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其优化
——以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2016-06-20郭凯路

关键词:开发区指标体系

郭凯路

(太原师范学院 管理系,山西 晋中 030619)



*1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其优化
——以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郭凯路

(太原师范学院 管理系,山西 晋中 030619)

〔摘要〕开发区作为带动我国各地区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是当前城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而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又直接影响开发区本身的发展,因此评价开发区的土地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鄂州市葛店经济开发区为例,通过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目标值法及特尔斐法确定指标权重、理想值等评价方法,得出土地集约度分值结果,分析评价结果并提出开发区集约用地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鄂州葛店

经济开发区是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和重要的增长极,它在承担着拉动地区经济发展责任的同时,更推动着它所依托的城市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由于受区域环境和自身的发展状况、基础设施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开发区所处的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功能定位、产业经营和用地布局等有着不同的要求.与此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开发区用地存在着很多突出的问题.例如,我国大多数经济开发区或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土地利用过程中都有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比如一味追求土地的外延扩张而忽视区内土地集约利用;一味发展企业规模而忽视企业单位用地面积产出效益;一味引进企业进驻开发区而忽视企业之间相互补充[1-2],具体表现在用地铺张浪费严重、大量未利用地闲置、单位面积用地投入资本大而产出效益小、大城市中小规模开发区数量多,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用地布局等[3].

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0年,已经走过了24年的发展历程,经过多年的发展,葛店开发区已经逐渐成为鄂州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完善,产业结构转型速度加快,葛店开发区要想在贸易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发展自己,就必须在动态的竞争环境中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培育出优势产业集群,这就需要对葛店开发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结合葛店开发区实际情况,将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进行有机的结合,发挥开发区的整体优势,促使其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评价葛店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国内外研究概述

国外较早就开始了对于开发区集约用地的研究,德国古典经济学家屠能最先将区位与土地利用方式和集约程度联系在了一起,他在《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1826)一书中分析了地租、农产品价格、土地投入以及运费的关系,他认为在土地收益逐渐递减的情况下,与市场距离越近的生产地,其土地集约化的程度就越高.Chung-jen Chen(2004)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指出产业园区中大量土地闲置以及用地不集约的消极因素,提出了有效促进产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方法与具体措施[4].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批准建立了类型、层次和功能各不相同的开发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学者逐渐开始重视对于开发区土地问题的研究.瞿文侠(2006)等撰文指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主要有4个方面,开发区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集约、开发区土地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最优综合效益的实现、土地资源配置的优化[5].王梅、曲福田(2004)以昆山开发区为例,运用特尔斐法和统计分析法,对开发区内部不同类型的企业在用地上进行集约利用评价,根据定量化得的评价结果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产业调整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和措施[6].

可以看出国内外对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大多偏向于开发区用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研究、如何通过结合开发区具体情况选取评价指标、怎样更加高效地对开发区土地进行利用从而提高开发区的经济效益,发挥其城市经济增长极的重要作用等几个方面.

2葛店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2.1概况

湖北鄂州葛店开发区是1990年7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湖北省第一家省级开发区.位于中国中部中心城市武汉市东郊,西至武汉市中心22 km,东至鄂州市城区38 km,地处武汉经济圈的中心区域.开发区土地总面积731.33 hm2.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432.52 hm2,占开发区土地总面积的59.14%;未建成城镇建设用地293.81 hm2,占开发区土地总面积的40.18%;不可建设土地5.00 hm2,占开发区土地总面积的0.68%.2.2评价过程

2.2.1指标体系

参照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7],结合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际情况,选取了土地利用状况(A)、用地效益(B)、管理绩效(C)等三个主导因素,结合现状用地情况又选取了土地开发程度等6个子因素以及土地供应率等13个具体指标(详见表1).

表1 评价指标体系 单位:% ,万元/hm2

2.2.2指标权重及理想值的确定

2.2.2.1指标权重的确定

根据相关规程的要求,各主导因素、子因素以及各项指标的权重应控制一定区间之内.如表2所示.

表2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权重区间

通过特尔斐法对各主导因素、子因素、指标的权重进行确定,主要包括高校的教授、博导,葛店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鄂州市国土资源局葛店开发区分局、葛店开发区经济发展局等有关部门的技术、管理专家和高层决策人员共计15人.通过专家打分得出的结果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各位专家的打分均值和标准差进行方差分析,以通过F检验为标准,共进行了两轮打分,专家意见基本趋于一致,全部通过统计检验,最后由按公式(1)计算指标的权重值:

(1)

式中:Wi第i个目标、子目标或指标的权重;

Eij专家j对于第i个目标、子目标或指标的打分;

n专家总数.

计算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 葛店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权重表

2.2.2.2理想值的确定

对葛店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理想值的确定主要通过三种方法:

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数据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发生高淀粉酶血症的危险因素使用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腹痛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取诊断AP的最佳临界值,计算诊断AP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目标值法,在工业用地率等指标中均采用了目标值法,将这些指标可达到的绝对最优值100%来作为其目标值;

2)经验借鉴法,参考国内较发达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将其现状较优的指标值来作为理想值.在土地利用状况目标下,土地建成率这一指标采用了经验借鉴法,参考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土地建成率95.53%、武汉出口加工区的土地建成率98.10%、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土地建成率96.27%,运用经验借鉴法取其平均值作为葛店开发区土地建成率的理想值.

3)专家咨询法,土地供应率、建筑密度、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的理想值的确定采用的是专家咨询法.通过咨询10~40位熟悉葛店开发区发展建设和土地利用情况的各领域的专家和领导,以发放问卷的形式来获得葛店开发区相关指标的理想值.

各评价指标的理想值的确定和依据详见表3.

表4 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理想值表 单位:%,万元/公顷

2.2.2.3指标标准化

为了消除数据间的单位和量纲,对每个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最终度量主要以指标实现度的分值为准,按照公式(2)进行计算:

(2)

式中:Sijk——i目标j子目标k指标的实现度分值;

Xijk——i目标j子目标k指标的现状值;

Tijk——i目标j子目标k指标的理想值.

表5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程度评价指标实现度表 单位:%,万元/hm2

2.3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计算

2.3.1子目标分值的计算

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各子目标分值按照公式(3)计算:

(3)

式中:Fij——i目标j子目标的地地利用集约度分值;

Sijk——i目标j子目标k指标的实现度分值;

Wijk——i目标j子目标k指标相对j子目标的权重值;

n——指标个数.

2.3.2目标分值的计算

开发区的土地利用集约度目标分值按照公式(4)计算:

(4)

式中:Fi——i目标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

Fij——i目标j子目标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

Wij——i目标j子目标相对i目标的权重值;

n——子目标个数.

2.3.3集约度综合分值计算

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按照公式(5)进行计算:

(5)

式中:F——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

Fi——i目标的集约度分值;

Wi——i目标相对总目标的权重值;

n——目标个数.

根据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选择的目标、子目标、指标的权重以及各指标标准化后的实现度分值,按照公式(3)—(5),计算出最终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的目标分值、子目标分值、集约度综合分值,评价结果详见表6.

表6 葛店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分值表

3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分析及优化建议

3.1建立开发区内企业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促成产业链的形成

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程度评价综合得分为85.94.按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得分在80分以上为集约度较好;60~80分,为一般集约;50~60分,为土地利用相对不集约;50分以下则为土地利用不集约.以这个标准来看,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属于集约度较好的水平.从评价指标实现度的分值来看,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土地集约过程中土地利用状况和管理绩效目标分值较高,分别为87.06和95.67,这说明开发区这几年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以及管理绩效水平上总体情况良好,现状指标与理想值差距较小,结合开发区企业中多为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建议在开发区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使优质、有保障的风险投资注入到企业中,给开发区企业带来新的活力.

同时,根据葛店开发区已形成的产业构成和产业发展规划,以工业用地为规模主体,合理确定产业导向,重点突出对生物医药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扶持,逐步完善生物医药这种高科技产业的科研创新、生产制造、物流服务等各个环节,形成生物医药产业链、电子信息产业链.加大对于其他产业的优化和合理布局,在发展核心产业的同时,带动和提高其他产业共同发展,使得开发区产业发展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又普遍发展.开发区管理部门可以预测各产业对于土地的需求程度,制定相应的土地供应计划.在出让土地时明确所出让土地的产业用途,使产业关联度大的分布在同一区域内,最终形成以产业聚集为主的各个产业园区.

其次,健全开发区公共财政管理体质,发展和改善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公共事业,改善区内投资环境,也会给招商引资提供优势和保障.改善区内的投资环境,引导和鼓励开发区内经济效益显著、以民间资本投资为主的项目,调动社会力量投入到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和建设中.

3.2以开发区自然条件为依托,优化区内生态布局结构

开发区到期项目用地处置率分值为100.00,说明区内无有偿使用已到期的土地.除有2.95 hm2未达到收回条件的闲置土地,闲置土地处置率为100%;土地建成率、工业用地率、工业用地建筑系数、到期项目用地处置率、闲置土地处置率、土地有偿使用实现率标准化后的分值均在90分以上,充分表明开发区的土地利用在这些方面的集约利用度较高,开发区用地效益较好.

但是在用地结构上,交通运输用地占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的比例为24.33%,可以看出,开发区内公共交通状况和对外公共交通状况以及原材料的供应和产品的输出状况指标度比较适中;开发区内公园和绿地,商服用地所占比例都偏低,可以看出开发区内的居民生活质量偏低,居民对业余文化生活需求的满足感、以及消费、购物的便利度不是很高.结合国内其他同类型的开发区绿地所占比例,葛店经济开发区绿地与公园比例远远低于平均水平,加大生态环境建设,为开发区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资源环境,开发的同时注意与该区域产业相协调,促成开发区生态环境建设,为开发区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辅相成.

比如结合开发区现有的自然条件,可以沿观音山、鸭儿湖、紫菱湖规划建设绿色步行道,形成区内的休闲漫游线,同时可以考虑开发鸭儿湖休闲观光风景区,紫菱湖风景带,建设鸭儿湖湿地公园、营盘山坡地公园、及现有的中心区中央公园,在优化布局时,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资源环境,开发的同时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该区域产业相协调,促成开发区生态环境建设,为开发区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3.3进一步加快开发区土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开发区工业用地产出强度、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和建筑密度距理想值有较大差距,由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工业用地产出强度和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等两个指标的贡献度较高,因此成为主要障碍因素.同时,也说明开发区工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和土地利用强度方面的提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葛店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因此,促进葛店开发区在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区内重点产业上积极探索如何提高单位用地面积的投入产出比,促进主导产业的规模发展,在实现和发挥产业集聚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区内土地的集约利用.

参考文献:

[1]杨少敏,邵虹,李爱新,等.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综述[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184-186

[2]李双异,邵永东,张晓东,等.辽宁省工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25(5):43-46

[3]谢正观,郑仰阳.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厦门市海沧台商投资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3):393

[4]CHEN Chungjen.A multiple criteria evaluation of high-tech industries for the science-based industrial park in Taiwan[J].Information&Management,2004,22:839-851

[5]翟文侠,黄贤金,张强等.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以江苏省典型开发区为[J].资源科学,2006,28(2):54-59

[6]王梅,曲福田.昆山开发区企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构建与应用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4(6):22-27

[7]中国人民共和国.TD/T1029-2010,国土资源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A Research on 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Land Intensive Use in Development Zones——A Case Study of Gedi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O Kailu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Taiyuan Nornal University, Jinzhong 030619, China)

〔Abstract〕As a special economic region in a city, the development zone has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pushing the wheel of society and economic forwards. As the intensive land use degre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development zon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valuate the status of intensive land use of the development zone. Taking Gedi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intensive land us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the Objective Performance Criteria and Delphi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index weight and indicator’s expected standard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land intensive scores as a result, analyse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the optimization of land intensive use in Development Zones.

〔Key words〕development zone;intensive land use;index system;Gedian

*收稿日期:2015-11-2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课题,晋西北城镇化农民非农可持续生计与土地流转(41271143).

作者简介:郭凯路(1987-),男,山西太原人,太原师范学院管理系助教,主要从事土地经济、土地规划研究.

〔文章编号〕1672-2027(2016)01-0059-06〔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开发区指标体系
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国办发文部署开发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