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戏,也看戏院老建筑

2016-06-20陈威

第一财经 2016年22期
关键词:大戏院戏院重修

陈威

上海可能是中国最不缺近代洋派老建筑的城市,但许多游客经过江宁路66号时,还是会下意识地举起手机。就算他们不知道眼前这座美琪大戏院始建于1941年,曾经是“远东第一影剧院”,以及乌兰诺娃、梅兰芳等艺术家曾先后在这里登台演出的往事,光是戏院的淡黄色外立面和红色剧院招牌搭配出来的复古感,就已经够格成为社交网络上到此一游的照片背景。

不过,能留下的也只是照片而已。过去5年里,美琪大戏院跟上海市中心那些历史老建筑一样,看上去十分气派,大门却始终紧锁,陈设的意义大于实用。

曾经是地标的文化场所因年久失修而废弃甚至消失的状况,似乎正在中国各地轮番上演。与那些因798艺术园区的成功而成为艺术改造抢手货的老厂房相比,戏院的位置微妙而尴尬。老戏院的面积通常不够大,供改造者施展的空间有限,而且舞台牵涉到声光电技术,内部构造更是复杂,难以处理。

直到今年4月,经过整修的美琪大戏院才终于重新开张。

5月底,越剧《双飞翼》上演的傍晚,向来热闹的江宁路路口围满了前来看戏的人,导致这条本就不宽的马路需要交警维持秩序才能保持通行。

美琪大戏院对于上海本地人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曾是旧上海西方影片的首轮放映影院,开业日就首映了美国歌舞片《美月琪花》,到后来才上演话剧、歌剧、舞剧,逐渐发展成为综合性剧场。哪怕是物质享受并不发达的年代,它仍然因剧目的独特和新潮成为沪上男女谈恋爱的时髦去处,以至于1986年电影《芙蓉镇》首映时,观众把售票窗口的玻璃都挤碎了。

现在的美琪大戏院想要恢复“远东第一”的荣光已经不太可能。近10年来,中国许多城市都在大举兴建剧院,远到由全球知名建筑设计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广州大剧院,近到以并蒂莲造型矗立在水乡的乌镇大戏院,都已经获得了新一轮的全球声誉。相形之下,美琪大戏院拥有的只是75岁的“高龄”。

对于已超过使用年限的美琪大戏院来说,重修是迫不得已。2010年停业整修之前,二楼的观众席甚至出现了塌陷裂缝,存在安全隐患。“我记得重修前最后一场演的是《资本论》,外面下大雨,台上就在下小雨。”SMG演艺集团副总裁喻荣军告诉《第一财经周刊》。SMG演艺集团是美琪大戏院的主管单位,旗下还有ET聚场和另一座老建筑兰心大戏院。

2011年,上海市政府拨款2500万元,美琪大戏院的重修正式提上日程。与新剧院会选择尽量装修得有未来感不同,美琪大戏院重修的原则是“修旧如旧”。85岁的章明被重新请出山,她的身份不仅是建筑设计师,还是当年美琪大戏院的忠实观众。

“式样方面按照老的风格去恢复,但里面的设备是现代化的。”章明说。美琪大戏院的原设计师是以设计美式风格的洋楼成名的华人设计师范文照,他的作品还包括上海音乐厅和八仙桥青年会大楼,而这已经是章明第二次负责修复范文照的作品。

美琪大戏院在不同的时代被加诸了不同的审美,甚至一度改名为北京影剧院。重修后的美琪大戏院门厅地面上的米色背景与紫罗兰色放射线条组成的同心圆图案,与戏院刚落成时的图案相同。外立面的磨石子表面、中英文字体、门把手等也都被恢复。

“修旧如旧实际上是指把过去好多强加于美琪的、在建筑和功能方面不合适的东西剥掉,让它回到原来的那种风貌。”喻荣军解释道。

从外观上看,今天的美琪大戏院跟1940年代老照片里的风格几乎一样。最大的变化其实是在内部,提升硬件的功能性在这次修复中摆在了首位。为增加观众席距离,提高观众的舒适度,章明减少了座位数。重新架设的喇叭、音响、吊杆等设备都是从美国、葡萄牙等地进口的。照明系统也改用了现代的LED灯,并由原来的田字形改为品字形,以提高声音收集的效果。只有这些基础配备达到标准,戏剧演出的效果才能发挥出来。

恢复原貌的历史老建筑以及具有实用功能的戏院,二者的统一才是美琪大戏院想要达到的改造目标。在戏剧文化发达的英国,最具代表性的莎士比亚环球戏院也是以最大程度地还原其在伊莉莎白一世时期的原貌为标准建造的,没有多媒体和现代化升降装置,甚至白天的演出都是依靠自然光。上海市政府对老文化地标的改造一向重视,在平移比造一个音乐厅花费更多的情况下,上海音乐厅仍旧选择整体平移的方案,并且成功恢复运营。但重修之后,这些演出场所能够继续运营下去,绝不仅仅是因为建筑上的美感。买票走进剧院和音乐厅的观众,挑剔的重点始终是内容和服务。

话剧是美琪大戏院重开之后的主要演出类型,在戏院重开的发布会上,运营方设置了VR体验区,好让观众通过VR设备来观赏表演片段。未来,VR也有可能会成为美琪大戏院的长期体验项目,比如买票之前,先看一段VR视频,体验坐在剧院里的感觉。除了剧目演出,美琪大戏院还打算举办一些强调互动性的大师讲座与工作坊。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在那些本着怀旧目的前来的忠实观众之外,吸引更多的青年观众。

“戏剧市场的人口基数相对来说就是很少的,非常需要对观众的培育。观众因什么走进剧场,对我们来讲其实都无所谓。只要进剧场的人变多,戏剧的观众人群也会越来越多。”SMG演艺集团的市场负责人赵晨琳说。就算有人是因为想要体验VR的新鲜感而走进美琪大戏院,对这座重新站在竞争起跑线上的老戏院来说,也不是一件坏事。

美琪大戏院的重修给国内很多老剧院展示了一种可能性,即怎样在不改变原本特色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当然,未来这个可能性能被放大到什么程度还得取决于具体的运营团队。不过,逐渐被打开的戏剧演出市场至少提供了一个证明老戏院也能多一点尝试的机 会。

猜你喜欢

大戏院戏院重修
像素下的微观世界——MCL数码港戏院
敦煌写本《曹议金重修开元寺功德记》考释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西夏重修供养人像蠡探
上海大戏院三月“重生”
70多岁上海大戏院改建
话剧《惊梦》
关于独立院校重修现象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