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视角下的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研究

2016-06-20刘奇志

求知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德育建设

刘奇志

摘 要:社团文化作为各大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校园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对德育视角下高校社团文化建设进行研究,能在很大程度上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更加贴近学生,进而提高校园文化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基于此,本文对德育视角下的高校社团文化建设展开论述。

关键词:德育;社团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当前阶段,我国各大高校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此背景下,高校社团文化建设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但是,在当前高校社团文化工作中,许多高校忽略了社团文化的德育价值,导致社团文化工作价值难以得到充分体现。因此,本文在分析高校社团文化的特征与德育价值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德育视角下高校社团文化建设途径,为高校社团文化工作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一、高校社团文化的基本特征

1.主体性与组织性相统一

高校社团一般由大学生自愿组织而成,且社团内各成员有相同的爱好与兴趣。高校社团文化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大学生是社团的主人,他们对社团文化有自主创造、自主改造与自主评价的权利,并能以自身需要或成员需要为依据开展社团文化活动,通过对社团文化的自主改造与评价,使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团文化对社团成员主体地位的尊重,对社团成员主体需要的关注。高校社团文化的组织性主要表现在高校对于社团发展并非放任自流,而是将社团文化活动纳入高校团委及学工部门的管理职责内,对社团活动进行正确引导。

2.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大学生在高校社团文化活动中,通过参与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活动进行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了知识与实践的统一。因此,可以说高校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效补充。新时期,大学生对获取知识、实现自我价值充满渴望,而获取知识的途径逐渐增多,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增多,文化品位也日益提升。而高校社团文化正是凭借其自身的独特性吸引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参与,文学艺术社团、理论研究社团、专业技术社团等不同类型的社团,也满足了大学生日益增加的文化需求。从某种角度讲,高校社团文化的知识性是通过实践性而体现出来的。

3.教育性与娱乐性相统一

高校社团文化由社团成员打造,而社团文化也能反作用于社团成员,具有非常强的塑造人与教育人的功能。大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时,通过与其他成员之间的交流,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建立起深厚的友情,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培养自身对社团的归属感。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逐渐被社团文化熏陶,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高校社团文化的教育性得以彰显。另外,大学生之所以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正因为社团文化具有一定的娱乐性,为大学生提供发挥特长、增强参与兴趣、交朋会友的平台,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要。

二、高校社团文化的德育价值

1.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高校开展社团活动,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有利于大学生改进思想观念,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文化素养,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第一,实现自由发展。尊重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德育途径,培养大学生的主体精神,调动其主动性,激发其创造性,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实现自由发展。第二,实现全面发展。大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进行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强化专业知识,完善思想道德,进而增强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2.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近年来,高校社团文化不断发展,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社团文化工作中,积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寻求新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有效进行。

3.营造校园文化繁荣局面

在大学校园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智,促进其综合发展。高校社团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显性表达,能够直观真实地反映校园文化氛围,营造校园文化繁荣昌盛的局面。大学生在优秀社团文化的熏陶下,能够更好地传承校园文化精神,进而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三、德育视角下高校社团文化建设途径

1.增强对高校社团的物质支持

在高校社团文化建设过程中,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离不开资金、设备及场所的物质保障。为保障高校社团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必须通过相关政策或资金扶持,增强对高校社团的物质支持。一方面,社团与学生工作部门应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自身的资金收入。而高校应为社团活动划拨更多的专项资金,根据社团实际需要,划分资金用途,对资金进行专款专用,同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管。另一方面,各大高校应为社团活动设立专门的活动场地,向社团免费开放学校公共基础设施,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社团活动场所紧缺的现状,而且还能进一步降低社团活动成本。

2.打造品牌活动,提高社团文化品位

高校在举办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对社团品牌活动的打造,保证社团文化积极向上,提高社团文化品位,在活动中突出社团文化宗旨,提升德育效果,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对高校社团文化活动而言,品牌活动是彰显社团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对社团文化的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社团品牌活动能被广大学生接受,社团文化才能进一步在校园文化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3.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活动质量

高校社团要想进一步提高自身文化建设水平,就应开展高质量的社团活动。第一,在内部管理方面,丰富活动形式,提高社团成员的参与热情,增强社团成员凝聚力,丰富社团文化内涵;第二,在外部宣传方面,拓展多种宣传渠道,提高社团活动的知名度,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

4.加强社团自我管理与教育

高校社团文化活动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积极性,增强社团自治能力,推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应进一步规范社团管理,制定社团管理办法,完善社团管理规章制度,设置社团成员考核、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社团德育功能。

当前阶段,高校开展社团文化工作有以下作用:一方面,能够有效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渠道,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文化素养,实现大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应进一步强化高校社团文化建设,提高文化管理水平,充分认识社团文化工作的德育价值,使其教育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朱型存,董乃涵.基于德育视角的高校社团文化研究[J].考试周刊,2012,(46):153-154.

[2]廖 颖.德育视角下的高校社团文化建设途径探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9,(11).

[3]王小奎.高校学生理论社团建设中德育功能的承担[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7):118-120.

[4]王大宏.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德育价值与实现路径[J].宿州学院学报,2012,(12):4-6.

[5]孟凡周.和谐德育视野下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4,(18):213.

猜你喜欢

德育建设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德育出希望之花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