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如何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和网络教学平台的中医针灸人才培养模式

2016-06-16黄华聪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现代学徒制

【摘要】目的:分析现代学徒制和网络教学平台基础上如何构建中医针灸人才培养模式。方法:随机选择我校2011级中医专业的58名毕业生以及2012级中医专业的58名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选择2012级毕业生,对照组选择2011级毕业生,应用不同模式培养,比较最终效果。结果:观察组技能考试以及综合笔试的平均成绩以及通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迷你临床评估训练系统考评结果中观察组各项指标结果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针灸人才培养模式应用现代学徒制和网络教学平台方法进行构建,效果明显,能够帮助临床培养更多高质量的针灸人才,值得推广。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网络教学平台 中医针灸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19-02

中医针灸属于我们国家的一类传统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结晶,目前已经传入世界各个国家的临床治疗中。但是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我国临床上拥有的中医针灸人才比较匮乏,大师级别的针灸师接近消失,为了保证临床中医治疗效果以及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必须重视中医针灸人才的培养,解决针灸的教育问题,实现规模化以及规范化的教育。本研究主要分析如何借助现代学徒制和网络教学平台来构建有效的中医针灸人才培养模式,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对象随机选择我校2011级58名中医专业毕业生以及2012级58名中医专业毕业生,将2012级毕业生视为观察组,2011级毕业生视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学生有32名,女性学生有26名,中考平均分数为(86.4±2.8)分;对照组男性学生有34名,女性学生有24名,中考平均分数为(85.9±2.6)分。比较两组各项基本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观察组采用现代学徒制和网络教学平台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具体方法如下。

1.2.1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方法对相关程序进行制定,深入的开展调研以及进行座谈会,确保对中医针灸人才在各个层次、各个行业以及各个岗位中的具体需求情况,依照具体职业以及岗位对工作能力的不同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方案制定依据选择《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以及《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促进建设医学院校针灸专业与医院的多项合作,促进医院和学校深入协作,共同培养针灸人才[1]。依照临床针灸岗位的具体需要和临床针灸人才成长规律,医院和学校通过商讨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共同制定,出版适应性的教材以及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并予以实施,建立考评机制,进行教学相关研究等工作。学校主要负责教导学生专业知识,训练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医院则主要负责利用“师徒式”的形式带领学生完成临床实践,按照制定好的人才培养方案训练学生的临床针灸能力,促进学校和医院共同培养目标的实现。

1.2.2促进建设教学医院以及附属医院

意思主要是教导学生学习的教师同时又是持有医师资格的医院医生,实施教师和医生结合的一人双岗模式,同时承担临床工作以及教学工作。挣脱当前用工制度以及教师编制的框架,探索新的更有效的制度,尝试流动教师编制制度,促进学校通过相互招聘共同利用教学医院以及附属医院的优秀人员,实现医生或者教师的双重锻炼,加强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加大专业建设的力度。融合医院和学校,所有技术人员不仅有临床任务,同时又有教学任务,并且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以及教师考评中纳入临床工作量以及教学量的重要指标[2]。建立教学基地在医院中,实现医院和学校的资源共享,技能和临床相关课程的上课地点都设在医院,实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以及教学与临床的融合。

1.2.3加快多功能网络视频教学平台的开发

这种平台也就像远程诊疗系统,只是拥有不同的终端,教学医院和附属医院作为教学终端,学习终端除了学生上课的教室,还可以延伸到学生的手机或者远程教学中心的计算机。通过这个平台的应用,可以将在医院诊室实施的针灸操作具体流程传输到各个终端,使学生能够实时观看,对于有难点的内容,可以建议存储起来后期进行回放学习,有助于加深记忆与理解。终端中的计算机与脉象仪以及摄像仪连接,因此可以保证实时显现患者的脉象以及舌象,还可以将教师诊断和治疗的过程借助视频系统进行实时呈现。另外,在平台中是可以融合在线考试、交互答疑、远程交流以及作业辅导等内容,学生能够借助收集或者电脑完成整个课程学习。

1.3指标评价

第一,对两组毕业生进行综合笔试以及实践技能考试,学生首先需要完成实践技能考试,考试合格后才能够进行综合笔试。对照组在2013年参加综合考试,总分300分,合格为176分;观察组在2014年参加综合考试,总分300分,合格182分。第二,借助迷你临床评估训练系统对两组学生进行考评,一共有7个项目,每个项目都包含重点行为能力,评估结果用3个等级表示,总分为9分。其中有待加强为0-3分;符合要求为4-6分;优良为7-9分。如果是考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合格为6分[3]。评价时间选择学生结束毕业实习后。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统计软件SPSS 16.0对统计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检验选择t;用%表示计数资料,检验选择χ2。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项考试结果比较

观察组学生的技能考试以及综合考试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观察组技能考试通过人数比对照组多5名,综合笔试通过人数比对照组多6名,总通过率比对照组多5例,两组考试总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迷你临床评估训练系统考评结果比较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临床沟通技能、体格检查技能、临床判断、组织能力、整体临床能力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文关怀与职业精神、沟通技能结果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数据见表2。

3.讨论

本研究观察组所采用的培养方案不仅使得中医“师徒式”传统得以保存,另外也打破了传统局限,有助于学生临床实践以及操作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资源学习更多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知识,使得临床针灸人次培养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使得培养人才更具有针对性[4],因此也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本研究对两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结果观察组应用现代学徒制联合网络教学平台后技能考试以及综合笔试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技能考试以及综合笔试的通过率也高于对照组,迷你临床评估训练系统考评结果中除了指标人文关怀与职业精神、沟通技能没有显著差异,其他临床沟通技能、体格检查技能、临床判断、组织能力、整体临床能力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现代学徒制联合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于构建中医针灸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明显,有助于为临床提供更多针灸人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一强.中高职院校中医专业针灸推拿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5,(11):127-128.

[2]强刚,刘茜,潘道友等.高职高专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6):5-6.

[3]张卫,陈少玫,万文蓉等.中医专业本科生针灸实习新方式的探索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2):73-75.

[4]张欣,刘明军,王之虹等.着力突出两个并重,完善针灸推拿人才培养模式[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03(3):54-55.

作者简介:

黄华聪(1973-),男,广西防城港人,壮族,讲师、主治医师,本科,研究方向:中医(针灸推拿)。

猜你喜欢

网络教学平台现代学徒制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对话式课堂建构与教学实践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对信息时代高职高专外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