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社区教育活动与教育目标的关系

2016-06-18李怡然

戏剧之家 2016年10期
关键词:情感目标社区教育

李怡然

【摘 要】社区教育是以一定的地域为界,根据本社区软硬件设施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社区成员实际需求的系列教育活动。现如今,社区教育作为一种不特定的教育形态,因其多功能性的表现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社区通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的认知、情感与活动目标,日益突显出对社会各事业发展进步与成员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社区教育;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活动目标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183-01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在1956年用分类学方法,观察并分析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发生的各种学习反应,并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根据,将学习划分为3类:认知领域学习、情感领域学习和活动领域学习。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都属于教育的分类,两者的源教育目标本质都是相同的,即: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培养人的过程。在此,引用布鲁姆对于学校教育活动目标的三领域分类,分析社区教育活动与教育目标之间的关系。

一、社区教育活动与认知领域的关系

传统的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步骤,拥有能够判断客观对象的能力,新分类法又将教育分为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社区教育选用的诸如课堂面授、远程教授、业余函授等形式的活动,在活动准备期间社员的出谋策划到活动过程的加入,再到活动结束后的总结,这一系列过程都是在社区成员对自身工作或精神上的需求下而衍生出的教育活动,那么这种认知目标的教育就使社区全员性特征充分体现在社区教育当中。

社区教育可以满足社员形形色色的教育需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社区教育活动强调的参与性、自主性、创造性,决定了社区形形色色的活动时参加者获得直接经验体会、增加感性认识、培养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也突出了在认知区域中全体社员对于客观对象的判断进行了筛选综合。

二、社区教育活动与情感领域的关系

社区教育根据社员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充分考虑社员的情感需求和发展,统筹规划出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活动。在社区教育活动中,采取座谈讨论、理论研究、经验交流、个别交流的形式,都以提高参加学习培训对象的学习力、竞争力和创新力为基本目标,重心放在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完善素质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社员的自主参与度,有利于实实在在学习到自我发展的技能,在社区成员的心理成就感上得到了补充,更有利于再次投入到社会生产中。

社区教育活动的灵活性很强,能够做到实际切实需要,在短期内补齐社会所需。待岗人群的扫盲教育、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等适应年轻人的活动,社区老人的保健教育、文化娱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适应老年人的活动,社区教育在社员的情感建设上均有所涉及。

三、社区教育活动与活动领域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单靠学校教育不能适应社会对各式各样人才的需求和储备,与此同时也引起了学校教育对社区教育的关注和研究。

社区教育在参观访问、学术报告、生活的娱乐和艺术审美上都投入了大量劳动。社区的物质文化、组织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建设中侧重于发挥社员的潜能,促进社员在参加各种活动的平台上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

布鲁姆认为,认知领域包括有关知识的再认、回忆以及理解能力和技能的形成等方面的目标。社区教育因教育对象相对广泛、教育内容灵活多样,决定了教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这是教育发展的潜在要求与趋势。社区教育在于引导社区成员适应正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以灵活多样的活动培养成员的宽厚知识基础和随机应变能力。教育的社会性本质决定了教育和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关系。布鲁姆提出教育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活动目标,三个目标领域在所有的社区教育活动中均有所涉及。社区教育以其整合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种教育形态的力量,在社会和个人发展中起着强助力的推进作用,在协调育人、环境优化、组织协调、管理监督中有着决定性作用。所采用的活动中提到的教育目标,实际上就是整个社区活动学习的结果与评价,是社员们实现终身教育的一个平台与保证,这就不会出现例如传统学校教育对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前瞻性、形成教育机构不合理的情况。这些教育活动旨在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协调发展,利用本地区的教育资源和现有条件,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形式,促使社区成员实现教育的社会化,最大限度地达到教育目标,而这种特有的整合功能是其它教育无法做到的。

参考文献:

[1]李松林,金志远.学校的社区教育属性及其功能分析[J].职教论坛,2006(19).

[2]黄云龙.我国社区教育的嬗变、发展态势及其实践策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1).

猜你喜欢

情感目标社区教育
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情感目标的实现途径
浅谈高中政治选修课堂的情感生成策略
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现状研究
大连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
三维动态形成性评价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