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鲜活”的服务

2016-06-20梅兴慧

新闻世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鲜活

梅兴慧

[摘要]对于传统纸媒而言,纯粹的服务性报道容易变成枯燥的“说明书”,这就需要融入新闻元素,来加强其时效性、关注度和生动性。文摘类报纸要做“鲜活”的服务,在服务中加入新闻元素,让“服务”“活”起来。

[关键词]文摘类报纸;服务性报道;新闻性

先来看两则信息——

一则是载于“久久健康网”的报道《重大突发灾难对人们生活有哪些“后续影响”》。文章是一则知识普及,缺乏新闻背景,显得枯燥,无法引起共鸣。

另一则是刊登在《文摘周刊》2015年11月18日生活版的头条消息:《“巴黎恐袭”造成殃及全球的心理伤害——八法应对“悲惨新闻”》,文章以11月13日法国巴黎发生的街市大屠杀作为由头,认为,虽然这个悲惨事件发生在遥远的巴黎,但伤害却波及全球。研究证明,当我们一次又一次被这类事件刷屏时,与自己被杀害的情绪体验是相似的。而且,灾难会让人们的认知变得短视。进而引出本文的主旨:我们该如何应对悲惨新闻造成的心理影响?

相较之下,第二则信息更能抓住读者眼球。为什么?因为它融入了新闻元素多了一份“灵气”。

对于传统纸媒而言,死板的服务,虽然实用性不减,可缺少了新闻的灵性。缺少了生机,读者便减少了一份阅读的激情。因此,文摘类报纸就要做“鲜活”的服务,坚持做新闻性服务。

一、做好服务性报道的重要性

服务性报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传播新闻信息本身就是为读者提供基本的服务;从狭义上讲,是指一种特殊的新闻品种,读者看了这样的报道后觉得有用。这里,主要谈狭义的服务性报道。

1917年普利策新闻奖刚创立时,只有“公共服务成绩优异奖”和“新闻奖”两个奖项,后来增至14项,“优质公共服务奖”仍居首位。可见,服务性报道一直备受重视。

服务性报道,也称实用性报道,可以理解为从政策服务、信息服务到生活服务,如党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新闻帮助群众解疑释惑;逢年过节,天气如何,出行、饮食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做一些生活提示、健康提醒;以及通过新闻舆论监督,给老百姓解决一些具体难题。在报道中,新闻性只是一个由头,突出的是服务性。

如今,新闻传媒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而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使得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拼新闻性,文摘类报纸拼不过时时更新的网媒,拼不过日日出新的都市报;拼服务性,文摘类报纸却有独特优势,可以做专题或专版,做集纳式、综合性报道。

《文摘周刊》目前32个版,服务性的版面占据了一半左右,有生命系列《健康》、《益寿》,生活系列《生活》、《书香》,历史系列《历史》、《钩沉》、《档案》等。这些版面都深受读者喜爱,尤其是健康版,自《文摘周刊》创刊以来,一直是读者心目中的“明星版面”,是《文摘周刊》的品牌版面。做好服务性报道有助于提高媒体影响力,助力《文摘周刊》打造“一流文摘报”品牌。

二、做好“鲜活”服务的七条路径

做服务性报道,不能死板地只为服务而“服务”,只有在服务中加入新闻元素,让“服务”“活”起来,才能让服务性报道更出彩,让读者对报纸爱不释手。那么,该如何做“鲜活”的服务呢?

第一,需坚持读者立场。读者立场是指服务性报道的根本目的是对读者实用。现在,要一改过去“我想让你知道什么”和“你应该知道什么”的传播本位做法,突出和强调“读者喜欢什么”、“读者想知道什么”,向“读者本位”转变。因此,视野不能太窄,不能以满足个体的服务需求来替代公众的需求,必须是当下读者最关心并关注的信息。

第二,跟着热点做服务。可以做些跟时令、节气相关的服务。比如春夏秋冬养生各有什么侧重点,24节气前后有什么独到的健康提示等。《文摘周刊》养生版就有“时令养生”等相关栏目。可以跟着节日做服务。几乎每年春节前一期,《文摘周刊》生活版都会做“过年专版”,因版面内容及时、实用等,经常获读者好评,并屡获“好版面”奖。还有“爱眼日”、重阳节等,可以做些跟节日有关的健康类报道。可以跟着名人学健身,针对名人病亡事件解析相关病症。名人效应往往更能引起读者共鸣,激发阅读、了解的兴趣。可以跟着热点解读病症。埃博拉疫情肆虐后,各家媒体都及时报道了这种致命传染病,《文摘周刊》连续多期关注此疫情,并对此病症的“前世今生”进行梳理,对其防治措施等予以报道,并追踪疫情发展情况及相关疫苗研制进程。

第三,时效性必不可少。这是做“鲜活”的服务最有效的一点。可以从国家大事、大政方针政策中找服务点。比如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习近平主席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聚焦版报道《国事访问不仅关乎国家关系,也关乎百姓实惠——习近平访英,你有啥红利》。可以紧跟时下证券市场热点、焦点事件,做理财类的服务性报道。2015年中,股灾之下,生活版就做了一系列相关的理财提醒。比如2015年8月28日的生活版提醒您《六种“炒股心态”要不得》,这是基于:全球股市暴跌痛击股民,很多股民喜欢死扛,结果常常是死亏。

第四,以链接方式做服务。在新闻性报道后链接服务性内容。如2015年6月1日健康版刊登的《我国确诊首例输入性MERS病例》,在报道新闻后,花了大部分篇幅介绍MERS病理和防治方法。这些知识起到了对读者答疑解惑的作用。

第五,实现与读者互动。可发挥报纸的沟通功能,实现与读者的直接交流,搭建互动平台、提高内容针对性,如请专家和权威部门负责人回应读者的疑问。

第六,引入策划理念。借鉴“新闻策划”的方法,对选题做整体分析和统筹规划,遇重大题材可做专版或专题策划,以强烈视觉感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眼球。

第七,在新闻版做服务。针对比如养老金并轨、药价改革、“全面二孩”等这些全民关心关注的新闻,更多的读者不只是关注新闻本身,而是更关注该新闻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这就需要报纸为读者详细解读。比如2015年11月2日的头版,聚焦“二孩政策全面实施”,整版以此政策作为贯穿,融入服务性内容,比如《百姓五问计生新政》、《计生政策变迁》等,新闻中有服务,服务里透着新闻性,二者形成了有机融合。

显而易见,强化报纸的服务功能,是提高报纸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服务好读者、使读者从中获益,是纸媒争夺读者的重要环节。因此,钻研读者需求已成为当前媒体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读者的需求就是媒体的生命线,而做好服务性报道,做“鲜活”的服务就是这条线上最重要的一环。

三、关于增强报道服务性的几点思考

如今,网络媒体不断更新、扩容,纸媒等传统媒体为了留住更多的老读者、拓展新读者,满足读者的信息“消费欲”,服务性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属性。但纯粹的服务越来越不被人接受,那么,如何增强服务性报道的新闻性,为广大读者“代言”呢?

首先,编辑要主动搜罗以新闻为由头的服务内容。学会综合多家媒体的报道,融时效性和服务性于一体。比如有的媒体只报道了新闻事实,编辑就需要有发现新闻中服务点的慧眼,以新闻事实为由头,主动搜索关键信息点透露出来或隐匿在其背后的服务信息。坚持“三贴近”原则,把现阶段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事件,尤其是与平常老百姓生活休戚相关的话题,作为报道的选题,比如关注房价、股市、高考、养老保险、医疗改革、就业创业等相关服务信息。

其次,扩大服务性报道的内涵。在服务性报道的基础上,又有了“服务新闻学”的说法。服务新闻学首先是新闻,价值判断标准是有用性与相关性,其基本要素是:有用——对自己有价值;可用——具有可操作性;想用——结合自己结合实际,想实践。

再次,在具体运用上下功夫。服务性报道的运用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实际的有用性,可以提供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比如《文摘周刊》2016年1月25日生活版头条《“世纪寒潮”生活攻略》),如何做好火灾、地震、沉船灾害中的人身保护,如何在节日旅游等这样的信息,避免简单的说教,又为读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二是阅读的有用性,读者可以通过导读(《文摘周刊》每期头版的显要位置都会刊登三到四条本期内容的导读)和图表(根据各版及稿件需要配发)等方式,为读者梳理信息,方便读者快速找到对自己有用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为读者节省阅读时间,提高阅读的有用性。

总之,纯粹的服务性报道容易变成枯燥的“说明书”,这就需要融入新闻元素,来加强其时效性、关注度和生动性。随着服务性报道渐渐成为媒体的竞争方式之一,在媒体服务性报道的长度不断压缩的情况下,新闻性服务的运用必将越来越广泛。

(作者单位:安徽文摘报刊社)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鲜活
浅谈如何让计算课鲜活起来
浅谈如何让计算课鲜活起来
练就本领才能捕捉大鱼
数学教学的一些策略
让初中数学课堂鲜活起来
浅谈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用“鲜活”爱着自己
让生态作文植根于“鲜活”的情境
让创新精神给物理课堂带来“鲜活”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