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满山乡应民心
——记淳安县金峰乡蒋岭上村第一书记应满红

2016-06-05哲祖尔杭祖文

浙江共产党员 2016年11期
关键词:淳安县山核桃第一书记

◎哲祖尔 杭祖文

情满山乡应民心
——记淳安县金峰乡蒋岭上村第一书记应满红

◎哲祖尔 杭祖文

应满红,男,1972年2月出生,1994年6月入党,高级工程师,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资产经营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总经理。2015年1月,作为杭州市优秀干部代表,派驻淳安县金峰乡蒋岭上村担任第一书记。

一年多时间,应满红坐过蒋岭上村每一户农家的板凳,跟每一位村民拉过家常;一年多时间,才40多岁的应满红,从原先的寥寥白发几乎变为全白。为扎根基层,他把家从省城杭州迁到淳安山村,将全部心血倾注在这个偏远山村。在他身上尝到太多“甜头”的村民为攥住这位好书记不放,今年3月,联名上书杭州市委、市政府,要求第一书记应满红再留村3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应满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也赢得了全村百姓的由衷赞叹。

一次搬家“傻事”打动民心

金峰乡地处淳安县中部、浙西山区,全乡11个行政村大多坐落在山尖老坞,而蒋岭上村更是县级软弱落后村、省级集体经济薄弱村,村里基础薄弱、经济脆弱、班子软弱。2015年1月,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应满红,作为市级机关优秀干部被派往淳安县金峰乡蒋岭上村任第一书记。在应满红来之前,就有人跟他说,“挂职干部”不用长时间住在村里,只要为村里讨点钱撒点“盐”、过年过节问个好就行了;再“深入”一点,只要爬爬山、出点汗、田间地角转一转就万事大吉了。对此,应满红笑了笑。

应满红到这个冷僻萧条小山村的第一天,就了解到蒋岭上村每年都要举办“火把抢县官”的民俗活动,说的是明万历年间,淳安时任知县萧元冈途径淳安贺城,官轿未进衙门就被蒋岭上村村民拦“劫”,状告前任知县冤假判案。萧元冈知情后不但没有怪罪,反而现场办公,为村民申冤翻案。村民感念其恩德,遂每年演绎“火把抢县官”民俗活动,以作纪念。应满红为此深受感动。县官虽然只做了分内事,却被村民惦记了400多年。“既然来了,就要安心干,实实在在为村里做点事,不能愧对百姓”,他暗下决心。

第二天,应满红就自掏腰包,在农户家里租了一间闲置农房正式“定居”下来。此后一个多月里,他白天和村民到田间地头一起劳作,晚上走村串户与村民促膝谈心。这样一来,一下子拉近了与乡亲的距离,乡亲们也觉得这位书记是真的下来了。更让村民想不到的是,应书记还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让妻子辞去杭州城里工作,把儿子转到山区县城上小学,全家到淳安山区“定居”。妻子季燕虽然一时想不通,但她知道丈夫的性格,认定的事绝不会回头。没几天,他们就在淳安县城千岛湖镇租了房子,举家从省城大都市“迁移”到小县城。

本以为家里收入少点就少点,只要全家团聚就好,然而这一切只是妻子季燕的美好想象。一段时间下来,平日里哪怕是双休日,季燕也看不到丈夫的影子。一个月、两个月,快半年过去了,应满红还是只顾忙着村里的事,很少有时间回家,更不用说陪妻子儿子逛逛县城,游游千岛湖。儿子应辰霈说:“来到千岛湖,我和妈妈只去过蒋岭上村,其他地方爸爸都没带我玩过。”尤其是看到应满红回家都是一副“累瘫了”的样子,妻子对丈夫既埋怨又心疼。应满红总是安慰妻子:“忙完这一段,我尽量多回家,困难总要克服的。”他妻子的亲戚朋友听到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更是直言不讳,说应满红这个第一书记,简直是“第一疯子”“第一傻子”。起初,蒋岭上村的村民也以为应满红是在作秀,可时间一长,他们是真心被感动了。

应满红和村民在一起。

一串攻心“暖事”聚拢民心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第一书记”得有几把“第一”的刷子。应满红说:“作为第一书记,就是要观念第一个转变,难题第一个敢碰,实干第一个带头。”

来到村里后,应满红发现村班子沟通不畅,干劲不足。为此,应满红多次组织召开村两委恳谈会,与每名村干部进行深入细致地交流。他把收集到的党员群众对班子的意见一条条记下来,认真剖析梳理,列出问题清单、整改清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始后,村两委班子和党员的学习制度、村里的财务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就被修订一新,公布于众。现在村两委班子经常一起碰碰头、通通气,班子变得气顺人和、干劲十足、信心满满。

看到村班子风气好了,村民就愿意找村干部论事评理了。去年有村民找到应满红,反映村里方某占用村里老旧变电房堆置杂物十余年,原先也向村里屡次反映,但一直没有解决。查实后,应满红带领村干部先后6次上门苦口婆心劝说,耐心细致协商,终于用实际行动感化了方某,并把杂物搬出了变电房。

去年7月份,由于村里的水库维修和物业楼建设,需要从村口开一条路到水库,这当中需要征用村民的土地。为了争取农户的支持,应满红白天和村干部冒着高温到田间地头测量,晚上利用农户回家的时间,逐一上门沟通交流。针对一些不在家的村民,他就开着车到村民务工的工地、企业,面对面地谈心商量。“我记得有一个农户,他在千岛湖镇打工,我和应书记上门5次,电话不知打了多少次,可农户就是死活不同意征地。当时我都有点泄气了,但应书记还是坚持一趟趟去找这位农户,守在工地上等着他下班,晚上还自费请那位农户吃饭,最终把那位农户感动了。”谈起应满红,85后的村党支部书记方雷震就充满敬佩,他说:“应书记放弃杭州那么好的物质条件和办公环境,跑到蒋岭上来为我们吃苦受累,作为本村的干部,更没有理由不把自己村里的事情干好。”

应满红始终把村民当亲人,处处对村民关怀备至。5月份村民方瑞法患胃癌在杭州开刀,他一边赶往杭州看望、并自掏腰包送上慰问金,一边帮助快速办理低保证,让其尽可能地享受政策帮扶。村民方保全全家病残,是村里最大的困难户。应满红不仅为他争取低保、联系资助,甚至还不时和爱人一起到菜场帮他卖菜,现在又从千岛湖镇为他争取来料加工,每天帮他运送原料和成品,不厌其烦、从不间断。村里有其他生病、生活困难的农户,他都给予300、500元不等的资助。一年下来,连他自己也记不清已经资助了多少钱。

真学真做献忠诚,为民消得人憔悴。面对老百姓的称赞,应满红总是说:“当好这个第一书记,不为别人,也不为给上面领导看,只是想为村里做点事,为老百姓办点实事。”一年下来,他用真诚聚拢了民心。现在只要应满红说的话、做的事,大家都挺他、支持他。可是,他却累垮了。今年春节回老家与长辈团聚,父亲看到儿子面色蜡黄、头发花白、声音嘶哑,不禁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一堆致富“苦事”赢得民心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办法。应满红驻村后紧紧围绕农民、集体双增收,谋思路、想办法,更好开展服务。

“核桃杆摇一摇,金元宝满山跑”。山核桃是淳安的传统骨干产业,许多村民每年的总收入,山核桃要占一半以上。往年,蒋岭上村的山核桃都是以蒲的形式直接卖掉,收入比邻村要低一些。去年,村里干部还打算以同样的方法卖掉,但由于销售价格比其他村低得多,不少村民很有意见。得知这一情况后,应满红积极联系外来老板,商量收购价能不能有实质性上浮,但均遭到拒绝。

遭拒后,应满红连夜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反复商讨各种方案。最后,决定由应满红自己负责包销4000斤成品山核桃,并由2名村干部和1名有意愿参与收购的村民,以每斤高于原来收购价0.4元的保护价,统购全村3.5万斤新山核桃蒲。同时约定,届时将其中正常利润的部分上交给村集体,用于村公益事业。

方案一出台,少数村民以为他要在从中赚钱,村里好心的干部也劝他对此不要太认真,妻子更是担心风险。应满红婉言拒绝了劝说,自己掏钱买来山核桃脱蒲机,捐赠给村里使用。之后,脱籽、晾晒、挑籽、粗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应满红样样亲力亲为,晚上经常忙到九十点钟,有时甚至到凌晨。由于害怕山核桃被偷,应满红亲自跟着大货车去临安深加工,晚上就窝在货车上睡觉。山核桃加工好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到杭州推销。山核桃成功售出,每家每户增加了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的收入,应满红没有从中赚取一分钱,但却累得直不起腰来。

当应满红看到村里农户种植的土豆、玉米、蔬菜等农产品卖不出去时,二话没说就把促销任务揽了下来。他通过杭州的亲朋好友,帮助联系相关单位的食堂,把村民生产的数千斤土豆,还有板栗、水蜜桃都销了出去,这让村民感动万分。村会计方建民说,“以往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村里农户种植的土豆吃不完,不是喂猪就是烂在地里。应满红来了后,他自己贴油费、跑邮寄、当搬运工,硬是把全村的土豆都销售一空,自己却把左手弄伤了,半年都未痊愈。”在应满红的提议下,村里还成立了土豆合作社,集资21万元,复耕了30亩土地,全村有27户加入了合作社,仅今年上半年就销售土豆1.6万斤。

“强村要放眼长远,富民要寻求后劲”。应满红通过调研分析,提出蒋岭上村除种植高山蔬菜、发展绿色农业外,还具有发掘乡村生态民俗游的潜力,争取打响“火把抢县官”这项极富特色的市级非遗民俗品牌、“登山揽胜”高山摄影点品牌。为此,他多次邀请杭州市园文局、相关旅游企业等单位到蒋岭上村实地察看观山尖、村祠堂、元冈庙等,千方百计为村里的持续发展找项目、做推广。现在,蒋岭上村不仅摘掉了软弱落后村的帽子,强村富民之路也越走越宽。投入400余万元的登山观景游步道、电网改造、水库整修工程、村级物业房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覆盆子、油茶、土豆、板栗、山核桃等无公害农产品在村合作社的带动下产销两旺。仅去年一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就增加了3000元,比上一年度增长26.6%;村集体经济收入近10万元,比上一年度增加了近两倍。

“既然来到了蒋岭上,就是蒋岭上人,能够为村里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既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荣幸。只要对村里、对村民有利,就该大胆地去干。至于个人牺牲一点,付出一点,承担一点,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应满红在自己工作述职报告里这样写道。他的真心付出赢得了肯定。现在,有人问起应满红,村民都会伸出大拇指,他们都说:“蒋岭上村‘古有萧元冈,今有应满红’,是得来之福啊!”今年“七一”期间,他被授予“浙江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为了留住这位全村百姓公认的“好书记”,村民自发组织、联名上书要求应满红再留三年。应满红这位百姓心中的“明星”,遭到了全村百姓的集体“围堵”。

心系百姓,情满山乡。应满红以实际行动回应了村民的期许,带来了山村的希望,书写了一位共产党员扎根群众、无私奉献的大爱诗篇,赢得了百姓的尊重和崇敬。

猜你喜欢

淳安县山核桃第一书记
因为有你
——献给第一书记
山核桃
浙江淳安县一带土壤碳储量分布特征研究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淳杨线】
《第一书记扶贫手记》
浙江淳安县石林镇:运动小镇助力乡村振兴
驻村第一书记
松鼠的山核桃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
科学引领 生态第一 淳安县持之以恒保护青山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