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在成才中的作用探究

2016-06-06田茂娇

2016年17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成才性格

田茂娇



德在成才中的作用探究

田茂娇

德是人才的灵魂,作为人才素质德、才、学、识、体五要素居于统帅地位的德对人才素质的高低有决定性作用。本文主要从德所包括的政治思想、道德和个性心理品质三方面内容对成才的作用进行阐述。

德;人才成长;作用

一、政治思想在人才成长中的作用

在阶级社会社会中,人才也具有阶级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才当然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积极付诸实践。

(一)政治思想在人才成长中起导向作用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这句话指出科学进步虽然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财富,但也存在为国家服务的责任。人的成才,以及成才后的发展,都要解决方向问题。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社会主义方向。在成才过程中就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政治思想在人才成长中起动力作用

人才成长之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成才道路也会荆棘丛生,能否成为合格的人才,取决于个人是否具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政治思想正是人们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动力来源。具有正确政治思想的成才主体能够认识到自己是为祖国和人民而学习,自觉地把自己的学习和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密切联系在一起,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创造出成果,促进国家的发展。

二、道德在成才中的作用

人才总是置身于一定环境中,不得不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遵守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一方面,作为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的人,必须处理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另一方面,作为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必须处理好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一)和谐人才成长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人是物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自然界,他们仍然是物质的血肉之躯,他们的生命形态仍然是物质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之于物质的自然界。”[1]本文探讨的是环绕在以成才主体为中心项的自然环境。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仅出于本能生存需要去处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且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求得使人生存状态更好的自然介质、自然资源、自然营养。生态道德就在自然界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欲望无限性矛盾冲突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主动护理在现代护理中对降低门急诊医患纠纷发生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有重要意义,宜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二)规范人才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社会环境按其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本文主要探讨道德在处理按其范围覆盖划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中的微观环境与人才成长关系之间的作用。人才要实现价值就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同,就要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家庭、集体和社会的关系。

1、家庭美德。一个人从幼年到成长为真正的人才,家庭是基础。和谐的家庭无论是对成才主体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是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家庭环境中,影响人才成长的是家庭成员、家庭物质环境和家庭精神环境。“人才是在与家庭成员的交流中开始最初的社会化,他们从中学习基本生活技能、社会规范等,并同化为自我的价值和行为体系。因此,家庭成员的品行、文化素养和伦理道德观念对人才产生定势影响,从而使人才的素质不断被强化。”[2]

2、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劳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3]其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在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就个人而言,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如何成才;二是如何展才。在这个过程中,职业道德显得非常重要。高尚的职业道德对于帮助成才主体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提高其道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其内容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启示我们: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人人都能成才。一方面,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为成才主体提供积极健康的成才环境;另一方面,成才主体遵纪守法的行为促进有利于人才成长环境的形成。社会公德对正确处理成才主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起着调节器作用。

三、个性心理品质在成才中的作用

人才成长史表明,人才的成功和失败,不能仅凭智能水平,还要看他的个性心理品质。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内容阐述个性心理品质对人才成长的基础作用。

(一)兴趣

兴趣,是推动成才主体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实践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是发展能力,形成本领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把人们引入科学殿堂的向导。兴趣本身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有趣阶段,即生理感受阶段,或外在兴趣阶段;第二,乐趣阶段,即从生理感受进入到心理感受初期阶段。第三,志趣阶段,即上升到心理感受的高级阶段,也叫内在兴趣阶段。这一阶段是兴趣的高层次,也是创造阶段。作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才主体必须提升自己的兴趣层次,不能仅停留在有趣阶段。

(二)意志

顽强的意志对成才主体成功非常重要,它伴随着成才主体活动的始终,并起支配调节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成才主体创造性的劳动难度增大,非常需要成才主体有敢于冲破习惯思维束缚和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的勇气,持久充沛的热情、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意志是在创造欲望产生之后负责将其维持下去的调控器。成才道路并不总是一蹴而就的,具有坚强意志的成才主体能够对在创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持之以恒,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困难和挫折,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

(三)气质

气质是人的典型、稳定的心理特征。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强调、速度,动作的灵敏或迟钝等。人的气质分为四种基本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每一种气质都各有所长短,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气质虽然不能决定成才主体的方向以及成就大小,但是其促进作用也不容忽视。据此成才主体必须了解自己的气质特征,取长补短。

(四)性格

良好的性格对主体成才具有重大作用。但主体能否成才并不单取决于性格,只不过是在一定条件下,某些良好的性格会对成才起着关键作用,比如稳重、细腻等。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但稳定并不是不能改变。据此,在成才的道路上成才主体要充分认识性格对成才的重要性。一方面,培养和塑造良好的性格;另一方面,纠正不良性格,不断减少甚至消除不良性格的负面影响,使自己早日成为合格的人才。

综而观之,德的政治思想、道德、个性心理品质三要素在成才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是他们之间并不是孤立运作的,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整体。据此,大学生在成才过程中不能偏废其一,要全面辩证的发挥德在成才中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而成才,努力使自己成为“正品”。(作者单位: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罗洪铁.人才学原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田茂娇(1988—),女,苗族,思想政治教育硕士,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成才性格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猫的性格爪知道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性格描绘词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
迷途知返,奋发成才的汤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