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礼水墨
——范曾艺术馆

2016-06-05文字统筹

广西城镇建设 2016年12期
关键词:范曾范氏世家

文字统筹

刘珺 (本刊记者)

设计前沿

致礼水墨
——范曾艺术馆

文字统筹

刘珺 (本刊记者)

FANZENG YISHUGUAN

范曾艺术馆位于南通大学主校区,是中国第一家范曾艺术馆,收藏了范曾先生的精品佳作和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的文史材料。作为集收藏、展示、研究、保护、传播于一体的重大文化项目,范曾艺术馆是南通大学师生接受高雅艺术熏陶的平台,是国内研究范曾艺术及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的重要基地,是展示南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也是南通以及华东地区的标志性文化建筑。

范曾艺术馆汲取中国传统建筑“院落”之精髓,为独栋叠院式建筑,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新馆面积6600平方米,分为三个展馆。其中第一展馆为南通范氏诗文世家展,主要介绍和展示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的文史材料,包括南通范氏诗文世家从明朝到现在13代诗人的小传,范氏家族的珍贵手稿、书法作品、书信等内容。第二展馆为范曾先生艺术成就展,内容包括个人介绍、出版的专著和画册、获得诸多荣誉的照片等,便于让参观者全面了解范曾先生。第三展馆为范曾先生书画作品陈列展,面积1000平方米,集中展示范曾先生代表性绘画与书法作品。艺术馆还设有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研究所,主要从事范氏家族13代的诗文、绘画书法、教育思想等方面的研究,是南通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江苏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受到文化部的专门表彰。

主设计师简介

章明,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上海市规划委员会特聘专家。曾获首届上海青年建筑师新秀奖、第七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第二届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代表作品: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北站社区文化中心、新天地·石库门屋里厢博物馆、嘉定司法中心、格致中学、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上海会馆史陈列馆、南开大学核心教学区、范曾艺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

作品简介

项 目 名 称:范曾艺术馆

项 目 地 点:江苏省南通市南通大学

建 设 单 位:南通大学

设 计 单 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主 创 设 计:章明、张姿、李雪峰、孙嘉龙、张之光、苏婷

建 筑 面 积:7028平方米

设 计 时 间:2010年11月—2013年1月

建 成 时 间:2014年9月

所 获 奖 项:2011年同济大学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创作奖

2013年度第五届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优秀奖

_构想:借传统院落得古意而写今心

范曾艺术馆汲取中国传统建筑“院落”之精髓,构架以水院、石院、井院、合院为主体的立体院落,打造步移景异的体验特征。建筑形态传承传统建筑坡屋顶形制,将屋脊沿景观轴方向进行扭转,以新材料与现代语言进行全新演绎,力求得古意而写今心的意境。所谓“得古意而写今心”的意境,讲究的是古意虽有赖于形但仅专注于形则不可得,须与神会。设计以院落关系的重构与叠加取代对院落本身的颠覆性改变。几种原型简单的院落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形制,但经过融通“勾连”之后,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可能性。如同干笔渴墨在纸上摩挲作响,疏淡简约的轻轻一笔,总会带出意料之中却又意料之外的感触。

建筑外部工整规则,内部变化丰富,形成颇具东方意韵的含蓄内敛的建筑风格特征。上部以传统建筑纱帷幕为原型,通过现代材料(陶棍)的组合排列,营造朦胧纯净的空间层次,塑造从容适度、张弛有度的建筑形象;下部以深灰色混凝土作为基座,厚重沉稳,从容大气。大实大虚的立面整体具有极强的肌理感与节奏感,充满逻辑的精确与严谨。在整体观、体悟观、平衡观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框架下,打造层次丰富、灵动融通的空间形态,营造淡逸素朴、纯净朦胧的意境氛围,构建张弛有度、和谐平衡的共生关系。

建成的范曾艺术馆,如同一个可以水墨浑融的空灵腔体,为浓进淡出的晕染留有可发挥的余地。它是向水墨致敬的一种态度,方寸之物,内有乾坤,于局部的单纯中体悟整体的复杂,单纯澄净而又气韵饱满。

猜你喜欢

范曾范氏世家
范曾,狂人作画醇如酒
SAGA世家表:跨界演绎,链“饰”潮流
等压最大值情况下范氏气体可过度到理想气体
等压最大值情况下范氏气体可过度到理想气体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木玩世家第三代的接班故事
萧相国世家1
皮影世家
范曾和朱军的莫逆之交
掩耳盗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