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的疗效探讨

2016-06-08

关键词:焦虑症心血管资料

章 珍

(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老年一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的疗效探讨

章 珍

(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老年一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的疗效情况。方法 以我院近期收治的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均给与心血管疾病的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氟西汀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氟西汀胶囊联合中药安神定志丸治疗。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总有效率(98.0%)显著比对照组高(8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在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的治疗中疗效显著。

中西医;心血管;焦虑症;疗效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临床症状并不完全与疾病本身有关,临床治疗需要对患者精神心理问题进行关注。有研究资料提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精神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需要加强对心血管科患者进行焦虑,抑郁心理障碍的识别和治疗。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了中西医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住院治疗的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50例,其中男患者有24例,女患者有26例,年龄26~77岁,平均(53.5±25.3)岁,病程1~12年,平均(6.5±0.6)年。对照组男、女患者各有25例,年龄25~78岁,平均(53.3±25.7)岁,病程1-12年,平均(6.8±0.9)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心血管疾病的常规对症治疗,包括抗凝治疗、扩冠治疗、降血压治疗等。

对照组采用西药氟西汀胶囊进行治疗,20 mg/次,1次/d;观察组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方法,并加用中药安神定志丸治疗,9 g/次,2次/d。两组患者均坚持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根据患者的焦虑量表的评分与血压恢复情况,判断其临床疗效。分别在治疗前以及治疗2周后,采用汉密顿焦虑评价标准,评价患者的焦虑症状:轻度,HAMA7~14分,患者可能有焦虑;中度或以上,HAMA高于14分。

疗效评价标准:焦虑症状完全小时,血压正常;有效:焦虑症状明显改善,血压接近正常水平;无效:焦虑症状依然明显,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研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比较

对照组有显效25例(50.0%),有效18例(36.0%),无效7例(14.0%);观察组有治愈35例(70.0%),有效14例(28.0%),无效1例(2.0%)。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86.0%)显著比观察组(98.0%)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情况比较(±s)

注:*表示与观察组治疗后相比,P<0.05

组别 n 阶段 HAMA观察组 50 治疗前 57.43±12.15治疗2周后 26.10±3.53 P<0.05对照组 50 治疗前 58.68±12.53治疗2周后 45.15±4.17* P<0.05

3 讨 论

较多的临床资料提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会对其临床治疗和生活质量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是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反应,且患者的病情越严重,其焦虑越明显。在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查中,发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同时,有研究资料提示,较为严重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会对患者的临床治疗造成负面影响,增加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以及西医诊断的原则,根据患者的机体条件和环境条件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针对性。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氟西汀胶囊治疗,而观察组加用中药安神定志丸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较高,且该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评分也比对照组低。说明,中西医结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症状,是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伴有焦虑症的一种有效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1] 姚红娜.中西医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外健康文摘,2014,(25):256-257.

[2] 曹银武.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心血管神经症上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5,(z2):30-31.

[3] 李 岩.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的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11):6738-6738.

本文编辑:李 豆

R54

B

ISSN.2095-6681.2016.32.175.02

猜你喜欢

焦虑症心血管资料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长期慢性疼痛,小心焦虑症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