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着一天,就要为百姓奋斗一天

2016-06-02

人民周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矿点台子二哥

尽管已与血癌抗争了24年,身患脑梗塞、干眼症等多种并发症,每天要吃十多种药,但河北承德滦平县周台子村党支部书记范振喜依然没有停止工作。

他以超乎寻常的毅力和一心为民的追求,团结带领广大村民,将贫穷破败的周台子村建设成了生活富裕、村风文明的“承德第一村”,让幸福生活的阳光温暖了整个村庄。

“大义灭亲”:忍痛收了亲二哥的矿点

周台子村曾是有名的“一穷二乱民心散”的后进村。1987年,这里人均收入不足400元,村集体欠外债8万元,恶性案件时有发生。

由于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没人愿意干,镇党委专门派了工作组到村里协助挑选带头人。25岁的范振喜这年恰从部队退伍,他年轻、有头脑,为人处世公道正派,大伙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到了他的身上。在党员大会上,大家一致推选他当书记。

周台子村当时穷困潦倒,就连村委会也是破败不堪:在那间旧房子里,仅有一张上世纪60年代的办公桌,还缺了一条腿儿;唯一的一部老式电话还没有了摇把子,成了摆设。“手中没把米,鸡都叫不来”。考虑再三,范振喜认为,只有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才有能力为老百姓办事,党支部也才能站住脚。

那时村里管着几个零散矿点,但实际上的开采经营权却落到了个人手中,采矿收入和村集体没了关系。而范振喜的二哥范振礼恰巧是村里的开矿大户,一年收入有8万元左右。范振喜思前想后,决定拿自己二哥“开刀”,收回矿点归集体管理。

“你想都别想!别人当干部,我都能包矿。你当了个小官,竟算计到了自家人头上。想胳膊肘往外拐,你死了这条心吧!”范振礼一听要收回矿点,瞬间火冒三丈。

“二哥呀,你承包矿,多挣钱,是为咱家人谋了福。可是大伙现在把我推到了村支书这个位置上,我也不得已啊,必须为全村人谋福”,范振喜潸然泪下。

为了说服二哥把矿点交出,范振喜一有空就往二哥家跑。在一次次的劝说之下,面对义无反顾的亲弟弟,二哥范振礼最终同意交出了矿点。而其他几个矿点见范振喜秉公办事,都主动完善了合同,理顺了承包关系。

这次收矿,对于当时的周台子村而言,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第一块基石,正是用这“第一桶金”,村里开始栽果树、垒大坝、翻盖学校。一年之后,周台子村几乎变了个模样。

大公无私:积极创业为村民谋福利

看到了村子起色的范振喜,决定带领村民们乘势而上。经与班子成员反复商量,他们为周台子村制定了“固农、强工、兴三产”的发展思路,并先后建起了草片场、浴盆厂、烧结厂、果品加工厂,收购了原镇办的机制砖厂,把村里的经济搞得风风火火。

到1995年,周台子村已经走到了全县前列。但范振喜又有了新的想法: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根据当时的情形,只有建铁选厂,才能真正把村子做大做强。可是连借带凑建厂仍差70万元。几天后,范振喜带领村班子做出了一个大胆而又不得已的决定:向比较富裕的村民借款。

为了不让村民受损失,范振喜代表班子当即立下军令状:“赔了,砸锅卖铁由干部还;赚了,是村集体的,连本带利还给大伙儿。”就这样,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他们向村民按下230多个红指印,凑齐了款,建起了厂。正是这个创造性的决定,使周台子村实现了一次极为重要的跨越。

然而,尽管村子的“家底儿”越来越厚,花钱却“抠”得越来越紧。范振喜和村“两委”班子研究制定了十几项规章制度,做到“大事村民代表说了算,小事由理财小组监督,不瞎花群众一分钱”。为了让财务更加公开透明,村里由一支笔签字改成五支笔签字。只要是村里的工程,无论大小,村“两委”班子的亲戚一律不允许沾边。

范振喜常说:“我是党员,又是村里的当家人,必须走得正,行得端。”

在周台子村廉政教育展室,保存着一张发票。村里买一个56元的插线板,发票上签着村“两委”5个人的名字。

村里虽有十几亿元的集体资产,范振喜的福利却与普通村民一样。他妻子是家庭妇女,儿子在外地工作,亲属没有一人在村办企业和村班子工作。

按照滦平县1995年出台的有关规定,这些年他应得的“提成”可达上百万元,可范振喜一分钱都没有要,全部归了村集体。

20多年来,范振喜没在村里报销一分钱医药费,外出也不领补助,每年还主动向村里交纳汽油费、电话费、陪餐费。

带病坚守:不顾血癌术后虚弱重返岗位

1991年秋天,范振喜外出到辽宁海城考察浴盆厂项目,接触到了化学原料菱镁土。回到住处后,便发起了高烧,且越是用药,越是感到浑身无力、气短发虚,人也开始逐渐消瘦。

家属察觉情况不对劲,驮着范振喜到县医院检查,医生眉头紧锁,建议他赶紧去北京的大医院。一路折腾之后,换来的却是谁也没想到的结果:血癌!这对于刚刚考察归来的范振喜而言,无疑是一个晴空霹雳。

范振喜怕的其实并不是死。在部队时,军械库曾突然着火,他当时眼都没眨,带领着班里两名战士,冲进了随时可能爆炸的军械库,抢运出了所有枪支弹药。

面对死亡,范振喜没有退缩。但这一次,他却心如刀绞:“我不能就这样死了!周台子村的事业才刚刚起步啊!”

1992年底,在党组织和乡亲们的帮助下,范振喜到北大人民医院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难熬的苦闷、病痛的折磨、新生的渺茫,长达4个多月的生死磨难后,他才终于脱离了危险。

出院时,医生嘱咐:“一定要静养两至三年,喝无菌水,吃无菌饭。否则还会危及生命。”当时身子十分虚弱的范振喜听了医生的话。但几个月后,他在家却怎么也待不下去了,坚持要重返工作岗位。媳妇拗不过他,只能一个人在家里掉泪。

重返岗位的范振喜,越发感到时间的珍贵。在组建村里的第一个铁选厂时,他白天在工地盯着,晚上回家输液,时常一边输液一边与班子成员议事。每次到机械厂定购设备时,他都是早晨四五点钟出发,晚上十一、二点回来。范振喜为铁选厂争取了生产时间,使厂里减少了损失。凭着这股劲,厂子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并收回投资,从村民借的70万元连本带息还给了村民。这在当时铁精粉市场委靡的情况下,创造了一个惊人的奇迹。

这些年,周台子村的变化越来越大。村里先后建设了新民居、水上公园、中心广场、老年公寓,还新修了标准化的环村公路。如今,全村 600多户村民全部住进了红顶洋楼。

但范振喜却没打算就此退休。由于血癌的并发症,他的衣服兜里总是装着十多种药,包括心脏急救药、治疗干眼病的人工泪液等等。“尽管我是个病秧子,但只要活一天,我就要为百姓奋斗一天”,范振喜说。

猜你喜欢

矿点台子二哥
安徽省矿点分布与主要形迹相关性的分形研究
朝阳袁台子墓地燕文化墓葬分期再研究
巴山背二哥
矿石质量智能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
二哥走了——深切悼念凌解放先生
巴山背二哥
台子
中子活化水泥在线分析仪最小成本自动配矿算法研究
二货二哥的二货事
李三台子铁矿普查2500m深孔钻孔结构设计