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6-06-08赵永朝

关键词:喜炎利巴韦口病

赵永朝

(平山县妇幼保健院,河北 石家庄 050400)

中西医结合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赵永朝

(平山县妇幼保健院,河北 石家庄 050400)

目的 剖析喜炎平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手足口病患儿92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处理,研究组、对照组分别加用喜炎平注射液、利巴韦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喜炎平注射液对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作用更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5%、80.4%,喜炎平注射液用于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更好,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利巴韦林相比,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明显缩短患儿的疱疹消退时间及退热时间,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对于缓解患儿病痛有重要意义。

手足口病;小儿;喜炎平;治疗

手足口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已证实的病原体有EV71、柯萨奇病毒等[1],据调查,我国小儿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临床治疗以抗肠道病毒治疗为主要方法之一[2]。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喜炎平对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影响,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92例纳入此次研究。入选标准:伴有不同程度发热,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疱疹、斑丘疹等症状,严重者表现为无力、抽搐、肢体阵挛、呕吐、心跳加快等。排除标准:入院时极危重病例,原患有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疾病患儿,合并其他发疹性疾病患儿(水痘、疱疹性荨麻疹等)。其中男患儿54例,女患儿38例;年龄13~76个月,中位年龄(27.4±1.6)个月;体温37.5~39.7℃。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所有手足口病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史、病情、体征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处理,研究组、对照组分别加用喜炎平注射液、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喜炎平5~10 mg/kg+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利巴韦林10~15 mg/kg+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均每日给药一次,连续治疗七日后观察效果。比较两组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临床疗效。

1.3 疗效判定

治疗2天后患儿进食增加,皮疹明显减少,体温恢复正常或明显下降记为显效;治疗3天后患儿进食增加或拒食症状缓解,皮疹减少,体温恢复正常或明显下降记为有效;治疗5天后患儿拒食、发热、皮疹等症状无明显缓解记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系软件SPSS 13.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皮疹消退、退热时间

研究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喜炎平注射液对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作用更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皮疹消退、退热时间比较(±s,d)

表1 两组皮疹消退、退热时间比较(±s,d)

注:*P<0.05表示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组别 例数 皮疹消退时间 退热时间研究组 46 3.21±0.67* 2.09±0.56*对照组 46 5.49±0.73 4.87±0.82

2.2 临床疗效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5%、80.4%,喜炎平注射液用于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更好,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3 讨 论

手足口病最早被报导于1957年,在新西兰发现了一种手足口产生疱疹、斑丘疹的疾病[3]。该病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在幼儿园等婴幼儿集中的地方容易爆发性发生。抗肠道病毒是治疗手足口病的关键。利巴韦林因能抑制细胞合成鸟苷三磷酸[4],可阻碍病毒复制,达到抗病毒作用,是治疗手足口病的常用药。喜炎平注射液是含有高纯度穿心莲内酯的中药注射剂,不仅能通过阻止蛋白质与DNA的结合抑制病毒的复制[5],还可缓解患儿发热、疱液渗出等症状,具有消炎解热、抗病毒、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等多重功效。

本次研究结果观察到,与利巴韦林相比,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明显缩短患儿的疱疹消退时间及退热时间,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对于缓解患儿病痛有重要意义。

[1] 乐功芳.喜炎平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0,29(5):470-472.

[2] 张春香.喜炎平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30(2):116-117.

[3] 张建林.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98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128-129.

[4] 尹胜平.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36例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2,34(3):374-376.

[5] 张建峰.喜炎平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98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51):110.

本文编辑:王 琦

R725.1

B

ISSN.2095-6681.2016.32.162.01

猜你喜欢

喜炎利巴韦口病
注意利巴韦林的生殖毒性和溶血性贫血
这些人群慎用利巴韦林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喜炎平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的Meta分析
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评价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手足口病77例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