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吹旷野

2016-06-12李博雅

作文·初中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刘亮野兔旷野

李博雅

风吹旷野,有种苍凉美;岳飞的民族大义,让多少仁人志士热血沸腾;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如此炽烈……读书,无论何时都能让人的灵魂充实饱满,这种美的享受无可替代。思想的旷野无限大,用书籍充实它,是给自己的灵魂美容。

关于刘亮程,我是不大了解的。我不爱通过作者的生平来推断他写作时的感情,我以为,读书,文字虽然是作者的,但文字带给我的感觉却是我自己的。翻开刘亮程的散文,是一阵阵带着泥土与青苗味道的风,“呼啦啦”地刮过无人的村庄,带着寂寞的气息。

我喜欢的,不是他最有名气、获了大奖的那几篇,我喜欢的这篇叫《剩下的事情》。长长的散文分为11个小标题,带给我时而强烈时而柔和的共鸣。字里行间,还是有风在吹,像是站在无边的旷野,在灰蓝色的天际,有个低沉又暧昧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低语。

他说:“谁都不想走到最后,剩下一截子黑路。”有的时候,年轻人总爱急于求成,张爱玲的一句“出名要趁早”被多少青涩少年误读,当才华浅藏在地表,像一口用汤匙挖成的油井,井喷过后,剩下的便只有轻狂与浅薄。这个“趁早”,葬送了多少本可以成为名垂千古的人的前途,天才与神童伴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隐去脚步,他们的最后,只剩下令人扼腕叹息的一截子黑路。

他说:“许多事情都一样,开始干的人很多,到了最后,便成了一个人的。”日光的每一度西斜,都有人在对命运唏嘘:我明明那么努力,却还是没有出人头地。正像刘亮程书中那个没有割完麦子的人一样。没有人看见你有没有努力,没有人跟你讨论该不该放弃,没有人监督或鼓励你坚持下去,生活像马拉松赛跑,然而很少有人会是福贾·辛格。一切事情,开始时就算再轰轰烈烈,能坚持的也不多。行百里者半九十,人的目光短浅也可以体现在放弃自以为已经完成的事情上。

他说:“我从没在荒野上看见一棵像杨树一样高扬着头、招摇而长的植物。”老子说过誉满天下者,必毁满天下。这并不是号召万物乃至人人理所当然地停止向上生长,人人都匍匐在地上,把自己隐藏在人群与大潮流之中。荒野之上,远离村庄,招摇生长,做别人不做的事,承受着无穷无尽的寂寞与恐慌,但为了跟别人不一样,小胡杨依旧甘愿如此。

他说:“如果所有粮食在风中跑光,所有的村人,会不会在风停之后远走他乡,留一座空荡荡的村庄。”世俗的风收割着田野上的人,没有了物质的支持,还会不会有人谈论理想与信仰?王开岭说:“信仰,始终代表一种指向终极的灵魂态势,一种精神奔赴性,一种上升的生存向度。”可世上还有几个把滚石推向山顶的西西弗斯?还有谁能在叠加的挫败中,坚持做剩下的事?

他说:“不吃窝边草的野兔,为一口草奔跑一夜回来,看见窝边青草被别的野兔或野羊吃得精光又是什么感触。”从没想过这样一个命题,读到此处我不禁哑然失笑,但心中却是空荡荡的悲伤。当自己的努力被轻而易举地践踏,摧残,覆灭,自己却无可奈何时,怎么办?只能继续奔跑,甚至没有时间停下来哀悼。

他说:“我们需要的只是牛肉,牛的清纯目光、牛哞、牛的奔跑和走动、兴奋和激情,还有,刚才还在享受生活的一根牛鞭,都只有当杂碎扔掉了。”生命可以简单可以复杂,不过你要区别开你追求的是生计还是生活。有时候,一路奔忙,却被风沙吹得迷了方向,你会渐渐遗忘来时的路途,所以,不妨在忙碌之余,尝试着怀揣一份情趣,享受生活。

絮絮叨叨良久,这些文字也不过是些片面又肤浅的解读。我最爱的一句话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眼中的刘亮程,不过是我内心深处,那个正在追求正在奋斗的年轻的自己。我理解的《剩下的事情》,或许只是我当下的生活。带着一些鼓励,一些提醒,还有一些期待,希望自己做着别人剩下的事情,也害怕踽踽独行。

他说:“时间本身也不是无限的。”

他说:“所谓永恒,就是消磨一件事物的时间完了,这件事物还在。”

他说:“时间再没有时间。”

一路走过,青春可以填补荒芜,当生命结束,便只剩下,大风吹过旷野。

猜你喜欢

刘亮野兔旷野
人物刘亮程
从书斋走向旷野
刘亮程 作品
疯狂野兔,看招
两只小野兔
旷野的风
是谁给刘亮的被窝里铺上了无穷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