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擂台

2016-06-08

新东方英语 2016年6期
关键词:布鲁塞尔评析译者

在上一期的翻译擂台点评中我们提到,财经新闻中使用的经贸英语与外贸函电和商务合同中的英语明显不同,可以看作是非专业性的经贸英语。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非专业性经贸英语的难点主要表现在词汇层面,也就是经贸术语。这些术语不仅在英语中有特定的含义,在汉语中往往也有固定的对应表达法。我们如果死板地按照字面去翻译经贸术语,不仅意思可能出错,表达也有可能不地道。这就要求我们平时积累一定的英语和汉语中的经贸表达法,掌握一些基础的经贸常识。但这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有时候,英语财经新闻可能也会使用非常复杂的句子结构,并牵涉其他专业的一些知识。这时译者如果只掌握一些基础的财经知识,就会发现很难胜任翻译任务。因为财经新闻也有专业和非专业之分。通用类媒体(如面向社会大众的报纸和电视等)所报道的财经新闻可以称作是非专业。而专门针对商业界人士的媒体(如各种财经类报纸和电视节目)所报道的财经新闻就可以称作是专业。专业性的财经新闻往往句子复杂,且紧密结合国际形势。译者要是没有相应的财经知识,没有一定的语言功底,且不熟知国际形势,理解起来就会比较难。也就是说,翻译专业性的财经新闻,译者要面对的第一道坎是理解。这在本次翻译擂台的参赛译文中就有明显体现。

题目

Brussels is to seek sweeping new powers to vet gas contracts between Russia and EU countries before they are signed, ramping up its efforts to curb the influence of Gazprom, Moscows gas export monopoly.翻翻译要点

本次翻译擂台的原文选自2016年1月26日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上的一篇报道。《金融时报》是一家有着全球影响力的专业财经类报纸,所刊登的报道在商业界很有权威,其读者都是一些高端商务人士。该报语言风格大体上比较正式,句子比较长,结构复杂,内容往往紧跟最新国际形势。阅读这样的报纸,读者要有比较好的语言功底,要了解国际形势,当然更要有一定的财经知识,否则理解起来就会有困难。若要将该报上的报道翻译为汉语,理解原文自然是一大挑战。本次题目原文只有一句话,长度却达到了34个词,其中包括一个作状语的现在分词结构和一个由befor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Brussels和Moscow是国际时事新闻中常见的词汇,Gazprom是财经新闻中常见的一个机构名,vet、contract、export和monopoly都是常用的财经词汇。要把这句话的句子结构理清楚,吃透Brussels和Moscow的含义,并准确理解财经词汇,并不容易。参赛译文整体来说也的确不理想,理解错误比较多。

首先,因为原文句子结构复杂导致的问题有以下三类。

问题一 参赛者未看清befor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的修饰对象,导致译文意思不准确。

例:布鲁塞尔将要在俄罗斯和欧盟之间的天然气订约签订之前寻求全新的力量去审查这个条约,增强自己控制莫斯科天然气垄断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影响的能力。

评析:原文中befor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修饰的应该是动词vet,指在签署合同之前进行审查。这么说原因有两点:一是vet离before较近,符合英语语法的“就近原则”;二是符合逻辑,在合同签署之前对其加以审查,是审查合同的常规做法。译文误以为before修饰的是is to seek。Seek离before很远,不符合“就近原则”。而且从逻辑上讲,在“订约签订”之前才去寻求审查的权力,通常来说太晚了。万一寻求权力失败了怎么办?或者寻求的过程比较长,难道“订约签订”先等着?这显然不符合逻辑。对原文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布鲁塞尔打算寻求新的权力,使自己有权力在欧盟成员国和俄罗斯签订合同之前加以审查。值得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参赛译文对此处的理解都和这个例子相同,说明参赛者对英语语法的掌握还不牢固,翻译时也没有仔细思考其中的逻辑关系。

问题二 参赛者没有看清句子末尾同位语成分在句中的作用,导致译文意思不准确。

例:布鲁塞尔尚需加足马力在俄罗斯与欧盟国家间的天然气合同签署之前对其进行审查,加大力度遏制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的影响以及莫斯科对天然气出口的垄断。

评析:原文句子末尾的Moscows gas export monopoly明显是同位语成分,对Gazprom进行补充说明。但该译文没有体现出这层语法关系,将其译成“莫斯科对天然气出口的垄断”,并添加“以及”一词,似乎原文中的Moscows gas export monopoly与the influence of Gazprom是并列成分,这样就完全误解了原文的意思。此外,译文逻辑也讲不通。“莫斯科对天然气出口的垄断”是什么意思?是说俄罗斯政府垄断了全世界的天然气出口?还是说俄罗斯政府垄断本国天然气的出口,不允许私人企业染指?无论哪种都与原文意思不符。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译者的语法功底不够好。

问题三 参赛者未能理解ramping所在的现在分词结构的作用,导致译文意思不准确。

例:在加紧遏制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莫斯科的天然气出口垄断商)影响力的同时,布鲁塞尔正在谋求新的广泛权力,以审查俄罗斯和欧盟国家之间的待签天然气合同。

评析:原文从ramping开始一直到句子末尾,是一个包含同位语成分的现在分词结构,作is to seek的状语,表示seek的作用,即布鲁塞尔寻求广泛的新权力的行为实际上是要加大力度来遏制Gazprom的影响。Seek和ramping都表示动作,但seek是主要动作,ramping是补充说明成分。该译者把现在分词结构提前,并添加“同时”一词,好像ramping (加紧遏制)和seek (谋求新的广泛权力)都是主要动作,这与原文意思明显不符。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说明译者对现在分词的用法掌握得还不够好。

对于Brussels的翻译,参赛译文的主要问题是译者没有看出Brussels的指代含义,导致译文意思不准确。

例:目前,比利时在加大力度以期控制俄罗斯天然气垄断巨头Gazprom的影响的同时,也在寻求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组织来审查俄罗斯与欧盟国家即将签订的天然气供应合约。

评析:以一国首都指代该国政府是英语新闻中常见的用法,可以说是一种不再新奇的借代修辞法。同理,以国际组织所在地指代该国际组织也是英语新闻中常见的借代表达法。原文中的Brussels指的是欧盟,更确切地说是欧盟的领导机构欧盟委员会,因为只有欧盟或欧盟委员会才有权力对欧盟成员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合同加以审查。该译者将其译为“比利时”,不符合逻辑。比利时有什么权力去审查欧盟其他国家与俄罗斯之间的合同呢?该译者知道布鲁塞尔是比利时的首都,说明具有一定的国际常识,但这种常识还不够多,对于欧盟与俄罗斯之间关系的波动了解的也不多,也没有想到布鲁塞尔是欧盟委员会所在地,所以才会犯这种错误。

对于Gazprom的翻译,参赛译文的主要问题在于译者直接保留了英语原文,没有对其进行翻译,不符合汉语规范。

例:在俄罗斯与欧洲国家签订天然气协议之前,布鲁塞尔试图寻找一股彻底的新力量来审查这份协议,并加大力度抵制莫斯科的天然气供应垄断商——Gazprom在天然气方面给布鲁塞尔带来的影响。

评析:该译者直接保留了英语的公司名。这种直接保留的译法叫做“零翻译”,在有的场合也是允许的,比如在专业文献中就可以保留一些英语的专业术语或专有名词,在仅面向内行人士的谈话或文献中也可以保留。但原文是新闻,我们的翻译最好也遵守汉语新闻的写作规范,尽量将英语的专有名词翻译成汉语。目前,国内新闻报道对Gazprom的翻译还不统一,有音译的“盖茨普洛姆公司”,也有意译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还有简称的“俄气公司”,从这三种译文中任选一种即可。

对于contract一词的翻译,参赛译文的主要问题是用词不准确,导致译文意思不准确,或是不符合汉语习惯。

例:布鲁塞尔为了在俄罗斯和欧盟国家之间签订契约之前广泛搜寻新生力量来审查他们的条约,不断努力提高自身来控制莫斯科天然气出口的垄断者——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影响。

评析:《新牛津英语词典》对contract的解释是“a written or spoken agreement, especially one concerning employment, sales, or tenancy, that is intended to be enforceable by law”,也就是“合同”的意思。了解国际形势的人应该知道,欧盟各国在能源方面,特别是冬天取暖用的天然气方面,高度依赖俄罗斯,需要从俄罗斯进口,双方经常为此角力。欧盟想对成员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天然气合同加以审查,原因就在于此。无论怎么说,这里的contract指的是有关某一具体事项的协议,且这一协议有法律效力,签署后一旦一方反悔,另一方可到法院控告。该译文将其译作“条约”,意思就有点偏离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条约”是“国家和国家签订的有关政治、军事、经济或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的文书”,一般不针对某一具体事务,虽然有法律效力,但却无法通过法律来执行,英语中往往用treaty来表示。还有许多参赛者将contract译作“协议”,意思也不准确。“协议”的意思是“国家、政党或团体间经过谈判、协商后取得的一致意见”,不一定针对某一件事情,比较含糊,英语里通常用agreement来表示。还有一些参赛译文将contract译成了“合约”,意思同样不准确。虽然“合约”是“合同”的近义词,但“合约”指的是“条文比较简单的合同”。原文并没有交代欧盟各国与俄罗斯的天然气合同条款是否简单,但根据常理,条款不会太简单,否则欧盟委员会也没有审查的必要。

除了经贸英语方面的翻译问题,一些参赛译文未能正确理解原文中的power一词,导致译文意思不准确。

例:布鲁塞尔正在不断增加力度来抑制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莫斯科的汽油出口垄断商的影响,想要在俄罗斯与欧盟国家签署汽油合作条约之前找到新的力量来彻查此条约。

评析:该译者把power译成了“力量”,采用的是这个词最常用的义项,但意思明显错误。既然是“彻查”,自然要有“彻查”的权力,光有力量是不行的。该译者可能没有想到,power在英语中还有一个常用义是“political or social authority or control, especially that exercised by a government”,也就是“政府或政治权力”的意思。对于欧盟各成员国来说,欧盟有点像政府,其决定有约束力,因此power的这个义项最符合此处的语境。还有一些参赛者将power译为“能源”“大国”“强国”“权威”等,都是没有弄清原文的逻辑,误用了power的其他义项。此外,还有许多参赛者将power译为“权利”,没有分清“权利”和“权力”之间的区别,说明译者的汉语能力还有欠缺。

获奖译文:布鲁塞尔将寻求广泛的新权力,以在俄罗斯与欧盟各国签订天然气合约之前对其进行审查,从而加大力度遏制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垄断商——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的影响。(唐施)

评析:译者对原文的句子结构理得很清楚,对before的修饰关系理解正确,在“加大”一词前添加“从而”,意思也不算错。把Brussels直接翻译为“布鲁塞尔”可以接受,因为在汉语中该城市也可以指代欧盟。把Moscow直接翻译为“俄罗斯”,明确了指代的含义。把Gazprom译为“俄罗斯天然气公司”,虽然不是现有的常用译法,但意思清楚。把vet翻译为“审查”,意思完全正确。美中不足的是,译文把contract译成了“合约”,意思不准确。对这个译文略加修改,就有了下面的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欧盟将寻求广泛的新权力,在俄罗斯与欧盟国家签署天然气合约前加以仔细审查,加大力度遏制俄气公司的影响。该公司垄断了莫斯科的天然气出口。(韩子满)

评析:把原文中的同位语成分译成单独的一句话,这样汉语句子更短,读起来更自然。把monopoly翻译为动词的“垄断”,读起来也要顺一些。有人说,英语是重名词的语言,汉语是重动词的语言。的确,英译汉时,在译文中多用些动词,译文往往会比较顺畅。

《金融时报》虽然针对的是财经界的专业人士,但我们作为英语或翻译的学习者,也应该有能力读懂或翻译上面的报道。只有这样才能说明我们的英语和翻译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我们才有能力在中外财经交流中发挥桥梁作用。顺便说一句,《金融时报》有中文网站,但其内容和该报的英文网站及英文报纸不完全对应,要想了解该报,仅靠浏览其中文网站还不够。

猜你喜欢

布鲁塞尔评析译者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初到布鲁塞尔
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种解法评析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甲卷试题评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