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训练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

2016-06-08顾曙光

关键词:痴呆症受试者康复训练

顾曙光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江苏 无锡 214151)

康复训练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

顾曙光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江苏 无锡 214151)

目的 分析康复训练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认知能力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康复训练的痴呆症老年患者60例,施行系统性认知训练,训练内容主要包括语言能力康复训练,智力康复训练、记忆力康复训练,使用精神状态测量表(MMSE)及生活自理能力评估量表(BADL)对患者初入院及训练6个月分别测试患者认知能力,对比测量结果。结果 60例受试者在接受康复训练6个月后检测MMSE及BADL结果评分明显高于康复训练前,数据差异较大,足以获得统计学分析,P<0.05。结果 痴呆症老年患者接受针对认知功能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延缓病情发展速度,从一定程度上恢复生活自理能努力,临床效果较好。

康复训练;老年痴呆;认知功能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痴呆现已成为一个能够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医学问题。据文献报道,60岁以上人群中患有老年痴呆者已经占到总人数的3%-5%,而且目前尚无针对老年痴呆的特效药物,已经成为老年医学领域一直以来重点关注的要点,也是难点[1]。老年痴呆症主要临床表现为记忆力下滑,认知功能衰退,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执行力较差,理解能力及定向力逐渐不足,社交能力也逐渐下降[2]。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康复训练的痴呆症老年患者,对其施行长达6个月的康复训练,训练内容包括语言能力康复训练,智力康复训练、记忆力康复,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康复训练的老年痴呆症患者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61~90岁,平均(75.35±10.78)岁;按照受教育程度分析,文盲11例,小学文化13例,高中或中专文化29例,大专及以上文化7例;按照ICD-10标准判断痴呆类型,阿尔茨海默症32例,血管性痴呆症28例。本次研究对象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自愿参与;所有受试者及家属均自愿同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受试者在入院后开展认知训练,训练内容主要包括语言能力康复训练,智力康复训练、记忆力康复训练,具体见以下几点。

1.2.1 康复训练内容

本次研究中康复训练内容主要包括:(1)智能康复训练,智力拼图,阅读,计算,写字,填字,对感官方面有一次刺激活动,缅怀活动。(2)认知能力康复训练,对研究对象开展维持24 h的现实导向训练,并进行人物、地点方面的认知,以及事物颜色、形状方面的认知;识别人民币、日常生活用品、食物等[3];(3)生活自理能力康复训练,起床、进食、洗漱、穿衣服等内容,以及站立行走、洗澡、整理床铺、接打电话等;(4)瞬间记忆康复训练,记忆数字,以及回忆刚见过、但现在不见的3样东西,可由工作人员提供东西;(5)推理能力康复训练,嘱咐患者以讲述故事的形式,推测故事背后的寓意,比如掩耳盗铃;(6)语言能力康复训练,训练老人吐字清晰度,阅读说话是否语言流畅,词语连贯,是否具备一定的语言逻辑性;(7)体能康复训练,打太极拳、玩球、做体操、跳舞等,还可嘱咐老人去花丛附近散步[4-6];(8)兴趣活动,培养或鼓励老人养成一定的兴趣活动,如织毛衣、做手工艺品、下棋、烹饪、唱歌等。

1.2.2 训练时间及方法

将60例老人按照数字随机分成6组,每组老人由1名康复师及1名护工负责,每次训练时间30 min,每日上午2项康复项目,下午2项康复醒目,每日康复训练时间2 h,连续6个月时间,每次康复训练结束后,由康复师详细记录老人出席及康复情况,便与查阅。

1.3 临床效果判断标准

本次研究临床效果判断标准包括MMSE及BADL。其中MMSE分数判断标准如下:(1)文盲≤17分;(2)初中文化水平≤21分;(3)高中文化水平≤23分;(4)大专以上文化水平≤26分。BADL评分判断标准,(1)1级标准,>60分,存在轻度功能障碍,能够独立完成大部分日常活动;(2)2级标准,60~41分之间,存在中度功能障碍,借助外力很大帮忙方可完成日常活动;(3)3级标准,40分以下,存在重度功能障碍,需要人照顾,多数日常活动均无法独立完成。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利用“±s”表示计量资料,当P<0.05,数据差异明显,能够获得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60例受试者在接受康复训练6个月后检测MMSE及BADL结果,同康复时间的评分相比较,康复训练后评分明显高于康复训练前,数据差异较大,足以获得统计学分析,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受试者MMSE及BADL评分标准(±s,分)

表1 两组受试者MMSE及BADL评分标准(±s,分)

检测项目 康复训练前 康复训练后 t P MMSE 15.56±6.20 16.85±6.20 -4.45 0.00 BADL 62.21±22.78 64.78±23.55 -3.23 0.03

3 讨 论

随着老年痴呆症病情的不断向前发展,很多认知功能,记忆力、语言能力、定向力、推理能力,以及相关的自我生活自理能力,如烹饪、洗衣服、穿衣、洗澡等,均呈不同程度的衰退,导致本预后较差,由于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造成患者生活质量的不断下降,而且照顾老人的工作量也在不断上升,医疗成本也随之增加[7]。本次研究通过对痴呆症老年患者开展时间持续6个月的系统性康复训练,其记忆力、智力、推力能力、肢体活动能力、定向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同康复训练开始前相比较,呈现不同程度的提高。

康复训练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及血管性痴呆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学习及记忆能力得到改善。据文献报道,血管痴呆模型大鼠接受康复训练,其空间学习及记忆能力均得到明显改善。另据文献报道,血管痴呆模型大鼠通过康复训练,不仅能够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而且血红素氧合酶的表达也获得提升。这些研究均为可痴呆症患者经由康复训练可提高认知能力提供了具有一定可靠性的理论依据[8]。

本次研究中60例痴呆症老年患者通过长达6个月的康复训练,其MMSE及BADL评分均高于康复训练前;提示痴呆症老年患者通过认知功能训练及对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不仅有效强化肢体活动能力。还能刺激感官,延缓病情发展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且通过康复训练中循序渐进,反复训练的过程,可培养老人与身旁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减少纠纷,同时鼓励家人陪伴在身旁,促使其建立康复训练成功的信心,有利于提高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而且应寻求更有效、更全面、更符合人性化理论的康复训练计划,从而提升临床效果,有利于预后。总之,痴呆症老年患者接受针对认知功能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延缓病情发展速度,从一定程度上恢复生活自理能努力,临床效果较好。

[1] 荣 丛,胡海霞,陈 卉,等.医疗社会工作介入干预对老年性痴呆病人常生活认知能力障碍.2016,30(7):2653-2655.

[2] 蒋林珍.小组康复训练对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6,8(3):225-227.

[3] 朱建霞,周福宜,洪秋玲,等.认知功能训练对家庭病床老年性痴呆患者康复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16):85-86.

[4] 李东冬,张德清,王 刚,等.认知训练对老年性痴呆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6):574-576.

[5] 邱慧颖.老年性痴呆的早期干预[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4):28-30.

[6] 周 茜,葛兆霞.老年痴呆患者辨证施护联合记忆康复训练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6,31(21):17-20.

[7] 王秀华,吴婉清,耿梦雅,等.康复训练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4,13(4):31-33.

[8] 刘加丰.记忆康复训练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0):173-175.

本文编辑:李 豆

R493

B

ISSN.2095-6681.2016.32.192.02

猜你喜欢

痴呆症受试者康复训练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痴呆症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进展及照护建议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冷漠可能是痴呆症的信号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痴呆老人为自己打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