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树新花 异彩纷呈
——记小提琴演奏家冀晓泉

2016-06-05李正义

金秋 2016年21期
关键词:演奏员花木兰小提琴

文/李正义

老树新花 异彩纷呈
——记小提琴演奏家冀晓泉

文/李正义

1948年冬季,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一群10多岁的学生,聚集在蒲城县孙镇初级师范学校教室,认真地听老师讲话。

当时正值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在交战,关中地区处在拉锯式状态,为避免与国军遭遇,通过国军封锁线,只能选择夜间行动。

在老师组织下,14岁的冀晓泉和同学们紧急整理好简单行李,狼吞虎咽地吃完晚饭,静悄悄踏上征途。他们翻沟爬梁,一路风雪,一路泥泞,忍饥挨饿,经过几天艰难行军,到达白水县史官镇的中转站苍圣庙,这里庙宇楼阁,古柏参天。一到营地,冀晓泉和其余同学忙着为同学们烧水泡脚、做饭。老师看到这情景,感动得掉下热泪。

按照上级指示,这些学生停止前进就地休整。在近半年时间里,同学们按时作息,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学唱革命歌曲,学习了许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听老师讲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懂得许多革命的道理。在多次农村调查中,同学们明白什么是共产党,什么是人民军队,逐渐接受革命思想,思想产生深刻变化。

由于解放战争进展顺利,解放军从延安南下,冀晓泉和同学们在老师领导下,改变去延安计划,回撤。回到家乡不久,他认识到知识的重要,考进蒲城县中学,光荣地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开始一段新的学习生活。

西安解放,在延安成立的“西北文艺工作团”,从延安南下到西安,冀晓泉随兄长进入该团当演员。他从小就对艺术有浓厚兴趣,小学老师曾教他秦腔戏,唱念做打,像模像样,在乡里小有名气。他有一位堂兄曾在外国留学给他讲述国外有种乐器叫小提琴,跟中国的板胡、二胡截然不同,有四根弦,能拉出美妙的音乐,并在地上给他画了图形,晓泉对这种乐器充满向往,幻想自己有天也能拥有和学习这种乐器。

不久,华县荣誉军人教养院文工团在西安招收学员,培养弦乐手,冀晓泉被选进该团学习小提琴,正式开始学习小提琴的艺术生涯。

荣誉军人教养院基本都是伤残退伍军人,在文工团学习过程中,他同荣誉军人建立了深厚感情,冀晓泉为这些革命功臣演出,天赖之音渗透那些有创伤的心灵。由于冀晓泉勤学苦练,拉琴技艺突飞猛进。当时《智取华山》摄制组在这里拍摄《智取华山》,冀晓泉和文工团同志作为群众演员,参加拍摄活动,既增长见识,又受到锻炼。

1953年,西北文艺工作团调整充实,冀晓泉以小提琴演奏员身份,考入西北文艺工作团,和老战友重逢,终于成为梦寐以求的小提琴专业演奏员。

1962年,陕西组建省乐团,冀晓泉被选为省乐团小提琴演奏员,两年后,又被歌剧团要回本团,担任乐队首席演奏员,他在这个位置上一坐就是30年,直到1994年离休。

离休后,他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做贡献。在继续培养学生的前提下,将自己几十年对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实践心得,用五年时间,完成20余万字的《小提琴演奏艺术》一书,受到音乐界同行广泛关注和学生热烈欢迎。

这部专著里,汇集了他对小提琴演奏与教学的经验之谈,并且融汇贯通,深入浅出将小提琴演奏升华到易经、哲学、心理学,太极等学说高度,概括性提出具有独到见解的“松、平、慢、断、看、听、想、感”八字要诀。对于丰富小提琴演奏艺术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富有创新意义的探索。

从事歌剧演奏工作,是他毕生最重要的艺术实践,他始终把它看成自己追求艺术体验的中心目标,一种足以使自己长期为之倾注全部心血的目标。他在30年首席演奏中,满怀热情,恪尽职守,用心糅合自己40多年感受歌剧音乐精髓,也是为之奋斗一生的精神支柱。

旁人看来,他功成名就,衣食无忧,然而他却保持着一种近乎“苦行”的生活状态。除了生活庞杂,一整天可以待在房间忘我创作,保持着独处的最高境界。为不影响他人休息,他能把自己关在卫生间,边拉边写,追求着弦律的完美。

花木兰是我国民间久负盛名的经典故事,各种艺术形式都曾表现,歌剧、舞剧、话剧、戏剧等,不胜枚举。能否用小提琴协奏曲诠释这一经典故事,是他长期思考的问题。编完《小提琴演奏艺术》,他立即投入这一创作。他再次学习有关花木兰的故事及艺术范本,对花木兰进行深入研究,在自己脑海竖起一个音乐花木兰艺术形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小提琴协奏曲花木兰》初稿诞生,他像一株小苗,更像嗷嗷待育的婴儿。对作品进行无数次打磨加工,在社会各方支持扶持下,在院领导特别是在省文化厅大力关怀协助下,这一作品终于完成。

陕西省文化厅遵照习主席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主办冀晓泉作品专场音乐会,这场音乐会由陕西省歌舞剧院演出公司乐团承办。为了使这场音乐会圆满成功,冀晓泉还将自己另外一些作品拿出来,有两部“管弦乐合奏——望大陆”和“丝路之光”,

一部管弦合奏——望大陆,将于右任先生一生爱国、爱乡、爱人民的情怀充分彰显,听得人哀婉凄绝,脑海里全是那首催人泪下的骚体遗嘱诗。

“丝路之光”更是将昔日峥嵘岁月,今日盛世辉煌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作者对“一带一路”这一伟大战略的赞扬与歌颂。

还有“太阳花”一曲,表现了人生像棵茁壮大树,释放出积极向上的能量,强大的灵魂从简单找到深刻,让挫折和阻力消化为成长的营养。另有“一路春风一路歌”(室内乐作品)是他五十多年前创作的,60年代在西安公演,受到热烈欢迎。曾在80年代由北京爱乐乐团在北京演出。这一曲曲动听的弦律,决非故弄玄虚,而是心灵的宣泄。

他的每首作品,都是他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的艺术之花。

他曾荣获陕西“从事戏剧工作40年辛勤耕耘成绩卓著荣誉证书!”他担任乐队首席演出的原创歌剧《张骞》荣获文化部“文华大奖”,为陕西歌剧“大汉三部曲”奠定坚强基石,为中国歌剧事业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冀晓泉离休后积极参与社会艺术教育活动,多次荣获陕西省音乐家协会、陕西省社会音乐教育考委会授予的“小提琴成果突出优秀教师奖”“优秀辅导员奖”“亚洲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园丁奖”等荣誉。

冀晓泉先生以82岁高龄荣获“陕西省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陕西省文化厅为此举办“冀晓泉作品音乐会”。

猜你喜欢

演奏员花木兰小提琴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青年演奏员邹婷
论交响乐团弦乐演奏员必备的素质
Hey Diddle, Diddle
花木兰
论交响乐团大提琴演奏员的素质
安阳有个“花木兰”
Pear Concert
张铁军一级演奏员
俄罗斯的“花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