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学习,自主参与

2016-06-02朱晓燕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自主参与游戏化兴趣

朱晓燕

【摘 要】 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生命,将游戏渗透进课程是幼儿园教学纲要的中心,游戏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快乐的情绪,从而自主的参与学习。因此本文从课程教学与游戏结合、户外活动与游戏结合、行为保教与游戏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组织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游戏化;兴趣;自主参与

幼儿的天性就是爱玩耍,对于一切事物都是那么好奇,如果我们的课程参照小学的模式来执行,就会扼杀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的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要以丰富幼儿的生活,以游戏活动为主,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里健康的成长”,基于这一点,我觉得幼儿园课程应该要和游戏结合一起,利用游戏来组织教学,引发幼儿快乐的情绪并激发起幼儿强烈的学习兴趣,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一、课堂教学与游戏结合,引发快乐学习

课堂是幼儿主要活动的地方,将课堂教学和游戏结合既符合幼儿心理,又能丰富课堂气氛。幼儿园的教学只有和游戏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学内容中的快乐因子,利用游戏这个桥梁把教学内容连接起来,让幼儿在玩乐中内化掉知识。如果利用传统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幼儿会引起幼儿的抵触,因为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无法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所以在课堂中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的话无法激活课堂,只有将游戏和课堂结合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效果。

例如语言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利用各种游戏引导幼儿进入教学内容中。在教学大班的《猴子捞月亮》这一课时我就进行“角色扮演”来进行学习。首先是利用多媒体观看视频故事内容,根据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故事情节进行“捞月亮”,用脸盆装了水,用手电筒进行照射,然后幼儿轮流扮演猴子,去体验捞月亮的感觉。在实际操作下,孩子们都对这个故事充满了兴趣,非常想参与到游戏中。当孩子们带上猴子面具进行捞月亮的时候非常快乐,猴子可爱的形象贴近幼儿的世界,而且他们很好奇怎么捞月亮。当他们经过实践明白月亮是捞不到的时候,这种感知是非常深刻的。角色游戏除了这种类型,还有其他类似过家家的游戏,教师为幼儿设定医院、银行等实际生活中常见到场景来结合课程进行教学。

除了语言课堂可以与游戏结合,其他的学科也充满游戏内容,如美术课堂可以去做教室外“找秋天”的游戏,通过走出教室观察秋天的景象,然后进行绘画。数学课的情境游戏也很多,只要教师用心去挖掘就可以创设出更多有趣的游戏与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为幼儿创设快乐的课堂。

二、户外活动与游戏结合,激发自主参与

在幼儿园里不可缺少的教学活动就是户外教学活动,但是出于安全考虑,许多幼儿园并没有真正实施户外教学。因此教师可以将游戏和户外活动相结合组织教学,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掌控幼儿安全,又能为幼儿提供锻炼的机会,从而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安排户外游戏活动的时候可以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激发幼儿自主参与到活动中。

在户外活动课上我就经常组织幼儿进行各项比赛,而不是让他们自由活动,或者在课室里看电视。当教师有组织时就能使班级的凝聚力加强,从小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在组织活动时,我会把幼儿分成两个小组来进行,如系鞋带的游戏、排队的游戏、丢手绢、老鹰抓小鸡等,比赛赋予单调的游戏新的意义,幼儿的积极性被无限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主动性也在提升。

将户外活动和游戏结合,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许多隐形的知识和经验,如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合作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游戏意味着合作,游戏是集体的活动,所以需要沟通、交流,游戏有时候会有输赢,幼儿就可以体验到成功和失败,这对于幼儿的心理成长有很好的帮助。在游戏中教师要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尊重幼儿的想法,体现游戏的价值和目的。组织游戏就是为了让幼儿能够获得更多的感知体验,所以要鼓励幼儿勇敢的参与,同时要给予幼儿主导权,也要照顾个别幼儿的差异性,投入足够的耐心进行引导。

三、行为保教与游戏结合,形成寓教于乐

在幼儿园的课程中,除了要进行学科教育,行为习惯也是重要的教育内容,如日常生活中的洗脸、洗手、大小便、午睡等,这些教育行为通常由保育老师进行。如果是以说教的形式进行的话,幼儿会出现不耐烦、记不住的现象,所以应该要将这些教育行为与游戏结合,以便让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培养良好的习惯。对于孩子来讲,游戏是最幸福的活动,他们好动、好玩、好奇,游戏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方式,所以教师要重视游戏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价值,不断提高游戏在日常教学中的地位。

我在教学中就和保育老师共同设计了过家家的游戏,来训练幼儿的生活能力。我们为幼儿准备了一个布娃娃,然后让幼儿充当各种角色为娃娃穿衣、洗脸等,通过游戏实践掌握生活的技能。我们还创编各种儿歌,如洗手歌,把洗手的各个步骤用儿歌表达出来,让孩子在歌声中完成洗手动作,令幼儿感觉到原来洗手是一件高兴、好玩的事。这也是游戏和课程结合的意义,课程内容赋予游戏价值,而游戏又赋予课程内容活力。

由于幼儿园教学的特殊性,每个幼儿园都会配备一个保育教师,在教学中保育和教育要紧密配合才可以令保育行为具有教育性。所以利用游戏进行保教,不仅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还能丰富幼儿的幼儿园生活,令幼儿的每一天都充满阳光,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使幼儿在快乐地指引下体验到游戏的乐趣。

总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需要教师通过严谨地组织来赋予课堂活力,这样课程才能散发出它的芬芳。幼儿园是一个充满童趣和天真的地方,只有让教学游戏化,才能保护幼儿的童真,不让它淹没在枯燥的内容中。如数学复杂的逻辑思维往往让幼儿无所适从,但是游戏就有能力让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清晰,而且在玩乐中幼儿不仅在知识理解上得到满足,情绪也会得到满足,这样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根据幼儿园教学纲要精神,将幼儿园教学游戏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将会成为幼儿教学的主要模式,它是培养幼儿各种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幼儿思维,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探索,引发快乐学习的方式。因此教师要努力探索各种有效的游戏化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瑞传.倡导游戏精神 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5(01)

[2]李娟,吕晓燕.挖掘民间游戏资源 丰富幼儿园课程[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17)

猜你喜欢

自主参与游戏化兴趣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关注生活实践 优化作业设计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构建学生主体课堂,提高高中音乐教学效率
参与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实施现状及提高策略
引导自主学习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