占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总数的45.2%;沈阳、昆明、武汉、成都、呼和浩特等408个城市设立市环卫工人节,占全国668个城市的61%。

当年国家主席说主席和掏粪工人都是人民公仆,只是分工不一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段话很快变得脍炙人口。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现在环卫工人的处境呢?

劳动强度大,安全缺保障

2013年7月和8月,湖南连续发生三起环卫工因中暑身亡的事件。

2015年在深圳沙井,一位环卫工因过劳而不幸去世。

2015年1月28日,人们还在暖被窝里做着美梦,58岁的西安环卫工人丁权一大早就连续工作了三小时,衣服被雨雪打湿,到路边烤了烤火,被领导发现,竟遭辞退。

2015年6月7日晚上,环卫工王伟良在马路上清扫垃圾时被一辆疾驰而过的白色宝马小轿车撞上,肇事车当场逃逸。王伟良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今年6月22日晚上,广州的一名环卫工高温下工作过度劳累引致高烧,卧倒在广州大道中冰花酒店附近一个花基上。120急救车到场后,他却因为担心医疗费用单位“不认账”而拒绝上车。

低保护、高强度的环卫工作,给广大环卫工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除此之外,大部分环卫工都接近退休年龄,长期的环卫工作不断地损害他们的身体关节,不少工友都身受关节炎、肩周炎等折磨。但这些病痛,在我国并不算做工伤职业病,工友要是想身体护理,只能自己掏钱。但环卫工在中暑时都因为钱的问题拒绝上救护车,能够承担这些身体护理费用的环卫工能有多少呢?恐怕大部分工友只能咬牙忍受这些病痛。

环卫工的工作是辛苦的工种之一,甚至属于高危行业,但工资水平最高的北上广深等地,也仅仅是在城市最低工资标准线边缘挣扎。以广州为例,一线清扫岗位的环卫工工资标准为每月2500元左右,其中岗位补贴仍然维持20年前的标准,仅为每天5元。而工作环境上缺乏基本保障,工具基本上还是老四件——扫帚、撮斗、铁锹和手推车,连一个喝水、避暑、遮风、躲雨、更衣的地儿都没有。更不用谈社会保险、定期体检等社会保障。

福利待遇说变就变

应该说,随着劳动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国大多数劳动关系领域的问题在逐步减少,一些管理盲区也在逐步解决,然而,作为政府的公用事业之一,环卫行业还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存在的问题也一直没有较大改观。

工作25年后,因年龄过大,环卫工谢若凡被长沙市芙蓉区环卫局辞退。由于工作期间环卫局未与他签订合同,也没有缴纳社保,被辞退后的谢若凡没有生活保障,老无所依。谢若凡老人并非孤例,而是编制外的环保工人的典型遭遇。

在中国,环卫部门是以事业单位存在的,但是,绝大多数环卫工人并非编制内的正式员工,而是编外工、临时工。以福建省为例,福建环卫工约有4.3万人,正式职工占职工总数9%,主要从事管理和相关技术工作;编外职工占26%、临时工约占65%,主要从事清扫、垃圾转运和终端处理等苦脏累险工作。财政只负责编制内的少量环卫工待遇,而编制外的大量环卫工基本由承接项目的外包环卫公司解决。后者往往以工人年龄大不符合缴纳社保条件、无法连续缴交15年而拒绝其参保,甚至签订劳动合同。这些编外人员既不属于事业单位职工,也不算企业职工,管理形成真空。

广州现在大部分的环卫工都是由城管局管理。但在之前,广州为了实行环卫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取用招标方式吸引清洁公司进行管理;而在此之前,广州环卫工人则由环卫所管理。于是,这几年来,环卫工的管理工作者换了一拨又一拨,变来变去。环卫工人的劳动量越来越大,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在同一街道进行工作的环卫工人越来越少。虽然工资明面上是提高了一点,但如果按照工作量来计算的话,工资实际上是变少了。

同时,环卫工能够享受的福利却是在逐渐消失。过往,广州的环卫工还能有宿舍,每年还能有旅游,加上各项补贴以及生活、劳保用品的发放,可以说,在90年代,环卫工在广州还算是一份体面的工作。但现在,环卫工只能自己租房子住,旅游早就没有了,补贴越来越少,更夸张的是,在番禺一些小区内的环卫工他们需要自己掏钱来维修工作用具——扫把是自己买的,垃圾车坏了要自己花钱修——环卫行业的改革使工人的待遇越来越差。

这样的改革,不单只广州如此,许多城市也是如此。例如深圳的环卫行业基本都由公司管理,但是却有环卫公司不靠服务、而是靠虚报环卫工的人数来骗财政拨款。深圳凤凰山的环卫清洁公司曾经被爆多报了几十个环卫工的人数骗钱。这样,几十个环卫工就硬是被要求原本需要一百多个环卫工才能完成的工作量。

要呼吁关爱,更要制度公平

作为社会底层的劳动者,逢年过节,环卫工总会被各级领导接见慰问,被企业老板宴请吃饭或者捐助,网络上也会出现类似此次“少放鞭炮,让环卫工早回家过年”这样“怜悯弱者以情动人”的舆论。没错,这样的呼吁挺好,但绝对不能给环卫工带来更多的改善。他们最需要获得公平的职业对待,却没有得到切实关注。

当前最要紧的,是清理身份管理机制,将所有的环卫工纳入劳动合同管理范畴。

环卫部门作为事业单位存在,意味着有编制的环卫工人是吃皇粮的“人上人”。2013年,哈尔滨市面向全国招聘448名有事业编制的环卫工人,吸引了29名硕士研究生前来应聘,最终7名入选,“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编制里”的心声让所谓的职业发展、人生价值显得苍白无力。

而在国外大部分国家,环卫部门都是以用工部门的性质存在,按照劳动合同法纳入企业职工范畴,有了明确的劳动关系,工资、社保、福利待遇等都可以得到解决,并且薪资丰厚。在美国,清洁工的工资(年薪)可达到4~5万美金。在英国,环卫工是普通体力劳动者中薪水最高的。而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庆南昌原市欲招聘7名环卫工人,应聘者有278人,竞争率接近40:1,其中高学历占比44%。但与哈尔滨“诱人”因素不同,韩国是环卫名额下的高待遇、高福利:环卫工人年薪可得3200多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8万元),退休也有保障。

若环卫部门一直以事业单位存在,有限的财政拨款让大量编外环卫工既不能成为体制内的事业单位干部,又不能按照劳动合同法纳入企业职工范畴,这样的尴尬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在当下中国,环卫工是技术含量不高、工作岗位分散、被替代性大的工作,这是劳动法的阳光所难以照耀之地,劳动者的权利比起某些被认为是血汗工厂的企业,更加受到抑制,如何保障他们的权利?

首先,用法律法规做依托。以环卫工人的安全为例,国家目前还没有一部关于保障环卫工人安全方面的法规,环卫工人的作业权、环卫工路权、作业中被碰撞后如何重惩肇事司机、以及以什么标准给予受伤害环卫工人赔偿和补偿……需要有关部门尽快调研,出台相关政策。像香港《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就明确规定:任何人如妨碍阻挠环卫工人清扫垃圾工作,或堆放物品于马路上,均属于犯罪行为,法庭除判处其他处罚外,可命令将该物品没收。

除了法律发力,工会也是必不可少的。事实上,如何在市场化的条件下保护环卫工这一类技术含量不高、工作岗位分散、被替代性大的劳动者的权益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人运动,也面临类似挑战。我们可借鉴加州旧金山码头工会和清洁工会的“用工厅”制度:工会把工人组织起来,并对该工会控制区域的所有清洁工作工会化;每位会员的资料都登记在案,特别是入会时间,这成为决定收入和工作安排优先性和福利待遇的基础,即年薪制度或资历制度的基础;工会还负责谈判工资等级的水平和福利待遇水平等。

“社会的关爱是‘点心’,福利和待遇的提高才是‘正餐’。”一位环卫工人说,环卫节单位举办的一些送温暖活动值得点赞,但他们更关心涨工资、发放高温补贴、发放慈善救助款、优先承租廉租房等方式的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措施。

环卫工虽然平凡,但我们不能把他们像蜉蝣一般遗落在都市的角落里。我们不能仅仅在“环卫工人节”这天才会想起默默奉献着的环卫工,我们应该把这个节日变成每一天的行动。我们自觉把垃圾放进垃圾箱,是对环卫工的起码尊重;相关部门为环卫工创造更好一些的工作环境,完善对他们的相关待遇,更是对环卫工这个群体的责任,也是对我们的城市的负责任。

从制度形成的历史看,每一项能够行得通、通得久的制度,其实都不是被人制定的,而是被人“发现”的。因此,人定制度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人去“发现”制度的历史。“发现”什么?发现的那些通行于世的诸多做法中契合人性的部分,和内涵人类道德“强制”的部分。只有这样的做法,在形成制度之后,才有生命力、执行力和规制力;也只有这样的制度,才是人们可能自觉遵守,因而是执行成本最小的制度。劳动者待遇的改善、劳工制度进化的历史,也正是这种制度被发现的历史。

感恩环卫工,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把每天都变成“环卫工人节”。

猜你喜欢

环卫工环卫工人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呈贡区总工会:对一线环卫工人进行慰问
跟踪导练(五)(4)
暖心!环卫工人收集50多把弃伞送给路人
环卫工人 工会一直在你身边
环卫工休息室缘何“环卫工免进”
把休息室还给环卫工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